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場考題
請以“心靈的底色”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題目自擬,文體自選,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
本題沒有材料,直接給出了話題。由于缺少相應的提示,寫作難度便增加了,當然也給同學們提供了更廣闊的自由發(fā)揮的空間。
這是一個偏正關系式話題作文,寫作時首先要弄清“底色”的含義?!冬F(xiàn)代漢語詞典》對“底色”是這樣解釋的:“底子的顏色,也用于比喻。”底色比喻什么?即最初的或接近本質(zhì)的東西,如“人之初,性本善”,“性”“善”即人的底色。那么,“心靈的底色”指什么呢?純真、善良、正義感、拼搏精神等等。具體構思時可從心靈底色的迷失,心靈底色之于生命的意義,亮出心靈底色等角度展開。寫作技巧上,可采用對比手法。
現(xiàn)場作文一
亮出心靈的底色
如果你是海洋,那你的底色便是藍,在陽光的照耀下湛藍純凈;如果你是草原,那你的底色便是綠,在風雨的滋潤下嫩綠動人;如果你是雪花,那你的底色便是白,在陰霾的黑夜里依舊潔白耀眼。
底色,字面意思便是底子的顏色。其實,它是有深層意義的。對于人來說,底色是人性的本質(zhì),是人所堅守的人格底線。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應亮出心靈的底色,力求靈魂的純潔。
在當今社會,為物質(zhì)利益而出賣靈魂者不在少數(shù),堅守人性的純潔已是難上加難;唯有亮出心靈底色,加強自身修養(yǎng),我們才能不斷獲得提升,在物欲橫流的社會中獲得人格與精神的完善。
如此,我看到了那棵在深夜里守望月亮的樹。在文化屈從權貴的時代里,莊子毅然擔當起守護月亮的重擔,寧愿如一只海龜般曳尾于涂中,也不愿盡享富貴榮華,失去精神的自由。
莊子在功名利祿前亮出了自己心靈的底色,沒有使自己沾染銅臭和污穢,保證了自己的純潔。
回到現(xiàn)代,我看到晏陽初亮出心靈底色之時的毅然與堅定。當獲得全額獎學金即將留學美國的時候,他面臨著一項抉擇:必須加入美國國籍才能獲得這種待遇。于是,他毫不猶豫地、堅定地拒絕了。
晏陽初堅守人格的底線,在物質(zhì)利益面前沒有使人生的底色沾染污穢。
跨越國界,這種精神同樣在一個異邦人身上得以體現(xiàn)。荷蘭畫家倫勃朗始終將追求真與美作為自己的繪畫理念。在西方圣像畫時代里,人們眼中的美不過是慈祥的圣母、可愛的丘比特,但對于倫勃朗來說,他追求真實與誠摯遠勝過和諧與完美。于是,這成了他一生的藝術理念,促使他不為外物所改變。
倫勃朗在繪畫中亮出自己心靈的底色,還原生命的本真。因此,真實才是真正的完美。
然而,歷史上又有多少人使自己心靈的底色遭受了污染,川端康成醉心于名利后最終用自殺的方式結束了生命,牛頓擔任神學院院長后一事無成……
亮出心靈的底色,我們才能堅守靈魂的高貴,實現(xiàn)人性的升華,真正成為那湛藍的海洋,碧綠的草原,潔白的雪花!
【教師亮分】
基礎等級39+發(fā)展等級19=58分
【言之有據(jù)】
本文最大的優(yōu)點是結構上起承轉(zhuǎn)合,過渡自然,條理清晰,顯得非常有章法。另外,本文材料豐富,由古及今,由中而外,極大地豐富了文章的內(nèi)容。
現(xiàn)場作文二
寧靜——心靈的底色
一絲微風,吹皺了一池春水;一只寒鴉,鳴斷了離人的愁腸。暮鼓敲響,夕陽灑下最后的余暉,氤氳出人生的底色——一片白潔的寧靜。
“不俗即仙骨,多情是佛心?!边@不俗,這多情,便是寧靜的極致——一切淡然,一切透徹。
如此說來,寧靜首先是佛家人的底色。弘一大師,本是才高八斗、志在一方的才子,卻潛心于佛學,終成為一代高僧。臨行前,他寫下四個字“悲喜交集”,殊不知,這不是他內(nèi)心的寫照,而是對世人紛擾的嘆息。他只愿寧靜,只愿祥和,只愿那曾經(jīng)“長亭外,古道邊”的悠悠離恨隨水東流去。弘一法師是寧靜的使者,他用他的心給世人一片陰涼……他的心底是一汪寧靜。
林清玄亦有寧靜的特性,“我愿做只普通的白磁盤”,他如是說,亦如是做。面對財富,他淡然處之,一如白瓷盤一樣,在盛過色彩繽紛的珍饈過后,仍舊潔白如初。面對公益事業(yè),他卻不遺余力,若白瓷盤對于身上的一切美好的事物,都盡力襯托?!拔以缸鲆恢该鞯乃俊保€曾說。他拔開了瓶口的木塞,令心中的幽香溢于筆端,飄于人間,再滿盛一瓶空氣,坦然自在地坐擁于天地間。不知何人可懂,這白瓷盤,這玻璃瓶,都有著寧靜的底色?
還有數(shù)不清的悲傷、數(shù)不清的愛戀終究化為一滴苦澀的淚,滑過臉頰,在陽光下蒸發(fā),化為寧靜?!耙簧淮浑p人,爭教兩處銷魂”,這是納蘭性德的心傷。朋友的離別,戀人的歸去,都令他肝腸寸斷。而王國維卻是納蘭性德的知己,稱其為“清初第一詞人”。為何?只因納蘭性德最終將一切看透。心底曾有的兒女情長已化成寧靜,成為了納蘭性德的心靈底色。
于人,寧靜,于己,亦要寧靜。高三像濃稠的化不開的夜。我不要再徘徊,不要再失敗,點燃溫暖的燈火,在寧靜的底色中前進,去追尋“華枝春滿,月圓中天”的桃花源,去體味人間最純美的甘露。
【教師亮分】
基礎等級36+發(fā)展等級18=54分
【言之有據(jù)】
本文優(yōu)點有三:①善于化大為小,將“心靈的選擇”縮小為“寧靜是心靈的底色”,這樣寫起來筆墨更加集中;②材料豐富、新穎、翔實;③語言優(yōu)美抒情,風格淡雅。
不足之處,由于過于重視例子,在論證上沒能層層深入。
現(xiàn)場作文三
心靈的底色
佇立橋頭,聽溪水潺潺,看萬紫千紅,奪目的是遍地的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點綴著大千世界,不禁在心中將“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詩句輕輕吟詠,我讀出了小草對春的執(zhí)著追求和憧憬。
春去春又歸,花開花又落,斗轉(zhuǎn)星移,歲月如流水。做一個歌者或行者艱難地跋涉于生命的旅途中,飽嘗著辛酸與磨難,體驗著世態(tài)炎涼,打造著心靈的底色,到頭來卻不見精彩紛呈,僅僅捕捉到一抹淡淡的并不耀眼的底色,如同一棵嫩嫩的小草,從冰做的厚被下探出腦袋,除了終日聆聽到鳥語花香,并不曾聞得霓虹燈下高亢的旋律,不曾體驗花前月下的纏綿,天天嗅的是泥土的芬芳,低吟的是一首無字的小詩。
也許此生只能是一棵無人知道的小草,為大地平添一抹綠色;也許此生只能做一顆星星,在并不耀眼的星座上悄悄發(fā)光;也許此生注定與名利無緣,與寂寞為伍,與清貧為伴,但我無怨無悔,這是一種豁達與灑脫!
輕輕擦亮心靈的底色,讓自己懷揣著明媚的陽光,任自己的思緒像脫韁的野馬在時間的隧道里縱橫馳騁,驀然回首,我們才發(fā)現(xiàn),生命并不是一部史書——僅僅接受壯烈,單單記錄光彩。驚天動地未必是生命的全部,轟轟烈烈也未必就是生命的亮點,心靈的底色是一種真真實實的存在!
輕輕擦亮心靈的底色,便會發(fā)現(xiàn):生命中的足跡是美麗的詩行,也許坎坷曲折曾將前行之路阻擋,也許驚濤駭浪曾將生命之舟顛覆,可是心靈的底色是“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輕輕擦亮心靈的底色,“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只要矢志不渝,我們就會“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讓心底的那支嘹亮的生命之歌將荒漠唱綠,將遠古唱活。
驀然回首,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已走過了很遠的一段歷程,心靈的底色,溢滿了夏荷的清香,攜著秋果的芬芳,最終在冬天的田野里綻放成梅花朵朵!
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輕輕地擦亮心靈的底色,我們在心中播下了希望。
【教師亮分】
基礎等級38+發(fā)展等級18=56分
【言之有據(jù)】
本文情感真摯,語言優(yōu)美流暢,可謂“情文并茂”,充分體現(xiàn)了作者良好的寫作素養(yǎng)。我們應該向作者學習:充分調(diào)動各種感官,細心觀察生活,使自己的體驗更加細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