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容
“夫文章之道,自古稱難”,中學生更是視作文為天下第一難事。作文難寫原因很多,其中,偏重寫的知識或技巧的傳授,忽略對學生作文激趣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究竟該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呢?
一、朗讀激趣
比利時學者G.德朗舍爾說:“在我們的教學形式中,教師的口頭語言行為表示了他所做全部事情和他要學生做的全部事情?!碧K霍姆林斯基則更明確地指出“教師高度的語言修養(yǎng)是合理地利用時間的重要條件”,“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效率”。寫作訓練課上,教師用聲情并茂的朗讀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往往事半功倍,收效奇佳。
朗讀被美國教育家吉姆·特利里斯說成是“僅次于擁抱”,要給學生這樣的“擁抱”,語文教師必須具備演講和表演的素養(yǎng),要掌握演講的技巧,語言運用的規(guī)律,運用聲音的輕重緩急停頓起伏和語氣變化來描摹形象、敘述情節(jié)、渲染環(huán)境、展示意境,同時還要善于運用目光、面部表情、手勢、姿態(tài)等體態(tài)語來表情達意,將藝術珍品化為澆灌學生心靈的藝術甘露,使他們聽得津津有味,興趣盎然。
二、命題激趣
1.結合學生實際命題
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對于深藏自己內心深處的某個特殊區(qū)間的回憶,將其釋放出來,這些儲存的恐懼、歡樂、挫折、成功的經驗或帶有某種創(chuàng)傷的事物,以及曾被自己認為是“無法接受”的各種感覺,經過外界刺激都能喚起自己的強烈反應。作文命題是觸及心靈的撞針,成功的作文命題應該緊貼學生生活實際,在不經意中讓人感知到生活的存在,生活就在題目中,喚醒學生心中沉睡的記憶,他們只需要從生活中拈取一些細枝末節(jié)即可感到有事可敘,有感可發(fā),有理可議,把作文題目出到學生心坎中去,適宜他們寫實感、抒真情,激發(fā)他們表現生活、評價時事的熱情,油然而生的寫作自信力,能使他們獲得寫作的契機,成功激活他們寫作的內驅力,在“我要寫”的發(fā)表欲中完成“要我寫”的任務。
2.跳出窠臼命題
心理學實驗表明:青年人特別是學生對新鮮事物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對思考的問題能投入更多的注意力。作文題目是制約學生思維的一道“關口”,一些常見的老生常談的命題,往往容易使人視覺疲勞,心靈麻木,靈感呆滯,沒有寫作欲望。暑假寫“暑假見聞”,寒假后要交“寒假二三事”,清明時節(jié)寫“祭掃烈士陵園”……必須打破這種傳統的命題方式,打破學生頭腦中既定的、熟知的、習慣的模式,使他們耳目一新。命題應該如磁石,一瞥之下,學生對之一見鐘情,欲罷不能,以題誘情,觸發(fā)他們心中的生活積淀,激活他們的創(chuàng)造靈感、創(chuàng)造思維,發(fā)現生活中的素材,從多方面去思考組材,在自己熟悉且喜愛的話題中情動辭發(fā),酣暢淋漓地闡發(fā)表達自己,從而極大提高寫作興趣。
三、音樂激趣
生理學、腦科學、心理學研究顯示,音樂是溝通萬物的橋梁,它能使大腦與之同步,運用音樂的方法能驅除無關信息,使學生沉浸在一種詩意的、文學化的氛圍中,使其身臨其境,很快進入習作情境,使靜態(tài)的命題文字具有立體感。音樂中有生活的精彩,情感的火花,生命的躍動,它有鮮明的主題,它有張有弛,疏密相間,靈活多變,活潑流暢,它婉轉悠揚,粗獷奔放,優(yōu)美典雅,莊嚴渾厚,瀟灑抒情,舒緩平穩(wěn),當高昂或低回、舒緩或急促、熱烈或沉郁的音樂彌漫在教室里,散布在作文訓練課堂上,學生會覺得別有一番滋味,從聽覺上感覺出與命運相關的熱情有力、優(yōu)美柔和、明朗歡快、雄偉莊嚴、高亢寬廣、清新悠揚、淳樸自然等情緒,深邃的思想內涵,高尚的情操,美好的憧憬,以音樂為媒介,流進學生的心田,真正產生審美直觀效應。被音樂所打動的學生會形成一種強烈的心靈感應,激起生動的美感愉悅,極大調動了他們的想像力和創(chuàng)造力。
四、批改激趣
1.呵護興趣嫩苗
對學生習作評語難下是老師們的共識。處于情緒心理很不穩(wěn)定的青春期,學生逆反心理強,教師的肯定否定、褒揚貶低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他們的寫作熱情和興趣。“惡意的批評,如在嫩苗地上馳馬,那當然是十分快意的事情,然而遭殃的是嫩苗?!?魯迅)學生的寫作興趣就是棵嫩苗,只有細心呵護,用真摯誠實的情感去寫學生習作評語,學生才可以從中看到自己勞動的價值和意義,體驗成功的快樂,在感受尊重和理解的愉悅中體味、思考,從而不斷增長寫作興趣。
2.形式多樣的批改激趣
(1)面批面改。要對學生的個體差異做到心中有數。內向型的學生一般文思深刻卻缺少激趣;外向型的學生富于熱情但容易流于空泛;女同學往往長于形象思維,敘事描寫較拿手;男同學則以邏輯思維見長,他們更習慣于議論說明。教者面批可按學生個性差異進行,做到有的放矢,針對性強,使人人都有收獲,個個都有進步。
(2)互批互改。傳統的作文教學側重教師批改,學生是配角,只有看的份,他們的參與性沒有機會表現。學生分組互批互改,使每個學生都成了批改的參與者,學生可以充分發(fā)揮個人的學習潛能,對別人的作文發(fā)表自己的見解。修改作文讓他們充滿了成就感,學生感到了寫作的樂趣,產生更強烈的寫作欲望。
(3)網絡批改。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學生及時看到自己的進步,努力學習的動機會進一步得到激發(fā),刻苦求學的態(tài)度會進一步得到加強。古語“中心喜悅,則其進不能已”說的就是這個意思。網上作文批改不受時空限制,隨時提問、隨時質疑、隨時評價、隨時鼓勵變得切實可行,每個人都有權發(fā)言,每個人都有機會露臉,每個人都能很快得到老師的評價、同學的點擊,人人都能看到自己的成果和力量,深切感受到自己的獨立存在。網絡批改能增強寫作的自信力,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寫作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