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寫雜文和紀(jì)實文學(xué)的孫建邦,是個知名度很高的雜文家和紀(jì)實文學(xué)家,他長期在黨政機關(guān)工作,曾任過某區(qū)宣傳部副部長,現(xiàn)在,仍是黨組成員、秘書長?!犊h委書記失蹤了》,是他寫的第一篇小說,所以,我們放在了“新人自薦”欄目,隆重推出。
自古以來,寫作要解決的就是兩件事:一,寫什么;二,怎么寫。寫什么?作家作為人類的一分子,要寫的當(dāng)然只有人。無論寫雜文,寫詩歌,還是寫小說,其實,都是在寫人。這是不容置疑的。關(guān)鍵是怎么寫。你這樣寫,就是雜文,你那樣寫,就是小說,或者,就是紀(jì)實文學(xué),或者,就是詩歌,雖然都是在寫人。所以,寫雜文,寫小說,寫詩歌,是完全不同的技術(shù)。有的人弄不懂這個道理,掌握不了這些技術(shù),他寫雜文,偏偏像小說;他寫詩歌,偏偏像散文。他還不虛心地學(xué)習(xí),自以為會寫詩歌了,就一定也會寫小說,或者,會寫雜文了,就一定會寫紀(jì)實文學(xué)。我們編輯部,每天要讀很多稿子。自然來稿很多,真的堆積如山。水平高低不一,高的很高,低的很低。我們編輯的工作就是要從稿子堆里挑出水平高的稿子來,給予肯定和發(fā)表。
1954年出生的孫建邦,寫作三十多年了,《縣委書記失蹤了》是他寫的第一篇小說。因此,可以肯定地說:他不是天才。他是踏踏實實地掌握了寫小說這門技術(shù)才寫小說的。他的這第一篇小說也是寫人的,寫一個縣委書記。寫縣委書記的小說,我們已經(jīng)讀過很多了,有縣委書記的那天開始,就有寫縣委書記的小說??梢哉f,縣委書記一直代表著時代,代表著我們國家的發(fā)展??h委書記是一個個不同的活生生的人。但是,在小說里,我們讀過太多雷同的縣委書記了。這些小說都把縣委書記寫成了符號———基本上都是腐敗分子。在真實的生活中,在廣大老百姓眼里,的確有不少縣委書記是腐敗分子。孫建邦的小說《縣委書記失蹤了》,一開始,我也覺得:這個縣委書記是腐敗分子。為什么呢?因為他失蹤了。圍繞他的失蹤,小說展開了故事。老百姓議論紛紛。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一種看法是縣委書記已經(jīng)被雙規(guī)了。另一種看法是縣委書記被綁架了。還有一種看法是縣委書攜款帶小蜜出境了。種種看法都有可能。小說讀到最后,讓我眼睛一亮,吃驚不小,因為縣委書記的失蹤是“幫助警察時,被歹徒戳了一刀,傷得比較重,失血比較多,在醫(yī)院里搶救了幾天,剛醒過來,身上還插著管子,還不能說話”。
前面我已經(jīng)說了,寫小說和寫雜文、寫詩歌一樣,都是技術(shù),且是不同的技術(shù)。任何一種技術(shù)的發(fā)揮都是需要技巧的,而小說的技巧說到底就是敘事的技巧。這篇小說《縣委書記失蹤了》當(dāng)然有技巧。小說開始給出縣委書記失蹤的種種可能,緊緊地抓住讀者的心。結(jié)果,這些可能都不對,最后,小說給出了唯一的可能。這唯一的可能把之前的種種可能都否定了。至此,小說成功地塑造了趙毅豪這個好縣委書記的形象。
這篇小說的成功,更主要的還不在于技巧。更主要的在于作者孫建邦幾十年來對人生的思考,以及對縣委書記這個有中國特色的官員的理解和感悟。
換言之,這篇小說之所以成功,之所以在本期重點推薦給大家,作者幾十年雜文和紀(jì)實文學(xué)的寫作,是堅實的基礎(chǔ)。
我相信這篇《縣委書記失蹤了》,將成為中國文學(xué)中寫縣委書記的重要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