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惠忠 張 坤
帶著感動出發(fā)
一考生
忘不了,忘不了故鄉(xiāng)那一輪明月,如明鏡一般,照亮了我陰霾黑暗的心靈天空;忘不了,忘不了故鄉(xiāng)那一泓清泉,如乳汁一般,滋潤了我干渴荒蕪的心田;忘不了,忘不了故鄉(xiāng)那一承血脈,如臍帶一般,記錄著我作為華夏子孫的深情。忘不了,忘不了故鄉(xiāng)的一草一木,忘不了故鄉(xiāng)的鄉(xiāng)音鄉(xiāng)情,忘不了……
我要回家,越過淺淺的海峽,帶著感動出發(fā)……
一
“聽說北方有民歌,只有黃河的肺活量才能將它唱響,從青海到黃海,風也聽見,沙也聽見……”1948年,余光中21歲,與母親一起前往臺灣,尋找失散的父親,這一去竟有半個世紀與祖國分離;43年后,余老重回故里,聽著南京紫金山下鐘聲作響,看著重慶錦江水滾滾向東流去,老人不禁潸然淚下。在南京大學,與千名師生席地而坐,高唱著他的詩篇“縱使全身焚燒,那唐魂漢魄仍縈繞在我的心間……”全場學生激昂奮起,與這位來自臺灣的游子激情吟唱,眼淚在天空中揮灑……
余老回來了,帶著他那對故鄉(xiāng)文化的崇敬和熱愛,帶著他那漢魄唐魂,還有那不盡的淚水……
二
“掉頭一去是風吹黑發(fā),回頭一望已雪染白頭?!?5歲,52年。2005年,連戰(zhàn)回家了。剝掉政治的污衣,讓我們感受到了游子重回故里的赤子之情。從臺灣出發(fā),連戰(zhàn)面對眾多記者的提問默不作聲;回福建拜祖,跪在祖先的墳前,只見那淚水在他的眼中打轉(zhuǎn)。不知有多少滴滴落,尋根問祖,其實是在尋找真正的家??!“兩岸血濃于水,和平是最終的趨勢”,連戰(zhàn)的話擲地有聲。
連戰(zhàn)也回家了,帶著他那對故鄉(xiāng)先人的愛,帶著他那赤子之心,還有那不盡的淚水……
三
“小時候,鄉(xiāng)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后來啊,鄉(xiāng)愁是一灣淺淺的海灣,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979年5月16日,林毅夫這位年輕的臺灣軍官,縱身躍入海中,向廈門方向游去……這是多么漫長的泅渡?。】墒撬瓿闪诉@一奇跡,從北大畢業(yè)到學者再到享譽世界的經(jīng)濟學家,他毅然堅持著自己的夢想?!拔覑叟_灣,更愛大陸,我是中國人?!边@句話,時刻掛在他的嘴邊。
林毅夫也回家了,帶著他那不盡的夢想和對大陸深沉的愛,還有那不盡的淚水……
月是故鄉(xiāng)明,水是家鄉(xiāng)甜,人是家鄉(xiāng)美……出發(fā)吧,讓我們帶著感動,帶著那一脈相承的根,帶著那血濃于水的親情……
我要回家,越過淺淺的海峽,帶著感動出發(fā)……
[點評]這是一篇從題意到結(jié)構(gòu)、從內(nèi)容到語言都彰顯作者才情與實力的佳作。其突出的特點如下:(一)立意新穎,結(jié)構(gòu)嚴謹。該考生拋開當前熱點話題,選取海峽對岸骨肉相連的華夏兒女作為抒寫對象,深切表達了因感念大陸、思戀故土、心懷感動而出發(fā)的美好情懷。文章采用總分總結(jié)構(gòu)布局,層次清晰,首尾呼應。(二)語言簡練,富于才氣。全文句式整散結(jié)合,行文自如瀟灑。尤其是場面描寫,形象逼真,把余光中、連戰(zhàn)和林毅夫等人物生動地凸現(xiàn)了出來。
(點評:唐惠忠)
帶著感動出發(fā)
一考生
暴雨之中,是誰,為你撐起一把傘?漫漫黑夜,是誰,為你點亮一盞燈?懷著一顆感動的心,你會發(fā)現(xiàn),暴雨后總有美麗的彩虹,黑夜里總有星星的閃爍。帶著感動出發(fā)吧,讓你的人生變得溫馨而美好!
感動,珍藏在我們心中,又時時刻刻向外散發(fā)著光與熱。帶著感動出發(fā),用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探尋人生路上的風景,我相信,無論是廣闊的大自然還是熱鬧的社會,都會使我們收獲最寶貴的財富。
帶著感動出發(fā),在大自然的奧秘與美麗中行走,我們將收獲發(fā)人深省的哲思。當川端康成感動于夜半時分盛開的海棠花時,他便在這潔白如雪的花瓣中領(lǐng)悟了孤寂與純美的結(jié)合律;當宗璞駐足在紫藤蘿瀑布下,體味這紫色波浪帶來的感動時,她便領(lǐng)悟了生活與不幸的辯證法;當史鐵生在地壇的花花草草中停留,感動于昆蟲們的辛勞時,他便看穿了生與死的輪回……人總是由自然而生,與自然中生靈萬物有著共同的感應;而感動,便是這樣一把鑰匙,讓我們打開與自然的感應之門,收獲樸實而深刻的哲思。
帶著感動出發(fā),在人間社會的喧鬧與冷暖中行走,我們將收獲感人至深的溫暖。當奧運圣火在異國他鄉(xiāng)遭遇襲擊時,我們看見一位瘦小的殘疾姑娘彎腰護住火炬,完成了她人生中最出色的防守。那一刻,奧運圣火為之感動,燃燒出耀眼的光芒!當冰雪肆虐我國南方時,我們看見無數(shù)綠色的身影忙碌在鐵道、公路兩旁。那一刻,冰雪為之感動,為之消散!當?shù)卣鹜灰u四川時,我們看見一位年過花甲的老人面帶憂慮,在廢墟中穿行。那一刻,國人為之感動,世界為之驚嘆!在風雨之中,在瓦礫之上,我們用感動見證了最頑強的民族,最偉大的愛!帶著這樣的感動出發(fā),誰不會變得更加成熟?誰不會更了解溫暖的含義?
帶著感動出發(fā),我們在自然中聰慧,我們在社會中成長,于是,我們要將這感動傳遞給更多的人們。伸出你的手,將愛心的感動傳給孩子;堅守你的崗位,將敬業(yè)的感動傳給同事;攀登你的高峰,將拼搏的感動傳給同伴……我相信,這些感動會在心中發(fā)芽,開出美麗的花朵,使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加色彩斑斕;而這,也就是帶著感動出發(fā)的意義所在。
請帶著感動出發(fā),在暴雨中為他人撐一把傘,在黑夜中為他人點一盞燈。帶著感動出發(fā),我們的人生、我們的世界將永遠是晴天,永遠充滿光明。
[點評]文章立意明確,扣題緊密。作者由自然中的海棠、紫藤蘿等“讓我們打開與自然的感應之門,收獲樸實而深刻的哲思”,過渡到“在人間社會的喧鬧與冷暖中行走,我們將收獲感人至深的溫暖”,表現(xiàn)我們因愛而感動,因感動而愛崗,因感動而敬業(yè),從而把“出發(fā)”的內(nèi)涵詮釋得相當?shù)轿?。全文首尾呼應,結(jié)構(gòu)嚴謹;語言流暢,富有張力。
(點評:唐惠忠)
帶著感動出發(fā)
一考生
沙漠中沒有路,駝鈴依舊在響;天空中沒有路,蒼鷹依舊在飛;生活中沒有路,我們帶著感動出發(fā),踏上征程。
從小就愛看書,因而了解了許多在歷史上留下印記的人們的事跡,在翻動書頁的剎那,我被他們的事跡和精神感動著。
誰能夠看得見美人淚?誰能夠聽見昭君哭?誰能夠笑談著滄海桑田?別嘆息,聽我說——沒有不老的紅顏……
湛藍的天空遼闊得讓鳥兒絕望,金黃的大漠遙遠得讓游子的目光無法企及故鄉(xiāng),昭君的曲子在回蕩……
離別長安城那柔美的月光,離別長安城那向上揚起的檐角,昭君的心里有些不舍,但她很快明白,凄冷的皇宮不是她真正的歸宿,明爭暗斗不是她一生的追求,或許在大漠,她的心才是另一番壯闊。于是,她帶來先進的生產(chǎn)技術(shù),教會這里的人們耕與織,在人們的歡笑的眼神中,她明白了自己的歸屬。
經(jīng)歷了風沙,但卻多了一份大漠女人的嫵媚,這是另一番神圣的美。昭君的故事千古流傳,她的事跡感動著我:江南水鄉(xiāng)女子離開生她的地方,到遙遠的大漠傳播文化,為人們帶去幸福,她的精神讓人們學會感動,帶著感動踏上征程……
萬丈高樓墜足,揚子江心翻船。司馬遷心驚腸斷。鐵鏈套頭,鐐銬加腳,猙獰磨刀,豺狼捋袖,一聲慘呼,鬼神泣,天地憤……
本以為你會奔赴黃泉,可你卻活了下來,堅強如山,意志如鐵。在歲月的風雨中,你帶著你那如椽的大筆,走南闖北,記錄下歷史的點點滴滴。一滴血,點石成金;兩行淚,澆紅花蕾。生命誠可貴,精神更動人,在你的選擇中,促成了一座歷史的豐碑……
于是,我又被感動了:人的生活不可能永遠“潮平兩岸闊”,偶然的黯淡,恰是天才進步的階梯;中秋之月不可能歲歲如水,偶然的朦朧,恰是鏡子背后之面。帶著感動出發(fā),人生才會是積翠如云的空朦山色……
在風中,我流著淚,我發(fā)現(xiàn)自己其實不是在感動的邊緣流淚,而是在幸福的風中淚花如雨墜……
帶著感動出發(fā),人生無限美!
[點評]本文作者從歷史人物入手,選取王昭君和司馬遷的故事作為材料,來表達他們的事跡感動了“我”、使“我”帶著感動踏上征程。文章扣住“感動”與“出發(fā)”,把兩者關(guān)系詮釋得較為透徹。文章主題鮮明,語言優(yōu)美,善用修辭,盡顯文采,是一篇新人耳目的優(yōu)秀作文。
(點評:唐惠忠)
帶著感動出發(fā)
一考生
也許,“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壯美,不曾感動過見多識廣的你。
也許,“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的心酸,不曾感動過歷經(jīng)沉浮的你。
也許,“我打江南走過,那等待在季節(jié)里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的唯美,不曾感動過風華正茂的你。
也許,“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的頓悟不曾感動過心如止水的你……
那么,當你聽到一位9歲的小男孩領(lǐng)著其他同學逃離地震危險后,說了一句“因為我是班長”時,再堅強的你,能忍住淚水的橫流么?
那么,當你看到一位在地震中死去的老師身下,活下來的安然無恙的學生時,再沉著的你,能止住心靈的哀泣么?
那么,當你聽到一位年逾古稀的老漢,在被俄羅斯救援隊救出來后,幽默地說“我還以為地震把我震到外國去了”時,再冷靜的你,能屏住苦笑的顫音么?
那么,當你看到救援的公路兩旁,木雞般呆立著的人們,在淚痕未干中舉起一塊塊寫著“謝謝”的紙板時,再鐵石心腸的你,能抑住號啕不禁的感動么?
至少,我不能!
海明威筆下的桑提亞哥老人,在殺死了鯊魚后,孤身屹立船頭,在獵獵風聲中緩緩說道:“一個人可以被戰(zhàn)勝,卻無法被打??!”一個民族,又何嘗不是如此!雪災、事故、流言蜚語中,我們決然地高昂起自己的頭顱。8.0級汶川大地震中,我們更挺起了脊梁!一幕幕救災時感人的畫面,讓我們充分感受到了“天災無情人有情”的真諦……
黑格爾曾說過,在我們?nèi)祟惖奶熨x中,有一項既仁慈又殘酷的本能,那就是在失去的當時,并不感受到劇烈的痛苦,倒是過后綿綿無期的思念,更令人撕心裂肺。
那么,讓我們帶著感動出發(fā),攜手共同安慰那一顆顆受傷的心靈吧!
[點評]本文情感真摯,思想深邃。作者從優(yōu)美的詩句入手,拓展到眾人感動的汶川救災現(xiàn)場,進而展示自己被震撼的內(nèi)心世界,并發(fā)出號召:“讓我們帶著感動出發(fā),攜手共同安慰那一顆顆受傷的心靈吧!”全文感染力強,能激起讀者心靈的共鳴。文章行文老練,不同凡響。無論是排比句的運用,還是對名言的引用,都顯示出深厚的文化積淀。
(點評:唐惠忠)
帶著感動出發(fā)
一考生
當歲月飄然逝去,沉淀的無言的斷壁殘垣,春風吹來的時候,誰人憶起,那時花開……
——題記
陽春三月,風和日暖,信步城外看阡陌之上,楊柳依依,野花絢爛,身心不由得自由而浪漫。“三月風情陌上花”,古遠的詩句似乎隨風從遠處飄來,從歷史的深處飄來,拂過阡陌,襲上心頭。詩是前朝的詩,可眼前的陌上風情卻是不折不扣的現(xiàn)代,由眼簾入心扉,滋生著一腔的感動,蔓延在爛漫的花開之中。
陌上花開,如果沒有從世俗的生活中走出來,悄然佇立陌上并為這三月風情所陶醉、感動的人,那么花開也是寂寞,風情也是蒼白,于是一句“陌上花開,可以緩緩歸矣”不知道被多少人吟詠了多少遍。三月陌上花,讓人愛,讓人癡,仿佛人的骨子里都是沉淀了花的影子,花的意韻……
陌上花開,是花在其中生命得以璀璨,人在其中心情得以暢然的一種意境。人歸緩緩,那花便開得執(zhí)著,便有了靈性;花開陌上,那人便有了感動,便拋開了塵俗。
陌上花,讓人在生活的道路上,在人生的旅途中,帶著感動出發(fā)。
我不禁低頭,嗅著這些花兒。我突然覺得這一束束、一叢叢,開了又落、落了又開的陌上花,一直在伴隨著歷史而開而落。我不敢說自己可以見證歷史,但我可以深情地撫摩這些嬌嫩而頑強的花朵。這不僅僅意味著悠閑的詩意,更大的意義在于讓我們心中始終充滿感動。而對生活中的種種,我們擁有因為感動而散發(fā)的芬芳。陌上花開,它們可以不偉大,但它們莊嚴;它們可以不永恒,但它們真誠;它們可以不完美,但它們努力。
這些渺小卻不卑弱的花兒,讓我們帶著感動,從春天出發(fā),駛向彼岸的怒放……
緩緩歸,緩緩歸,披一襲三月風情,再采一束陌上花。
緩緩歸矣,我心已是陌上花開。
[點評]該考生從“眼前陌上花開”入題,進而聯(lián)想到“三月風情陌上花”的詩句,并結(jié)合自己的切身體驗與感受,用抒情的筆調(diào)、充滿感情的文字,表達了內(nèi)心深處對“那時花開”的感動之情。文意層層推進,詩化的語言增強了全篇的感染力;長短句的交錯使用,讀來富有韻味。
(點評:唐惠忠)
帶著感動出發(fā)
一考生
我自認為我是一個不易被感動的人,但是今年的五月,我卻有生以來第一次被深深地感動了。
——題記
五月,本是一個祥和的季節(jié),但一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打破了我們生活的寧靜,更是給汶川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在災難面前,我們失去了同胞,失去了財富,但我們卻收獲了許多許多的感動,這將是我們一筆無比珍貴的財富。
我感動于那神圣的職業(yè)操守。在關(guān)鍵的時刻,一個普通的老師用他那雙曾傳播無數(shù)知識的手臂,在地震發(fā)生的一瞬間從死神手中奪回了四個年輕的生命。譚老師是個普通教師,但在關(guān)鍵時刻,他卻做出了不普通的舉動。強震突襲,人民教師用行動讓和諧的真諦更加完美真實,用行動讓善良品德和職業(yè)操守熠熠生輝。我們有什么理由不珍惜這患難之中見真情的和諧,有什么理由不為災區(qū)人民危難之中顯現(xiàn)出的人格魅力而感動呢?
我感動于那偉大的母愛?!坝H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當災難突然降臨時,一位母親出于本能用自己的身體為懷中僅四個月大的孩子撐出了一片天地。偉大的母親,你的靈魂可以安息了。
我感動于那純真的友情?!澳銊e走,如果你要走,就等我死了再走吧?!薄拔也粫?,你是我們班上年紀最小,也是生命力最旺盛的。你一定要堅持……”廢墟上一個男孩用早已血肉模糊的雙手刨著那些厚厚的泥土和水泥塊,身邊的圍墻還在顫抖。也許是他的誠心感動了上蒼,女孩得救了。生離死別之后,他們相擁相泣。
我感動于那危難見真情的愛情。“寶貝,我很想你,我們結(jié)婚吧!”在聽到女友的最后一次呼喚后,他發(fā)出這樣一條短信。而電話的那一頭的她早已淚流滿面,聲嘶力竭:“如果有下輩子,我還是你的女人。”災難阻隔了他們今生的情意,卻阻擋不了他們來世的相約。
我感動于那真情的無私。四只羊只換回了1000塊錢,而這幾乎是她全部的財產(chǎn),她卻毫無保留地全獻給了災區(qū)。一個普普通通的農(nóng)婦用實際行動向我們詮釋了一個淳樸的靈魂。
我感動于那母性的博愛?!巴蕖瓔寢尅瓉聿患啊 蔽ky時刻他一手一個抱出了兩個孩子,卻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孩子身陷廢墟。
我感動于他們神圣的使命。大地又顫抖了,上級下了死命令,所有人員立即撤離。但隨即,幾名戰(zhàn)士大叫:“還有活著的孩子。”轉(zhuǎn)身又要往里鉆,另幾名戰(zhàn)士死死將他們拖住。這時,一名剛從廢墟中抱出一個孩子的戰(zhàn)士跪下了,大哭:“求求你們,讓我再救一個,我還能再救一個!”在鮮活的生命面前,他們義無返顧,這是他們神圣的使命。
五月的中國,給了我太多的感動,也給了我生命的活力。我要帶著這些感動出發(fā),去拼搏、去努力、去創(chuàng)造……
[點評]這是一篇很有特色的考場作文,它的特色主要體現(xiàn)在如下兩個方面:一是考生熱愛生活,掌握了大量的時新作文素材,并在作文中巧妙地演繹,以“我感動于——”這樣開頭的排比段作為文章的主體部分,既給我們描繪了一幅幅感天動地的英雄畫面,也使得本文語言如高山流水,讀起來感到瑯瑯上口,有一股強大的力量,增強了文章的表達效果。二是這篇文章在描繪了一幅幅感人畫面的基礎(chǔ)上,水到渠成地寫道:“五月的中國,給了我太多的感動,也給了我生命的活力。我要帶著這些感動出發(fā),去拼搏、去努力、去創(chuàng)造……”這不但寫出了這些感動帶給“我”的深遠影響,也巧妙地點了題,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點評:張坤)
帶著感動出發(fā)
一考生
我是一棵樹,一棵長在黃山之巔的樹。
誰說草木無情,冷若冰霜;誰說草木麻木,遲鈍呆板。作為一棵樹,我也有喜怒哀樂。我對這個世界是滿懷著感動的。每當紅彤彤的太陽剛露出云海,彤光四射,把周圍的一切都染紅的時候,我會感動,因為我覺得那景象神奇而驚心動魄;每當夜幕降臨,月亮阿姨唱著甜美的搖籃曲哄星星寶寶入睡的時候,我會感動,因為在這靜謐的夜里,此情此景是多么的甜蜜而溫馨。
我在群山之巔,山腰山腳的同伴在羨慕我居高臨下、高瞻遠矚的同時總是惋嘆我的孤獨寂寞,其實,我是很快樂的,因為我能夠經(jīng)??吹接慰蛡儾晃菲D難的攀登。
瞧,那兒有一群人正在吃力地往上爬,背上的行囊壓得他們只得彎著背。剛開始還挺順利,層層階梯還算穩(wěn)當,道旁的欄桿和手中的拐杖還可助他們一臂之力。道路兩旁的風景固然好看,而我知道他們的目標是山頂,看著他們的那股韌勁就知道,所以,他們也無暇四顧。黃山的路有的地方還算平坦,而有的地方就比較崎嶇了。他們四個人在山間一塊休息的地方商量著什么。一人拿著地圖比劃著,似乎遇到什么困難了。哦,對了,不遠處朝北的地方有一段陡峭的山路,就像詩中說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通過這一段路確實比較困難,但是這是通達山頂?shù)谋亟?jīng)之路。他們好像有了辦法,個個脫下自己的襯衫連接起來,排頭的人將一端捆在腰間,后面的三個人依次抓牢用衣服連起來的長繩,他們開始攀登天險了。狹窄的小道兩旁都是堅硬的巖石,沒有扶梯,從上往下看就像一把利劍從頂劈下的劍痕。我的心緊緊地揪著。他們一步一個腳印地往上爬,只要有一個人腳下打滑他們就會全部滾落下來。排頭的身子幾乎是貼著地面在向前挪動,后面的三個人則依靠衣服的牽引緊跟著。突然一個人似乎堅持不住了,前面的趕緊拉住他,排頭的雙手雙腳向四面張開撐住石壁,經(jīng)過幾番周折,他們終于到達山頂。
我在心底為他們高呼“萬歲”,他們戰(zhàn)勝了自然,更戰(zhàn)勝了自己,我很感動,我是被這人間的智慧和力量創(chuàng)造出的奇跡而感動。我將帶著這份感動,整裝出發(fā),在這高山之巔繼續(xù)迎接風雪的挑戰(zhàn)。
[點評]本文是一篇較好的考場作文,它以其如下兩方面的特征獲得閱卷老師的一致認可:一是本文描寫細膩、生動、傳神。如“排頭的身子幾乎是貼著地面在向前挪動,后面的三個人則依靠衣服的牽引緊跟著”,作者這里以動作描寫為主,真實確切地再現(xiàn)了四位登山者艱難的攀登過程;“突然一個人似乎堅持不住了,前面的趕緊拉住他,排頭的雙手雙腳向四面張開撐住石壁,經(jīng)過幾番周折,他們終于到達山頂”,則活現(xiàn)了他們團結(jié)一致、共同前進的情形。這些描寫讀來如在目前,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二是本文構(gòu)思新穎獨特,給人以新意。作者把自己設(shè)定為黃山之巔的一棵樹,因為身處絕頂而見識不凡,于是,為自然界的日月星辰的升起落下而感動,為社會上的蕓蕓眾生的不懈攀登而感動,這既有新意又見深度,讓閱卷老師耳目為之一新,精神為之一振。
(點評:張坤)
[作者單位:江蘇太倉高級中學;
安徽界首顧集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