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的引文仍然來自我的小說:
有的喊著我的名字,喊著把我釋放。有的喊著我的名字,喊著我應該犧牲。又有的喊著我的名字,說:“他是個騙子!別讓他鉆了空子!”又說:“他太精明了……他要左右逢源……”又有人喊著我的名字,說:“他是為了我們!我們這些瞎眼瞎心的臭驢子!”于是開始了騷亂和武斗,人們大喊著:“白刀子進,紅刀子出,殺死一個夠本兒,捅死兩個賺一個!”
于是彼拉多總督威嚴地宣布:根據(jù)大家的意見……嚴懲自稱基督、自稱猶太王的耶穌!
…………
明明是血肉之體,
偏偏自為神圣,
你是悲劇中的英雄!
你是鬧劇中的大蟲!
使命至少有神圣感,有使命意識,彌賽亞主義可以帶來英雄主義。而鬧哄者做的是:把比自身高的人統(tǒng)統(tǒng)掀翻到陰溝里;或者先把人家捧成萬能菩薩,再失望……反目成仇,將菩薩打碎以尋找新的崇奉——喊叫——打碎的目標。
在第一個釘子釘進我的左掌的時候……不是想感動眾人嗎?不是要為眾人犧牲嗎?不是要看到和解與仁慈的光輝照遍寰宇嗎?我又怎能像俗人一樣地哭喊呼叫呢?
……一位貌美的女子不顧行刑者的鞭打與推搡撲到了我的腳下。
一個美女由于被負心者拋棄而求耶穌,耶穌能如何?
信仰你是由于認為你有用,美女就是如此。
不用大事的考驗,一件具體而微的小事,就使彌賽亞感到了自己的無力。
又有一個胡須花白的老者向我走來,他神色嚴肅……兩眼帶著殺機……“聽了,耶穌!我才是真正的正牌信徒!我不但是信徒而且是衛(wèi)士……我的鄰居比我小十幾二十歲,不提你的名字也不禱告你的言語,遇到不相信不鄭重的人他也不去跟蹤不去報告不去重炮猛轟……我造了二層樓房,他居然后來居上造了三層樓……而你好糊涂!你竟叫我的五層樓塌掉了……如果他的房倒塌不了你就發(fā)動一次地震吧……陪著一百人也要砸死他!”
惡人自命忠實的信徒與衛(wèi)士,惡人要求釘?shù)搅耸旨苌系囊d為了他而發(fā)作地震。而如果耶穌做不到,他就反目成仇,成為基督的死敵。這是使命的又一層悖論,你愛眾人,包括惡人嗎?你怎么樣對待惡人,你為眾人服務,包括惡人嗎?你怎么樣為惡人、為惡服務?
而如果你明確拒絕惡人,請問誰有權力劃清惡人與好人的界限?為了劃界限,是不是先要惡斗一場?
……他竟唯恐民主和諧的氣氛會繼續(xù)保持下去……這樣的惡人竟自命為我的信徒,竟打著我的旗號!用那些虛假的繁文縟節(jié),用那些虛假的不厭其煩不知羞恥的重復來證明只有他最忠于我,只有他得到了我的真?zhèn)鳎坪跷艺娴慕o了他什么祖?zhèn)饕吕弻@S可證!
……然而我沒有喊出一聲來……請記住,上了十字架的就別想再下來……
我為使命而悲傷。我為人眾而憂慮。我早就祝愿了民主與和諧。我為惡人而憤慨。我為善良者的無助而歉疚。
不知道過了多少天,反正我醒過來了。我的形象已經(jīng)完成。我的頭顱下垂,又憂傷又優(yōu)美。我的完全張開的手臂好像等待著準備著擁抱世人……我永遠完不成對世人的擁抱……
然而我又醒過來了……
我聽到了贊美詩……贊美詩使我熱淚盈眶而又無比酸楚。孩子們!天真而又利己的人們,其實,你們的罪惡并不會因呼我的名而自動淡化,你們需要的想要的祈求的一切也不會因呼我的名而自動得到……
給我金錢!給我富裕!給我幸福!
給我健康!給我長壽!
讓病者痊愈!讓親人康復!
讓我成功!讓我升遷!讓我得到!
…………
我要愛,我不要恨!
我恨別人,我不愛別人!
判定我的冤屈,判定我的無辜!
判定他的罪惡!判定他的滅亡!
……“他是騙子!他是壞蛋!”……
原來是那個美女……她指著我大喊:“他是一個無用的廢物……我本來以為他應允一切幫助一切做到一切……”
這就是使命的命運。應允得多了,便令更多的人失望。境界太高了,難以相信,更無法接受。你說你愛他,卻沒有給被愛者帶來實惠。于是,你成為騙子,成為偽君子,成為泄憤對象。而且隨之發(fā)生了混戰(zhàn):
“這是鴉片……用虛偽的關于天國、關于永恒、關于靈魂得救與彼岸的幸福的空談來掩蓋今世的種種弊端……”
“這是一個沽名釣譽的人的成功之路……”
……一個彪形大漢……他用十五種語言宣布:“看啊,聽啊,我們在求他!我們在告他!我們在跪他!我們在等他!我們望眼欲穿!我們左等右盼!可是他呢?他看也不看我們一眼!理也不理我們一聲!動也不動一下!他拒絕接見我們!他沖著我們擺架子!他居然擺十字架子!他敢情好了,他成了功了,他上了架子,他他媽的神氣了!可他給我們謀的福利呢?”
對不起,寫此篇小說的時候距現(xiàn)今已經(jīng)十九年。我還有太多的火氣。我挖苦信徒,卻同情和理解先知、使命、犧牲。我質疑彌賽亞主義,又為耶穌的命運而悲傷。但我仍然不認為他在死前就脫離了人的苦海。所以這個故事疼痛并從而感人。神則是沒有痛感的,我認為他同時是人。人可以追求與崇拜神,神存在于人的思想和精神里,存在于對于無限、終極、永恒、真理與完美的向往與體悟里。然而過高的自詡不但會給自家也會給廣大信眾帶來苦難?!妒ソ?jīng)》的偉大與深刻就在于它表現(xiàn)了人之子與神之子的矛盾之統(tǒng)一。
時至今日,我仍然堅持認為,造成耶穌的命運的力量中不但有希律王、羅馬總督彼拉多、各宗教領袖、以色列人和外邦人,還有耶穌的弟子與信徒,有廣大的彌賽亞主義、彌賽亞情結的信眾。
……請離開我。請保持平靜。請讓我一個人靜靜地完成神圣祭壇上的盛典。
我只想說,你們的每一句話都是一枚釘子。我將死于你們的釘子下。
我知道神圣精神與大眾的結合會創(chuàng)造出怎樣的奇跡。同時我知道,大眾化會引起通俗化,通俗化會閹割神圣精神,鈍化高深智慧,簡化甚至歪曲改變真理,制造悲劇乃至于鬧劇。
所以耶穌想:
……復活以后怎么辦……
我有時候冥思默想,現(xiàn)實中不存在的彌賽亞是從哪里來的?
它首先來自語言。這是我最近常常在講演中提到的一個話題:語言的功能與陷阱。一切關于美善光明真理拯救犧牲貢獻的詞語,按照語言構詞的規(guī)律,可以遞進與加強,以至于頂級。而一切關于具體有限瑕疵局部的詞語,也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反義詞,即無限與終極。彌賽亞就是美與善的終極與無限。它是鼓舞也是超越,是理想也是烏托邦,是信仰也是愿望,是熱情也是期待,是督促但也可能是誤導。
現(xiàn)實中不存在的彌賽亞是一種語言現(xiàn)象、精神現(xiàn)象、精神力量與精神火焰。有這樣的語言與精神,是人不同于其他動物的偉大與悲哀。
小說的最后部分,我模仿《新約》的《啟示錄》寫了四頭大牛:
……于是出現(xiàn)了四頭牛,威威武武,高高大大……
四頭牛這樣吹完了又互相吹,甲吹乙復吹丙捧丁,乙捧甲復吹丙吹丁,丙吹乙捧甲吹丁,丁吹丙吹乙捧甲。請計算一下有多少種排列組合。排列組合的吹完后又互相頂斗起來,互相揭露兒時丑行并認為對方應該先挨一刀。在出路問題上都推薦對方紅燒,大體認為紅燒要放醬油放番茄醬放蔥姜蒜花椒八角咖喱燜在高壓鍋里。這將給對方帶來更大的痛苦,給自己帶來莫大的喜悅。
他們愈頂愈厲害……
我寫得尖刻到位而且淋漓盡致。其中關于四頭瘋牛吹牛的描寫接近于當今的“惡搞”,無怪現(xiàn)在還有小青年說網(wǎng)上寫作是王某始作俑,雖然寫《十字架上》時還沒有互聯(lián)網(wǎng)。
請看我寫的第二頭牛的自我標榜:
除了我,誰能拯救羅馬,誰能拯救巴比倫,誰能拯救雅典和馬達加斯加?我能夠預報地震,我能夠預防火災,早在重慶飛機失事以前我已經(jīng)指出,航空管理處存在著問題!早在波斯灣出現(xiàn)緊張局勢以前,我已經(jīng)揭露了海灣國家間的矛盾的危險性!我可以防止星球大戰(zhàn),我能教會正當?shù)恼_的最佳的做愛方式并從而從根本上消除艾滋病!我能使所有的窮人搬進五星級酒店使所有的乞丐當總統(tǒng)!我能叫所有的母牛不但提供牛奶而且直接從她們的乳房中擠出法式干酪與丹麥式白脫!我能令所有的公牛尿出啤酒,使所有的小牛拉出金銀首飾! 我能拉長男子的身高縮減女子的肥胖!我能令北極溫暖如春令赤道涼爽如秋!我能令貓與老鼠擁抱接吻而不傳染肝炎!
第二頭牛已經(jīng)呼之欲出。
寫到大言我特別上火。這一輩子,我吃夠了排他的大言狂言火言發(fā)燒昏言夢囈胡言的虧。包括“左”的和右的,暗的和明的,土的和西洋的,神經(jīng)兮兮的和野蠻滿不吝的。積我七十余年的經(jīng)驗,我一次又一次不厭其煩地說:凡把復雜的問題說得小蔥拌豆腐一清二白者皆不可信,凡許諾萬應靈丹者皆不可信,凡認為可以畢其功于一役者,皆不可信。耶穌畢竟已經(jīng)離開我們兩千多年,我們不可相信當今的救世神仙。
順便說一句,我不明白為什么相聲藝術家埋怨諷刺不好搞,卻不好好說一說牛皮大話題材,有多少好材料呀。
當然這只是小說,只是一個側面。而且,現(xiàn)在早已經(jīng)不是一九八八年而是二○○八年了。
需要一個過程,從彌賽亞主義到科學發(fā)展,到小康與和諧。需要為之付出代價。
我國用基督教題材寫作的人不是很多。海子寫的長詩《彌賽亞》是值得吟讀的。詩的前言說:
在隱隱約約的遠方,有我們的源頭,大鵬鳥和腥日白光。
西方和南方的風上一只只明亮的眼睛矚望著我們?;貞浐瓦z忘都是久遠的。對著這塊千百年來始終沉默的天空,我們不回答,只生活……磨難中句子變得簡潔而短促。那些平靜淡泊的山林在絹紙上閃爍出燈火與古道……為你們的生存作證,是他的義務,是詩的良心……
……走出心靈要比走進心靈更難……心靈嬌柔夸張的翅膀已蛻去,只剩下肩胛骨上的結疤和一雙大腳。走向他,走向地層和實體,還是一項艱難的任務,就像通常所說的那樣——就從這里開始吧。
海子的此詩沒有完成,他自殺于一九八九年三月。他是不是也受了彌賽亞主義的影響?他走到了地層和實體了嗎?始終沒有。同時,如果達到了地層和實體,還有海子和他的詩嗎?這真是令人鬧心的問題。
再有就是亨德爾的清唱劇《彌賽亞》,當唱到“哈里路亞”的時候,由英王喬治二世帶頭,全體起立。這個規(guī)則一直保持到今天。
我在美國買過音樂劇《超級巨星》的磁帶,它是描寫耶穌誕生的。其中最氣勢磅礴的合唱也是:
哈里路亞……
哈里路亞!
(《十字架上》,王蒙著,刊于《鐘山》一九八八年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