周華蕾
耿筱費了好大勁才考上廣東一所著名高校的公費研究生,隨后卻做出了一個令所有人都為之詫異的決定——她不想讀書了。
2005年5月8日,耿筱宿舍的樓道宣傳欄里,多了一張藍色的大字海報:“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雖然她并不能確定,如果放棄了這次研究生就讀資格,一年后還能否入學,但她更擔心的是:“如果錯過了這次,以后大概再也沒有機會了”。
兩天后,她報名參加了當年的“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簡稱“西部計劃”)。
“西部計劃”是從2003年開始實施的。團中央每年面向全國選派約一萬名左右高校畢業(yè)生前往西部,開展為期一年或兩年的“支農、支教、支醫(yī)”的志愿活動。每年7月,在確定自己的服務縣和服務崗位以后,分散在中國各大高校的志愿者先在本省集結,然后拎著大包小包,如同四十年前的知青,坐著火車,浩浩蕩蕩奔赴四川、西藏、新疆、廣西等地。
在路上,他們開始想象那些陌生的世界。2006級志愿者丁媛媛填報了廣西的支教項目,服務期兩年。她想象著“自己會住進一間破爛的瓦房里,雖然可能漏雨,但一抬頭就能看到滿天星星?!?/p>
所有前進的動力在于“想象”。沒有人知道,“西部”究竟是什么樣子。
“我們就是一幫打雜的”
國家級貧困縣天等縣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北部。2006年7月,丁媛媛去的時候,整個灰蒙蒙的縣城還沒有公交車,大街上跑滿“三麻仔”(電動三輪車)。
當她還在腦子里構建山區(qū)的小學圖景時,聽到團委的安排:“林業(yè)局,丁媛媛!”
“去林業(yè)局干嗎?”這位英語專業(yè)的畢業(yè)生跑去核實單位。這并非她一個人的困境——大約八成志愿者都碰上了服務意愿被調配的問題。廣西藝術學院的幾名學生,“學油畫的、學設計的去了交警大隊,學聲樂的去了經貿局,學版畫的去了扶貧辦”。
對這樣的安排,天等縣分管“西部計劃”的縣委副書記秦達俊解釋道:“我們考慮到交警行業(yè)是窗口行業(yè),但現在給人的印象是勇氣夠了,形象方面差點。藝術學院學生的加入,會對這個行業(yè)有很大的改進。至于林業(yè)局嘛,有很多項目需要翻譯成英語,讓外國人看到,才能讓外國人投資?!?/p>
但從丁媛媛坐進辦公室那天起,從未見過那些洋項目。她說自己每天無非“掃地、端茶送水和跑腿”,最經常的是擬文件,擬好稿送到別的單位。如果錯個標點符號或者格式方面出現問題,又跑回原單位重辦。
“有上級領導來檢查時,黨政辦要負責接待。有時候后勤人員不夠用,我還要進廚房幫忙洗碗筷、切菜,已經歷過五六次了?!币晃辉诮痪箨牴ぷ鞯闹驹刚哒f。
模樣乖巧的女生還可能擔任另一項任務:陪酒。耿筱和丁媛媛都曾作為“天等縣的驕傲”,被拉去陪過不知姓甚名誰的上級單位,“吐得昏天黑地”。
優(yōu)惠政策,“懸在半空中”
當志愿者們捱到服務期還剩大半年時,最大的問題——就業(yè)浮出水面。
自“西部計劃”出臺伊始,團中央、財政部、教育部、原人事部便年復一年地出臺許多優(yōu)惠政策鼓勵志愿者投奔西部的積極性。
這些優(yōu)惠政策包括:服務期間志愿者享受六百元每月的生活補貼;服務期間計算工齡;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的志愿者,考研究生加十分,考西部的公務員加五分,且“同等條件下,優(yōu)先錄取”;“在錄用黨政機關公務員和新增國有企事業(yè)單位專業(yè)技術人員、管理人員時優(yōu)先錄用、招聘志愿者”;另外,“西部計劃的組織者將盡力為服務期滿的大學生志愿者提供就業(yè)服務”……此外,許多省份和高校又各自出臺了相關優(yōu)惠政策,比如遼寧省的志愿者可以保研、北京志愿者可以留京等等。
2008年7月,服務期滿的丁媛媛被評為“優(yōu)秀大學生志愿者”,并作為惟一的候選人被天等縣團委推薦評選“廣西十大杰出西部志愿者”。
但這并不意味著她的前途一片光明。天等縣林業(yè)局并沒有留下丁媛媛的打算。副局長趙月生對記者說:“她很優(yōu)秀,但我們要的是基層的技術人員,她專業(yè)不對口。而且編制不是我們說了算,那是組織部定的?!?/p>
和絕大多數志愿者一樣,丁媛媛參加了選調生的考試。她和大部分志愿者都通過了分數線,但在政治審核環(huán)節(jié),落選了。
“現在是區(qū)里統一考試,審核權在市里面,但他們對志愿的情況并不了解。這么一來,盡管‘同等條件擇優(yōu)錄取的優(yōu)惠政策在先,志愿者其實一點優(yōu)勢也沒有。”
“被撂了荒”
七月,大學生志愿者們該走了,他們的感覺卻是“被撂了荒”。今年將就業(yè)的三十四位志愿者里,除四個選調生,三個當老師,兩個進企業(yè),一個做村官,還有二十三人前途未卜,這個就業(yè)率還不到大學生平均就業(yè)率的一半。
“西部計劃”從2003年起,已經招募了近六萬人次的普通高等學校應屆畢業(yè)生奔赴西部,力求為西部大開發(fā)搭建一個“人力資源平臺”。
今年能留在天等的志愿者,一個也沒有。前幾年來來去去一百多名志愿者,也只留下了七個。兩年時間過去,天等縣有了自己的公交車,但人才問題,始終是這個地區(qū)難啃的硬骨頭。
為了響應國家號召,不少企業(yè)高調聲明志愿者優(yōu)先。比如深圳海王集團曾表明為回報社會,招收二百名志愿者,但條件是 ——在海王的零售店先工作一年,每周上班六天,每個月工資一千元,食宿自理。
7月19日,丁媛媛結束志愿者服務生涯,把鍋碗瓢盆和涼席收拾好,一個人大包小包地返回南寧。西部扎根的日子,像影子一樣飄遠了,留下的,只有一枚薄薄的銀質獎章,安靜地躺在抽屜里,散發(fā)著“西部計劃”志愿者的榮光。
(本文部分志愿者為化名)
【原載2008年8月15日《作家文摘》】
題圖 / 閔汝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