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都會這樣認為;老年病是人到了老年之后才發(fā)生的。其實,這種觀點并不完全對。據(jù)臨床觀察,不少老年性疾病往往是在中年時期忽視了自身保健而埋下禍根?;蛞殉霈F(xiàn)某些老年病早期癥狀但未能及時處理而造成的。所以,中年時期重視預防、保健,為健康打下扎實的基礎,到了老年就可避免或減少某些疾病的出現(xiàn),有助于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為此,有關專家給中年人提出了以下日常保健守則——“加減乘除”法。
加——合理增加營養(yǎng),豐富業(yè)余愛好,加強體育鍛煉。
隨著年齡增長,加上生活和工作的壓力,無論是腦力勞動者還是體力勞動者,到了中年,其體力、精力都不如往昔,易疲勞,愛發(fā)懶,且耗費較多的蛋白質及各種維生素,若不注意勞逸結合與及時補充營養(yǎng),身體就會一天天垮下去。因此,要科學地安排日常工作和生活,避免過度勞累,適當增加休息時間,使體能、精力適時得到恢復。一日三餐要講究營養(yǎng)平衡,葷素、粗細糧及酸堿合理搭配,多食新鮮蔬菜、水果。在工作之余,應努力培養(yǎng)自己的各種興趣,如下棋、養(yǎng)花、賞魚、集郵、剪報、跳舞等,以豐富業(yè)余生活,陶冶情操。再者,每天至少要抽出半個小時來進行適當?shù)捏w育鍛煉,以慢跑、散步、登山、跳舞、游泳、跳健身操、打太極拳、練劍等有氧運動為宜,以增強身體素質,提高免疫力。
減——祛除心理壓抑,戒掉不良嗜好,避免玩樂過度。
日常生活中,要善于化愁緒為樂觀,化抑郁為開朗,化煩惱為快樂。學會掌握控制、宣泄和排除惡劣情緒的方法,保持一顆平常心,凡事要看得透、想得開,拿得起、放得下,從容豁達、敢于面對。要摒棄一切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吸煙、酗酒、熬夜,作息不規(guī)律,休息不充分,以及喜高糖、高脂飲食習慣等,以免使身體“雪上加霜”。同時,盡可能減少不必要的應酬與玩樂,尤其是打牌、搓麻將、玩電腦、看電視等應有所節(jié)制,不要一坐下來就是大半天,更不能夜以繼日、通宵達旦無限制地玩樂,以防止精神、體能過分透支,人為地造成身體傷害。平時要學會張弛有度,適可而止,有規(guī)律地生活,保持人體“生物鐘”正常運轉,以維護各器官、組織的良好功能,有利于預防疾病、延緩衰老。
乘——熱衷社會活動,廣交知心朋友,學會生活“優(yōu)選”。
一些中年人由于工作或其他原因,不喜歡參加社會活動,也不喜歡與他人交朋友,天長日久,孤獨之感油然而生,煩悶、苦惱等不良情緒便會找上門來。因此,日常生活中應主動結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樂于對人敞開心扉,做到互相關心,取長補短,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和修養(yǎng)。特別是遇到心情不好時,可找一兩個知己一吐為快,有時好友的一句良言,便能使你解憂息怒,情緒得到穩(wěn)定。還要積極參與各種有益的社會活動,這樣不但豐富了生活,而且還能增長新知識,接受新事物,使自己活得更加充實、更有滋味、更有意義。生活“優(yōu)選”是指只要條件許可,平時盡可能地做到騎車或步行上班,在音樂聲中做家務,在娛樂活動中廣交摯友等。這些都有利于排遣寂寞、煩惱和憂愁,使交感神經得到良好調節(jié),達到身心舒暢而益于健康的目的。
除——化干戈為玉帛,化爭斗為友情,化矛盾為和諧。
在社會交往中,不如意的事常有,吃虧、被誤解、受委屈等也是不可避免的,但切不可怒火中燒或大動干戈。要知道,憤怒與疾病是一對“孿生兄弟”。人在發(fā)怒時,情緒急劇變化,交感神經極度興奮,體內會釋放大量腎上腺素,而去甲腎上腺素的增加,使血流加快,血壓升高,心臟負擔加重,容易誘發(fā)胃潰瘍、高血壓、冠心病等。對于原有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的人來說,暴怒無異于火上澆油,甚至會導致嚴重后果。因此,要學會寬容大度,做到胸闊如海,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使一切矛盾在無形中“冰消雪融”;尤其是每當身處逆境或者煩惱襲來時,既要勇敢面對,又要善于自我解脫——拋棄一切悲觀與憂傷,巧妙地應對各種復雜的人和事,做生活的強者,使,自己保持平衡的心態(tài)和樂觀開朗的情緒。實踐證明:心情愉快是維護身心健康的第一要素。
上述中年人的日常保健守則——“加減乘除”法,是樂觀的態(tài)度、科學的認知、積極的努力,只要執(zhí)著地堅持,它無疑會讓中年人大受裨益——活得更幸福、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