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桂香
一、用作文理清思緒
古人云:“立德、立功、立言。”其中“立言”就是要寫自己所感,寫自己所悟,寫自己所發(fā)現(xiàn),寫自己所感動,寫自己所喜怒哀樂,即用真情的筆寫出真情的文字。
[案例]
學生甲學得很辛苦。愁眉苦臉。我說:“寫一篇作文吧,也許就不苦了?!蹦弥}目,他去了。題目是——什么是承諾?
“信誓旦旦”是承諾;“一諾千金”是承諾;“君子一言,駟馬難追”也是承諾;“將子無怒,秋以為期”還是承諾。承諾有時是一句話,要用一輩子去兌現(xiàn);承諾有時是一種想法,要埋在心靈深處,也許幾十年后才發(fā)芽;承諾有時是一種約定,需要我們用真誠去面對。承諾是執(zhí)著的,承諾又是永恒的……
你的承諾是什么,你是如何履行承諾的?
一個星期以后,作文交來了。他微笑著說:“老師,這篇文章,我是用心寫的,我梳理出了自己當初的承諾,我知道,是我履行承諾的決心讓我囿于此而不能突破自己。我找到了自己苦的根源,謝謝你救了我的心,我想,從今以后,我能夠放飛自己了?!?/p>
望著他漸漸舒展的眉心,泛著笑意的臉龐,我也笑了。搬開眼前的石頭很容易,去掉堵在心頭的石頭難啊!路漫漫其修遠兮,每個生命都在拼搏,或淡泊,或亢奮,但難免會愁眉不展,難免會團團轉。遇到困惑時,請寫一篇文章吧,理理自己的心緒,讓自己解脫,讓自己從容地踏上新的征程。
二、用模式讓條理清晰
兩個星期以后,找來學生甲,我說:“文章最重要的是立意,你的立意很明確有意義,如在結構上下些功夫,就可成為上乘之作?!?/p>
然后,給他提供了常見的七種文章結構模式,即:
(一)總分式結構
文章層次之間是總說和分說的關系。這種關系有三種基本形式:1、先總后分,文章開頭部分總括提出所要敘述事件的整體面貌、基本特征或中心觀點。2、先分后總。3、先總說,后分說,再總說。無論使用那一種形式,都應注意,分總之間必須有緊密的內在聯(lián)系,分述部分要圍繞總述的中心進行,總述部分應是分述的總綱或水到渠成的總結。
(二)并列式結構
是從若干方面入筆,不分主次、并列平行地敘述事件、說明事物,或以幾個并列的層次論證中心論點的結構方式。其特點是將事件、事物或論題分成幾個方面來敘寫、說明和議論,每個部分都是獨立完整的部分,與其他部分是并列平行關系。
運用并列結構注意:1.并列的幾個內容各自獨立,又緊緊圍繞一個中心。2.并列的各個部分必須是平行的,要防止各個方面交叉或從屬。
(三)層遞式結構
文章各個層次之間是逐層推進、逐步深入的關系。從每一層表述的內容看,前層必是后層的基礎,后層必須建立在前層的基礎之上。其優(yōu)點是嚴謹、清晰,利于主題逐層深入地展開。
使用層遞式結構須注意:層與層之間應是層層遞進的關系,前一層是后一層的前提、基礎,后一層是前一層的延伸、發(fā)展。
(四)對照式
結構形式上是一正一反、一陰一陽、一實一虛,在內容上是真與假、好與壞、美與丑、善與惡或用其他對立的兩方作對比來發(fā)議論、抒情感、記人敘事的結構形式。
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說:“互相排斥的東西,結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調造成最美的和諧?!睂Ρ鹊膬?yōu)點正在于此。使用這種結構應注意:1.對比必須鮮明、強烈,通過是與非、功與過、榮與辱的對照,鮮明突出事物的特征。2.在字里行間滲透作者的褒貶、愛憎之情。
(五)時間順序
指順著時間次序組織材料的文章結構形式。多用于記敘、說明類文章。其優(yōu)點是脈絡清晰,便于展示事情發(fā)生、發(fā)展的過程。
使用時間順序式結構,要注意巧設波瀾,還要安排好詳略,避免平鋪直敘,寫成流水賬。
(六)空間順序式
以空間位置的變換為序的結構形式。多用于記敘、說明、游記類文章。其特點是按照地點的變換逐一敘寫,從而能全面、完整地表現(xiàn)主題。
使用空間式結構要突出重點,有詳有略。形式上往往有提示空間變換的詞語或句子。
(七)三段論式
議論文常用的結構形式之一。文章由三個部分構成,第一部分為一般性原則、觀點,類似大前提,第二部分為講道理、擺事實,提供小前提,從具體方面論述,最后由大小前提推出結論。這種論證結構的優(yōu)點是邏輯嚴密,適用于大題小做的題目。
使用三段論式要注意:分析推理要嚴密,不得偷換概念。
我告訴他,只要我們按照其中的一個模式修改文章,文章就會條理清晰。
三、用技巧為文添彩
“佛要金裝,人要衣裝”,類推下來,文章就要文采裝。樸素固然是一種美,但適合季節(jié)、適合身材、適合年齡、適合氣質的衣裳更會使人生動萬分。作者行文要注意以下兩點,為自己的文章添彩。
1.要善于調動各種手法。比如巧用修辭,長短句搭配,整句散句搭配,善于引用詩詞名句等等。
2.語言要精確。真正有文采的文章一般都是文質兼美的,所以,要在“感情真摯”的基礎上,推敲詞語,準確使用詞語,用精確的語言承載真摯的情感。把握好這兩點,就一定會寫出真正有文采的佳作。
經過這三個階段的作文引導,學生甲,不僅解放了身心,明確了目標,而且學習勁頭十足,不僅熱愛寫作,而且對各門功課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以飽滿的精神投身到學習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