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不過的話坎
留意一下,發(fā)現(xiàn)英語有時候很有意思。比如,英文版的《圣經(jīng)》,寫亞當和夏娃發(fā)生關(guān)系,用了一個know字;也許可以說,發(fā)生性關(guān)系,就是兩性之間相互增加了解,而且是深層次的。奧賽羅因為輕信苔斯臺蒙娜和別個男人發(fā)生性關(guān)系,而將其扼死;他在回答別人的質(zhì)問時,說,那個男人top了苔斯臺蒙娜!英語字典中,top并沒有和人性交的意項。莎士比亞在此偏用top,實在是非常天才,令人佩服。它把奧賽羅不忍說他妻子不貞,而又必須對其殘忍行為作出解釋的那種微妙心理托了出來。英文版的《格林童話》,有一篇,寫少男少女在天上野合,讓人發(fā)現(xiàn)了,the boy between the girl's legs,說是發(fā)現(xiàn)少男在少女的兩腿之間!讀來,意會之下,甚是令人噴飯。
性是一種普遍的人性,我們中國人自然也寫到性。詩經(jīng)雖說是經(jīng)過孔子這樣的人刪削,卻仍留有一些痕跡。比如:野有死麕。說:有女懷春,吉士誘之。這位懷春之女說:“舒而脫脫兮,無撼我?guī)溬?,無使龍也吠?!边@也是寫古代農(nóng)村社會常有的野合的詩。這個和獵人發(fā)生關(guān)系的女子要求獵人不可粗魯性急,不要把我的頭巾弄掉了,不要惹得狗都亂叫!重構(gòu)一下當時的事發(fā)現(xiàn)場,也甚是可笑。實在是一首純粹的好詩。也就是說,我們古人在描寫性的方面,用詞造境,并不輸于金發(fā)碧眼的英國文人。然而,可惜,達爾文發(fā)明的進化論,雖然對于西方文學基本上是適用的,但對于中國古代文學的發(fā)展卻不適用。我們的古代文學一直處于一種倒退狀態(tài),和性有關(guān)的文學尤其如此。
剛開始的性愛文學,如我們前面舉的例子,尚能剛樸清健,不涉淫俗,富有美感??墒呛髞淼缹W家出現(xiàn),堅決地貫徹“四非”之說。性愛成了最大的禁忌。性愛文學即遭厲禁;然而,性愛的力比多并不就此消失,而是像受到阻攔的河水一樣,愈積愈多,要么沖毀堤壩,要么從其它邪道泄洪。歷史標明,它雖然沒有沖毀堤壩,卻也造成了巨大的道德災難,最后從邪道形成巨大的濁流。這就是明代中后期興盛起來的艷情、淫穢小說。其代表作是《金瓶梅》。此書的文學性我們不談,我們只說其中的性描寫,明顯地非常變態(tài),是一種放大式的、夸張的描寫,下流無恥得令人驚心。即使放在今天的性愛作品中看,也是崩極了??梢哉f這些病態(tài)的過度的渲染,極大地限制了它的文學性,使其文學史上的地位大打折扣。
我們從開頭舉的例子可以看出,一些英文作品中的和性相關(guān)的描寫,不是那么直白,但它也不回避,而是曲折達意。正是這種曲折的過程,反而增加了美感。然而,后來,英國清教徒流行,和性有關(guān)的東西,也受到禁止,嚴重到連桌椅的腿都不能說,因為它也叫foot/feet!這樣的高壓環(huán)境,其必然結(jié)果就是要出現(xiàn)匿名的色情小說。它的代表作是《Fanny Hill》,但這本書,不像金瓶梅那樣看了讓人惡心,不舒服。它性描寫很多,但還發(fā)揮了用詞委婉,力求含蓄的莎翁以來寫性的傳統(tǒng),是一部上乘的性愛文學作品。但它拘泥于寫性關(guān)系,不像我們的金瓶梅那樣放在宏大的社會框架下去寫,反映的社會現(xiàn)實比較狹窄。這是它不如金瓶梅的地方。
看來,文學就好比是一棵樹,應該讓它自由地伸展枝葉,接受陽光的哺育、風的嬉戲。如果一定要束之縛之,這樹不會成為棟梁,只會長成丑惡的東西,缺少審美特性,最終只能砍倒了做柴燒。
禁不起誘惑的女人
關(guān)于禁不起誘惑的女人,中外文學中有著不約而同的故事,類似的情節(jié),可以歸納為這么幾個字,就是“忍不住回頭望”。
舊約圣經(jīng)中,羅得一家在天使的吩咐下,迅速離開即將毀滅的城市;但他的妻子好奇,沒有聽從天使的告誡,回頭看了一下,結(jié)果被變成一根鹽柱。大概這是一根人形的鹽柱;既然是鹽柱,自然經(jīng)不起多少歷史的風雨,終于消失掉,沒有留下多少遺跡,可以作為實有其事的確鑿證據(jù)。
古希臘神話中,有個著名音樂家奧爾甫斯(Orpheus),他新婚不久,老婆就死了。他非常愛他老婆,拿起一把豎琴就到冥土去,在冥土的入口,被把門的攔住,不讓活人進入死人的領(lǐng)地。他就用他優(yōu)美的豎琴聲,獲得通行。最終見到冥王,而且用他優(yōu)美的音樂使冥王同意把他的美人放回到陽間。但是,有一個條件,就是,離開冥土的時候,不能回頭望!結(jié)果非常遺憾,老婆在即將進入光明世界的時候,忍不住回頭望。于是,她只能永遠沉淪!
非常有名的此類例子,還有貝洛童話中的“藍胡子”,他的第N個老婆,禁不住好奇心的誘惑,打開了那扇禁止她開的門。發(fā)現(xiàn),原來在她之前有N個老婆,也是禁不住誘惑,被藍胡子給殺掉了。這個故事,是忍不住回頭望的變體。
中國也有非常典型的此類故事。比如,伊尹的媽媽就是此類女人之一。王逸給屈原的《天問》作的一條注中,談到這個民間傳說:伊尹母妊身,夢神女告之曰:“臼灶生蛙,亟去無顧?!本訜o何,臼灶中生蛙,母去,東走,顧視其邑,盡為大水。母因溺死,化為空桑之木。
中外都這么異口同聲,這是否說明了女人的一個特性,就是哈姆雷特所慨嘆的,“女人啊,你的名字叫軟弱”?她禁不起誘惑。這是個一非常普遍的看法,人們也一直這樣認為。但女權(quán)運動興起以后,女性主義者不這樣看。她們覺得這是男權(quán)社會壓迫的結(jié)果,是女性作為第二性存在的結(jié)果。它提供的這種說法,也是有道理的。值得我們好好反思。不是嗎?
德里達提出言語中心理論,也是有道理的。比如我們的標題,如果是在日常交談中,就不會有誤解,不會以為我們下來將把女人作為一道可口的菜肴進行推介了。但形成書面的文字,就容易產(chǎn)生這種誤解。這種女人是非常多的,多得就像好色的男人一樣。
好吃的女人
且說最近瀏覽卡爾維諾的《意大利童話》,其中有一篇《七》,很有意思:媽媽在烙餡餅,女兒吃了一張又一張,吃了第六張,又端著盤子來了。如此好吃!媽媽大為生氣,敲著她女兒的腦袋,一連說了好幾個七……這時,正好有位衣冠楚楚的紳士從廚房的窗下過,覺得奇怪,問這位媽媽,七,七個什么?媽媽自然是另有說辭,不會將她女兒貪吃的兜出來。我們不去管它。
我們注意的是類似的故事在其他民族的童話中也有,比如《格林童話》——當然,那里好像不是在吃餡餅,而是別的什么,而數(shù)量上也未必是七 。時間長了,記不得了,且待以后翻檢。就是說這種好吃的女人,在民間文學中,其實是一種女人的原型。它在中國的民間故事中也有許多變體,大家可以靜心去想,我們不去征引。
這種好吃的女人,在民間文學中,并不是受鄙斥的,社會輿論其實是站在她們一邊。對她們那種超常的食欲是持一種欣賞與欽佩的眼光,在這種褒揚的目光觀照之下,她們最終的命運是完美的。比如《七》中這個食欲旺盛又非常懶惰的人,最終嫁給了那位有錢的紳士,就是證據(jù)。
這種女人所以在民間受到欽佩,是因為食欲的旺盛,象征著生命力的旺盛。拉伯雷的《巨人傳》中的巨人家族,以能吃聞名,卻都是一些男性。說明雖然他導源于狂歡節(jié)的民間文化形態(tài),但他還是對性別角色可能有改造;至少《巨人傳》中應該有一兩個好吃的女人才對。然而,竟沒有。
因為好吃,才使她積累了更多的能量,在發(fā)生食品短缺或其他自然災難時,能夠使這些好吃的女人比別人,尤其是男人存活更長的時間,為整個種族的保存與綿延作出了貢獻。這是好吃女人的本質(zhì)性意義所在。這一好吃女人的原型又與大地母親之類原型連在一起。這是農(nóng)業(yè)文明的特征。
然而,進入現(xiàn)代社會,或者走出中世紀以來,人類控制自然的能力增強,經(jīng)常威脅種族存亡的因素很大一部分得到控制,所以這種好吃女人在種族意義上的重要性就大大減低了。由于形體肥胖和美學上的曲線相沖突,于是,好吃的女人在歷史流變中產(chǎn)生負面的意義。這就使減肥成為風潮。好吃的女人不得不壓抑自己的欲望。
但這種好吃的本性在女人經(jīng)常吃的小零食中,還是時露端倪;像狐貍的尾巴一樣,藏不住的,因為它是人類在自然進化中所習得的一種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