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進
摘要:隨著職業(yè)教育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職業(yè)院校的課程設計和教學計劃都有相應的調整和變化,其中突出的特點就是削減了基礎課的時間和分量。但是,無論在任何學校,語文教學都應該處于舉足輕重的地位,面對新的條件,每一個語文教師都更要明白自己肩所承擔的教學責任。本文試圖在這方面作點探討。
關鍵詞:誘導;悟課;動情
備課就是教師為課堂教學做準備的過程。從廣義上說,教師的學習、生活都應該是這個過程的一部分,因為教師也是以自己的所有生活感受和知識儲備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如何思索,狹義上的備課是為課堂設置預案,設定程序,以完成教學任務,其書面表現形式就是寫教案。備課除了備知識,更要備學生的“可能”,應盡可能多地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考慮在內,學生不僅應該成為課堂學習活動的主體,也應該是我們備課的出發(fā)點和歸屬點。要想實現課堂教學行為的轉變,就必須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的備課方式。如何做好語文備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把自己當學生
以往老師上課前關心的是學生如何掌握知識,很少關注學生的想法和情感,經常以成人的心態(tài)去看待學生的想法和情感,以致上課時常把自己的看法強加給學生,導致學生機械、被動、接受式地學習。備課時要深入具體地了解每一位學生,了解他們對所學知識是否感興趣,有了多少知識準備和心理準備,搜集到哪些相關資料,有哪些學習困難等。在此基礎上,準備出幾套指導方案和方法,以便更好地為學生的學服務。還可以讓學生參與到教師的備課中來:如師生一起搜集資料、一起制作教具、一起實地考察等等。這樣的備課,使學生也經歷了一個積累感性材料、豐富體驗、不斷探索的過程,既為學習做了充分的準備,也學到了學習方法,還有利于課上的不斷創(chuàng)新,然后,教師再根據學生實際,制定出教學目標,確定好教學的重點、難點,便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如備口語交際技巧,《東方之子》的主持人因人而異采用獨具匠心、不落俗套的提問方式和談話技巧,面對各路精英,他們能成功“誘導”專業(yè)人士把很專業(yè)的話說得深入淺出,令普通觀眾大為滿意;也能在充分準備的基礎上,提出涉及對方背景或專業(yè)的話題,使被訪者對他們刮目相看。視為知音,侃侃而談,這是一切語文學習者應追求的境界,也是語文教師備課時應該努力的方向。
2預設方案,上前悟課
要想實現課堂教學行為的轉變,就必須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的備課方式,預設方案這是備課的具體過程,是教師深入具體鉆研教材和安排教學活動的細致過程,也是教師個人思維活動的深化和具體化。首先,在鉆研教材的基礎上,制定出實用的教學預案,促使教師深入細致地構思每一次課堂教學內容的組織,教學目標的制定、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手段的選用、教學重點、難點的確定,教學環(huán)節(jié)設置等,預案設計宜粗不宜細,只需設計話題、設計活動板塊、設計主問題,只為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提供平臺,備課的精華在教學中的記錄、調適,教學中,有時候學生的行為并沒有按教師的設計意圖來進行,教師要觀察、傾聽,了解學生的原始理解,發(fā)現富有創(chuàng)意的閃光點。從而調整教學目標、教學問題、教學流程,完成第二次備課。在臨上課前(一般第二天上午有課,前天晚上要準備)還要進行課前準備。對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教學環(huán)節(jié)與輪廓、教學活動的組織、教學方法的應用再熟悉一遍。將自己教學思路與預案再重現一遍,進行悟課,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只有這樣,上課時才能“胸有成竹”,得心應手。
3樹立一種資源意識
語文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可以說教師、學生、教材、周圍的環(huán)境、現實生活、其他學科的相關知識等都是豐富的教學資源,關鍵看教師備課時能不能“獨具慧眼”,認真發(fā)現這些可供使用的資源,使我們備課儲備的資源廣博而深刻。教師在備課時,應該把自己定位成“知識型主持人”。作為知識型主持人,教師當然要“備知識”,充分地占有多種資料。如作文備課中,我覺得首要責任是使學生“對寫話有興趣”,“有表達的自信心?!苯處熞芎玫乩靡磺锌梢岳玫膶懽髻Y源,或集中展示,或引導觀察。首先應該為作文指導課備可預備性資源,比如讓學生走出課堂,去采訪下崗工人,也可以讓生活的強者走進課堂,使學生直接感知生活的艱辛和奮斗的快樂,引發(fā)他們對生活的思考,激發(fā)他們的生活熱情,誘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作愿望,這是作文備課中對可預備性資源的開發(fā)。其次,教師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稍縱即逝的即時性寫作資源。碰到學生的“動情點”、“興奮點”,乃至“情感火花”時,就可以“借機生文”。這些資源其實都直接來自生活,教師備課就是引導學生進行以真實生活為情感演繹點,以生活為原版,用生活的原色原調、原汁原味來點化、滋潤自己的心靈。讓學生在生活的基礎上產生表達的愿望。
總之,備課是教師對課文進行再創(chuàng)造和再加工的過程,它是理智與情感交融后的結晶,是一種轉化,一種升華,一種超越。我們身為語文教師,應與時俱進,不斷追求備課的深度和廣度,努力實現由知識性備課向策略性備課的轉變,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業(yè)務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