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似是而非

        2008-01-01 00:00:00韓開春
        三角洲 2008年6期

        殼中臥“牛”

        那天和北京的小婉聊天。她說小時候聽的最多的一首搖籃曲是姥姥給她唱的,是流行于北京地區(qū)的一首兒歌:水妞兒,水妞兒,先出犄角后出頭,你爹你媽,給你買來燒賣燒羊肉,你不吃也不喝,貓兒叼走。

        我疑心這個“水妞兒”應該是“水?!?,就是蝸牛。燒賣燒羊肉當然是好東西,但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歡,要看給誰吃,我們都喜歡吃卻吃不到,要是給蝸牛吃,怕是它連聞都不會聞上一下,難怪它要“不吃也不喝”,最后會讓“貓兒叼走”了。

        那么蝸牛喜歡吃什么呢?想起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流行的一首臺灣校園歌曲《蝸牛與黃鸝鳥》,這樣唱:“阿門阿前一棵葡萄樹,阿嫩阿嫩綠地剛發(fā)芽。蝸牛背著那重重的殼呀,一步一步地往上爬。”爬上去干什么?歌中沒有明說,但卻有黃鸝鳥對它的忠告:“葡萄成熟還早得很那,你早早上來干什么?”似乎說的是蝸牛要爬上去吃葡萄。我沒見過蝸牛吃葡萄,倒是見過它吃嫩葉,也不是吃葡萄的嫩葉,是農民種在地里的莊稼的嫩葉。

        相對于門前小汪塘里的田螺,時莊人習慣把吃莊稼嫩葉的蝸牛叫做旱螺螺。大伯家屋后的那堵墻上旱螺螺最多,我每次撿知了殼經過那兒,都能發(fā)現(xiàn)墻上一道道白亮的痕跡,像邋遢孩子的衣服上粘了一道道鼻涕干了以后的樣子。順著這條“鼻涕”往上找,總能發(fā)現(xiàn)一個旱螺螺口朝墻面粘在那兒,小指頭大小,扁圓形,硬殼螺旋狀一圈一圈向外漾開去,用小棍輕輕一撥,這個旱螺螺便會離開墻面落到了地面。我不敢用手指去碰它,大人們說,旱螺螺有毒,我怕碰了它之后萬一真被它毒死有點得不償失,跟它比起來,我這條命要值錢得多。我會找來一點點水淋在它用“干鼻涕”封住的殼口上,不一會兒,便見兩只柔軟的觸角慢慢伸出殼來,接著是頭,是身體,我看著它背著它的家慢慢往墻上爬,一路留下了亮晶晶的水痕,只一會的工夫,就變成白亮亮的“干鼻涕”了。

        我沒見過有鳥兒吃過它。不知道是鳥兒本來就不吃它還是吃了就真被它毒死。我見大伯經常拿著一把掃帚去后墻上掃旱螺螺,然后用腳踏碎,就有點詫異:這點小東西招誰惹誰了?最多也就是在你家墻上抹了一道道鼻涕而已,這樣也不至于你要它的命啊。大伯嘆了一口氣:你看屋后這片莊稼。被它們糟蹋成什么樣子了?用農藥都打不死它。唉!說這話的時候,大伯有點無奈。

        大伯是個很有本事的人,再調皮的耕牛到了他的手底下都服服帖帖,沒想到這條小小的不是牛的“?!眳s讓他這么頭疼,既然連他都說對它們沒辦法了,想必這小蟲子真的很牛,我不由得就對這個指甲蓋大小的家伙肅然起敬了。

        還沒讓我敬佩幾天,隨后發(fā)生的一件事情就讓我對它徹底失望了。那天傍晚天快黑的時候,我像往常一樣來看它,一道光亮從眼前閃過,一只螢火蟲提著燈籠過來了。只見這只來訪的客人不慌不忙抽出細如毛發(fā)的兩片顎,彎攏來成為一把鋒利的鉤子,很禮貌地在旱螺螺的外膜上敲了敲,像是在輕輕敲門,又像是在親密接吻,也只五六下,就見這只體積比它大許多的旱螺螺興奮地扭動幾下身體,便一動也不動了,觸角軟塌塌地拖垂下來,像一塊抹布一樣軟攤著??腿擞质且魂囕p吻,主人很快就變成了一灘肉粥。真是不錯,知道自己拿不出什么好東西來待客,就把自己的身體獻了出來??腿艘彩抢蠈嵅豢蜌?,在空中跳起了優(yōu)美的舞蹈,一道道優(yōu)美的弧線傳遞出快樂的信息:快來快來,這家主人真是客氣,大家都來做客吧。于是,一盞盞小燈籠接踵而至,接到邀請的螢火蟲們都來共進這豐美的晚宴了。第二天清晨。當我撿知了殼再一次經過大伯家屋后時,發(fā)現(xiàn)了一枚旱螺螺殼。里外一樣的干凈,沒有半點殘余。

        真是應了那句古話:“強中自有強中手,英雄背后有能人。”連大伯都撓頭皮的旱螺螺。居然讓這小小的螢火蟲輕而易舉地解決了,要不是因為后來聽說它們其中的雌蟲會謀殺親夫。我簡直就要對它崇拜得五體投地了。

        土里藏“狗”

        夏天的夜晚,跟飛蛾一起撲向燈火的,除了一種青綠色的米粒大小的小飛蟲,還有渾身灰黑的大知了和黑褐色的土狗子。有時,五舅拎著一盞馬燈,扛一把鐵鍬去莊后的水渠看水,我也跟著一塊去。希望運氣好,能捉到幾條被上游看水的人漏掉的魚。一路上就聽馬燈咣當咣當?shù)仨憽R恍┎恢阑畹南x子前仆后繼,要不是馬燈的玻璃罩厚,我都擔心要被它們撞裂了,這里面,就有那“胳膊肘往外拐”的土狗子,一種北方人叫拉拉蛄,學名螻蛄的家伙。

        土狗子是害蟲,對農業(yè)的危害很大。這是我在課堂上聽老師說的。書上說,它在地下掘洞的時候,如果碰到農作物的根部阻礙道路,就會不分青紅皂白,一律用“牙齒”咬斷、切碎并大嚼一通。莊稼幼小的時候,就切斷嫩莖和種子,莊稼長大以后,它就把根部咬成絲狀。因此,農民們對它深惡痛絕,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敢跟人搶食,這樣的壞家伙當然也是孩子們的敵人了。在時莊,每個孩子晚上出去玩的時候都會帶一只玻璃瓶,遇到這樣的家伙必生擒活捉納入瓶中帶回家去,第二天早晨,家中的那群生蛋的母雞就有一頓美餐了。雖然它有一對泥水匠手里抹子一樣的扁鏟,可以輕而易舉地扒開泥土,在地下開鑿出一條隧道,但是到了玻璃瓶里,它也只好對瓶興嘆,既不能像金剛鉆那樣在瓶子上鉆出個逃身的洞來,也不能像壁虎那樣順著光滑的瓶壁爬上去,只能徒然地在瓶中轉來轉去,偶爾在瓶壁上抓撓幾下了。

        每天早晨,我們把豬趕進黃夾灘那片長滿青草的灘地,那里有它們愛吃的爛腳丫、巧巧菜、野苕子,基本上不用擔心它們會越過那條河去莊稼地里撒野。但是也不能掉以輕心,萬一哪只豬想換換口味,趟過了河,那就難辦了,回家以后除了沒頭沒腦的一番臭罵,一頓皮帶炒肉是躲也躲不過的。為了避免悲劇的發(fā)生,我們每次都要通過石頭剪子布的裁定留下一個人看豬。其余的人就一聲呼哨,提溜上小鏟鍬、裝滿水的玻璃瓶順著河中的那道梗跑到河的那邊去了。

        我們知道土狗子的家在哪兒,我們在田埂上像只獵狗一樣睜大眼睛往前找。好,前面有一個,小伙伴們馬上聚攏來,撥開那堆新鮮的沙土,一個指頭大小的洞口便出現(xiàn)在了眼前,根據(jù)經驗,我們知道這樣的洞里一定會有土狗。我們把帶來的那瓶水對準洞口汩汩地灌下去,一般情況下,不用半瓶水,就能看到一對觸須一探一探地露出洞穴,接著是一個黃褐色的看上去有點硬的小腦袋,還沒等它反應過來,它的那對一搖一晃的觸須已經被我們薅在手中,賴在洞穴里的下半個身子也被拉了出來。

        我們把土狗子松松地攥在手心,可以感覺到它的那對有力的前爪使勁地往外扒,等它身上的水汽完全焐干,就把它按在地上,取過小鏟鍬,用那尖尖的鍬尖對準它堅硬的腦殼輕輕一戳,撲哧一聲,鋒利的鍬尖就在它的腦殼上留下了個小洞,小伙伴們幾顆腦袋早就碰到了一起,瞪大眼睛盯著這小洞看。鄉(xiāng)間的孩子除了看天看云,就是靠看這個來預測天氣了,因為大人們說:出水,就是陰天。要下雨;不出水,就是晴天,有太陽。

        事隔多年,我已經忘記了這樣的預測到底是否靈驗,只是記得,那種簡單的快樂伴隨了我的整個童年。雖然現(xiàn)在想起來。童年做過的對待小蟲子們的很多事情都未免殘忍,但是,我們不是那“走路恐傷螻蟻命”的佛家高僧,我們只是一群未經世事、心地單純、只需一點簡單的快樂就能滿足的鄉(xiāng)間小孩。

        灶上跑“馬”

        第一次看見它的時候,我以為是小皮匠,這怪不得我,如果要怪,就怪它行動太快,沒容我看清楚,若是我細細觀察,我想我不會犯這低級的錯誤。唐段成式在《酉陽雜俎》中說它“狀如促織”,看來不單單是我,古人也是這樣認為的,那天夜里,我寫作業(yè)餓了,便端一油燈,想去鍋屋找找有沒有什么可以填充肚皮的東西,于那昏黃燈影下,我見四五只小皮匠一樣的有著粗短身體并兩條堅實大腿的蟲子在鍋臺逡巡,還沒容我走近,便倏地一下蹦得沒了影子,一閃之間,我還是看出了它跟小皮匠的些微區(qū)別:塊頭比小皮匠的要大,顏色似乎也要淺了點。

        我與它的親密接觸是在幾天后的一個晚上。同樣的原因我去鍋屋,又看見那群小蟲子在灶臺蹦跳,其中一只慌里慌張?zhí)M了灶前的水缸,這讓我對它有了仔細觀察的機會。我把它撈上來,于那燈下細看,與我平??吹降男∑そ彻徊煌?,顏色淺點不說,還是黃褐相間,像在身上穿了一件條紋衫,不像小皮匠那樣一身油油的紫衣。六條腿凌空而立,把個身體撐得老高,這也不像小皮匠,平時差不多就要把肚皮貼了地面。最顯眼的是它的頭部低著,把那脊背拱了老高,看上去像是一條發(fā)怒的公牛,全身蓄滿了無盡的力量,兩條大腿看上去也比小皮匠的更要粗壯有力。它跟小皮匠的不同,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特征是幾乎沒有翅膀。這是我以前從沒見過的一種蟲子,但是我還是固執(zhí)地以為它就是小皮匠,因為整體看上去,它們倆實在是太像了。

        我把這個難題交到媽媽的手中。媽媽看了一眼我手中的蟲子,告訴我這不是小皮匠。它叫灶馬,住在鍋灶前的亂草堆中。灶塘前草堆里的小蟲子我太熟悉不過了,熟得就像我平時常在一起玩耍的老朋友,我常常在幫媽媽燒鍋的時候走神,就是因為它們的緣故,怎么從來就沒有見過這種奇怪的灶馬呢?媽媽說,它平時不出來,只有在晚上才出來,到鍋上去偷東西吃。哦,原來還是個小偷。我又仔細看了看它,回想一下它那急速的行動,感覺叫它灶馬確實有點名副其實了。

        臘月廿四,家里祭灶。母親在準備糖餅糖瓜的同時,還讓我把家里的那只紅公雞抱過來,說等會灶老爺要騎著它上天去,它是灶老爺?shù)鸟R。媽媽在交待我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我突然就想起了那些晚上在灶臺上四處亂走的灶馬,不是有那么靈敏的馬嗎?灶老爺為什么不騎它卻要騎我的這只大公雞,這不是多此一舉嗎?要說是因為它小的緣故吧,那大公雞也不大啊,它承擔得起灶老爺?shù)纳眢w?這樣的疑問我只能放在心里自己去想,想不起來也不能亂問,年前年后,忌諱太多,不能又為這個招惹父母的一頓罵。因此很長一段時間,我都不能釋疑。長大以后想到當年情景,感覺即使當時我把這個疑問說了出來,怕是父母也回答不出,就像我現(xiàn)在,也到了當年父母那樣的年齡了,要是有孩子這樣問我,我回答得出來嗎?

        灶馬給我的最直接的益處莫過于讓我在上學后更準確地理解了一個成語的意思,當時的成語字典這樣解釋“蛛絲馬跡”:“蜘蛛的細絲,馬蹄的痕跡。比喻事情留下隱約可尋的線索和跡象?!边@樣的解釋不能令我信服,成語用詞一向嚴謹,把一蜘蛛吐出的細絲和一高頭大馬的蹄印相提并論,實在有些牽強,果然,后來我又看到有修正的解釋,說這“馬跡”該為“蟲跡”,不是蹄印而是小蟲爬過留下的痕跡。這蟲,當然就是指的灶馬,并以段成式在《酉陽雜俎》中對灶馬的記述作為佐證,雖然對這樣的解釋還有爭議,我卻能夠接受。

        地下釣“猴”

        我對露猴子的興趣,在于一個“釣”字。

        鄉(xiāng)間能釣的東西著實不少,比如魚,比如黃鱔,比如老鱉,比如青蛙,等等等等。我甚至見過有人釣雞。

        釣黲子魚、黑魚、鯉魚、鯽魚等普通的魚類需要竿、線和鉤,還有鉛墜浮子之類,我小時候釣魚的竿子多為蘆柴所做,魚線就是織網用的尼龍繩,鉤子是用媽媽的縫衣針在火上燒紅了以后彎成的,這樣的鉤子沒有倒刺,魚兒就是上鉤了也容易滑掉,不好。好的魚鉤是在貨郎擔上用些布頭鞋底之類的破爛換來的,有倒刺,魚兒上鉤不容易脫掉。浮子呢,就用雞毛的梗子做成,餌就是在韭菜地挖的蚯蚓?;蛘呤遣饲嘞x。

        釣黃鱔的鉤子是用自行車的輻條做成的。一頭磨得尖尖的彎成鉤狀,然后綁在一根竹筷子上,在鉤上穿上蚯蚓,尋那有黃鱔的洞伸進去,運氣好的話不長時間就能拖出來一條黃鱔。

        釣老鱉不是一般孩子所能干的,這需要經驗和技術,用的工具也特別,是一種叫做鱉槍的東西,一下子能打出去老遠,餌多用豬肝。我小時候經常見有經驗的釣鱉人扛著鱉槍在塘埂上轉悠,發(fā)現(xiàn)目標后,立刻打出去。

        釣青蛙是我們小時候常干的事情,一般來說,它要比我們所能釣到的魚重得多,因此所用的釣竿就不能是容易折斷的蘆柴。而多為結實的竹竿或者干脆就是樹棍,線用結實的棉線或者是小麻繩,不用鉤,只在繩頭拴上一個推磨蟲或者別的什么東西,只要是硬的就行,在它眼前晃悠,這青蛙是見活的東西就撲,一張口就把釣餌吞進去,等它發(fā)現(xiàn)上當?shù)臅r候已經被我們甩上了岸。

        釣魚釣黃鱔釣鱉釣青蛙都在水里或者水邊進行。也有在陸地上釣的,比如釣雞。這個比較少見,但有,我小時候就見過知青隊里的調皮鬼們干過這樣的事情。他們在地上撒了玉米粒,其中的一枚上就插上針線,把線的另一頭拴在小樹上,引老鄉(xiāng)們的雞來吃,上鉤的雞發(fā)不出聲來,只是撲著翅膀一跳老高,甩著脖子亂撲騰,引得那幫臭小子們也一跳老高,伴隨著哈哈大笑。我就疑心有時村子里的雞子少了不一定是那黃鼠狼所為,說不定在沒人看見的時候就進了他們的肚子。

        話扯遠了,還是來說露猴子。

        露猴子大約是我所見到的唯一釣來玩的蟲子了,而且是在陸地,卻不會像知青釣雞一樣不能讓大人們看見。

        先來說說這“露”的讀法,不讀LU,讀LOU(漏音),這樣的叫法我不知道在其他地方有沒有,反正我老家就是這樣叫它。至于為什么要在它的名字里冠以“猴子”的字樣,我也沒找到確切的答案,按我的想法,大約是因為它形容猥瑣,長得又比較瘦的緣故。我老家的人如果看到有人蹲在一個什么地方伸著頭,就會說:看你像個露猴子似的,在干什么?

        麥熟杏黃的時節(jié),是我們釣露猴子的最佳時間。我老家沙土地,這個季節(jié)經常會在我們上學來去的那條沙土路上發(fā)現(xiàn)一個一個圓溜溜的小洞,洞口的大小跟一根細草棒差不多,我們要釣的露猴子就躲在這樣的洞穴里。

        這樣的洞穴在不熟悉鄉(xiāng)村生活的人眼里,是常常會和蟬的幼蟲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肉狗的洞或者螞蟻洞混淆的,但是在我們的眼里它們卻有根本的區(qū)別。肉狗的洞雖然看上去也很小,卻只是薄薄的一層,只要你用手指甲輕輕一挑,就能露出一個比大拇指都要粗的洞穴來:螞蟻洞跟露猴子的洞穴一樣,上下一般粗,卻經常有螞蟻來來去去,這也好分別。

        我們釣露猴子的工具跟釣魚釣蝦釣黃鱔釣鱉釣青蛙釣雞的都不一樣,集竿線鉤餌于一身,只是一根細草棒,青的。是那種叫做狗尾巴草的嫩莖。我曾經薅過一根放在嘴里嚼,除了青草特有的青澀味外還有一絲隱隱的甜。我以為,或許就是這絲隱隱的甜才使得露猴子屢屢上鉤。

        這個季節(jié)的傍晚,放學以后,如果你在鄉(xiāng)間的沙土路上看到一群孩子撅著屁股伏著身,很專注地在干什么,那么。他們八成就是在釣這種叫做露猴子的小蟲。

        釣露猴子也需要點技術,雖然工具沒有釣魚的那么復雜,所要掌握的要領卻沒什么區(qū)別,反應要靈敏,草棒探下洞去,一俟有動靜,就要立刻上拉,動作要快,不然,很可能露猴子就會發(fā)覺上當而把牙松開,如果是這樣,除了你把它的洞挖開,不然它不會上來。

        一般情況下,露猴子沒有那么聰明,只要洞里有,幾乎都能拉上來,一條灰白色的小蟲隨著草棒被甩出洞外,在泥地上一蹦老高,這樣的姿態(tài),也像釣魚。

        這是一種男孩女孩都喜歡玩的游戲,其實僅僅就它本身來說,露猴子并不怎么好玩,釣出洞穴來也不好拿它做什么,孩子們釣它的樂趣,也許僅僅只在釣的過程。

        這種蟲兒,被甩出地面后只會蹦不會爬,我一直弄不清楚,它們躲在那么細小的洞穴里,靠吃什么為生,便是現(xiàn)在我也沒弄明白。

        泥中有“鱉”

        是在后半夜,暑熱漸消,搖著芭蕉扇的母親擊退了蚊蟲們的一次又一次進攻,終于抵擋不住睡魔的侵襲,正欲沉沉睡去,突然一陣雞鳴狗吠,已經漫上母親額頭的濃濃睡意立即如潮退去,她咯噔一下打了個激靈,翻身下床,順手在床邊摸了根短棍。嘴里嘀咕一聲:壞東西又來了,拉開門就走了出去。

        屋外早已炸了窩,水銀般的月色潑得滿地都是,母親展眼望去,昨晚擋好的雞圈門大開著,草堆上、墻頭上到處都是從圈里倉皇出逃的雞子們,那只蘆花甚至跳上了梨樹,院里院外一片吵鬧,里面咯咯,外面汪汪,整條莊子的狗都在叫。大黃從院外小跑著進來,悻悻地抬不起頭來,顯然它這次追捕又是無功而返,那只狡猾的黃鼠狼再次從它眼皮底下逃脫,這是它的恥辱,也是整條莊上的所有狗氏家族的恥辱。

        母親無心責怪大黃,它已盡力,說什么也是無益。母親抱起雞圈旁邊的那只嘎嗷嘎嗷亂叫的菜花,仔細檢查了一番,還好,除斷了一條腿之外并無大礙。她把菜花交到跟著出來的我的手里,自己回到堂屋,點亮油燈,從墻洞里摸出一只廣口大肚的玻璃瓶,倒出幾只黑色的有著橢圓身體的小蟲。我記起,母親前些日子在灶塘前捉了這些小蟲,用開水燙死,曬干了收在瓶里。我起初并不知道母親要做什么,當時也沒問,小孩心性,事情過了也便忘了,現(xiàn)在見母親拿出這個東西,才又想起。母親把蟲子放進一只空碗,用搟面杖的一頭輕輕敲碎,又去房里撕了一條破布,讓我抱定菜花,不讓它動彈,就著燈光,把那條斷了的雞腿對對齊,在斷口處敷上敲成粉狀的小蟲,扎緊布條。幾天以后,我家的那只菜花就又活蹦亂跳,歡若從前。

        這個小蟲竟有如此神效,這是我始料不及的,從此便對它刮目相看。

        橢圓的身體,幾乎就是鱉蓋的翻版,它有個名字叫做“土元”,元,元魚,老鱉也,生活在土里,叫它“土元”實至名歸。時莊人更要讓它土得到家,連名字都不讓它沾點文氣,干脆就叫了它“土鱉子”。

        土鱉子最喜在灶塘前面做窩,這也難怪,那里有多年所燒柴草剩下的碎末形成的垃圾,應該有許多的營養(yǎng),可以供它休養(yǎng)生息。我在鍋門前燒鍋的時候,常常能一把抓出個把土鱉子來,或者驚擾了它們,急急地從我手底下鉆出來,在我眼前晃蕩一圈,又急急地鉆進草堆。我喜歡在母親做飯的時候幫她燒鍋。不單單是因為可以在山芋下市、玉米棒子一掐冒出白漿的時候烤個山芋、燒個玉米棒什么的解解嘴饞,更重要的原因是灶塘前的草堆里藏著許多我喜愛的蟲子,比如這土鱉子,還有耙地蟲、磕頭蟲等等,我可以在燒鍋的同時玩玩這些小可愛們,不過這樣有時也會誤事,顧了玩而忘了燒鍋。

        其實我玩土鱉子的時候并不多,它既不能像耙地蟲那樣拖根草棒學老牛,也不能像磕頭蟲那樣把頭磕得山響,只會像個鱉一樣在你面前傻傻地爬,這樣除了一開始看到它有個新鮮勁。時間久了也就覺得沒意思。

        但這一點也不影響我們對它的興趣,我們照樣抓它,并樂此不疲,說到底,還得怪它自己,誰讓它有那接骨的功效呢?既然能把小雞的腿接好,那么推而廣之,人若是不小心摔斷了胳膊腿,它大概也能派得上用場。作為一種中藥材,它是時莊唯一有人飼養(yǎng)的蟲子。我們把它抓住,用開水燙死,在日光下曬干,送去供銷社換錢?,F(xiàn)在想來,若是它沒有這接骨的功效,大約是會免去這沸水澆身之苦的,看來,有的時候,一種東西太有用處,對它自身來說實在不是好事,性命之憂,往往由此而來。讀莊子的《逍遙游》,深為那樗慶幸,哲人的眼光,畢竟不同。

        能做中藥的土鱉子是母的,黑顏色,不長翅膀。公的土鱉子沒有接骨功效,赤褐色,有一對薄翅。平時折疊于背上,能飛。

        書間養(yǎng)“魚”

        有個成語叫“緣木求魚”,意思是說爬到樹上去找魚,結果肯定是兩手空空。古人用這個成語來告誡人們:做事情一定要講究方式方法,如果方向或辦法不對頭,就不可能達到預期目的。

        到樹上去找魚透著傻氣,似乎找魚的唯一正確的地點就該在水里。其實這也不盡然,沒有水的地方照樣可以找到魚,這個地方便是書本里。你別以為我在玩噱頭,用書上寫的“魚”字來糊弄人,事實上它活生生地藏在書本里,它的名字叫蠹魚。

        其實這個蠹魚還真不是真正的魚,前面的那個“蠹”字暴露了它的本來面目,盡管它的樣子很像一條在水里游來游去的魚,骨子里它卻是一條蟲——一條魚形的蟲。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解釋說:“久藏衣帛中及書卷中,其形稍似魚,其尾又分二歧,故得魚名。”可見它似魚而非魚。

        這條似魚而非魚的蟲子住在書本里。我第一次見到它的時候是在恒超家。其時我剛上小學二年級,能認識幾個字了,但我們不把心思放在讀書識字上,只要一放學幾個小伙伴就會湊在一起玩游戲,其中有一種游戲的名字叫“摜鱉”,方法是用兩張紙互相交叉疊成一個方方正正的紙塊,我們就把這種東西叫做“鱉”,兩個或者更多的孩子在一起玩,規(guī)則是一個孩子用自己的“鱉”使勁往地上摜,把對方的“鱉”掀翻了就為贏,一人一次,公平合理。我不知道這個游戲為什么叫這個名字,后來我家搬到現(xiàn)在這個地方,我也當了老師,在課間仍然看到有孩子在玩這個游戲,不過他們已經不叫它摜鱉而改叫打方斗了。

        要摜鱉就必須先有“鱉”,要想擁有“鱉”就必須先有紙張,因此,報紙、牛皮紙、寫完了字的作業(yè)本,甚至連上學期剛上完了的課本都成了我們搜羅的對象。我們盡可能多地搜羅紙張,以圖盡可能多地擁有“鱉”,這是我們的財富。那天,我和恒超在他家床底發(fā)現(xiàn)了幾本書,如獲至寶,趕緊把它們拖出來,雖然有點潮濕,還有一點霉味。但稍微曬曬就是疊“鱉”的好材料。我們把這幾本書搬到太陽地,一頁一頁地翻著,希望太陽早早把它們曬干,在翻動的過程中,我們意外地發(fā)現(xiàn)這幾本書中間竟然有好多圓圓的孔洞,有的甚至從封面貫穿到了封底,接著,便看見一些以前從沒見過的灰色小蟲急急從書里爬出來,到處亂跑。

        這種小蟲,體長不到一公分,身體橢圓,頭大尾細,從頭部開始往尾巴漸漸收縮,看上去像是一根小型胡蘿卜,只不過不像胡蘿卜那樣肉紅或者金黃,全身披著細細的銀色鱗甲,在正午的陽光下熠熠生輝,有點耀人眼目。頭上長有兩只長角,向前挺直,逐漸向尖端縮小,一節(jié)一節(jié)的,讓人想起古代兵器竹節(jié)鋼鞭。尾部也有三根長須,中間一根挺直向后,其余兩根分向兩邊,像是三股鋼叉,只是這叉齒相對于叉柄,顯得長了許多。

        我和恒超都沒見過這種小蟲,本能地都想捉住一個看看究竟,但是手剛按上它身,就聽一聲脆響,手上落了無數(shù)銀粉,這讓我們立刻縮回了手,鄉(xiāng)村生活的經驗讓我們對昆蟲身上的鱗粉有一種本能的敬畏,大人們告誡我們:這些鱗粉大多有毒,比如某些蛾子或者蝴蝶身上的鱗片。

        我們終于沒能知道這種小蟲的名字,疊“鱉”摜“鱉”的樂趣讓我們很快忘記了這件事情,整個童年階段,這是我唯一的一次見到這種小蟲,再見它的時候已是多年以后,那個時候我已經從書本上知道了它們的名字叫做“蠹魚”或者“衣魚”,也有人把它們叫做“白魚”或者“銀魚”。

        按說,我在童年階段不該只有這么一次見到它的機會,至少我有兩個可以見到它的理由:一個是既然它叫“衣魚”,就該在衣服上也能發(fā)現(xiàn)它的影蹤,但我家和外婆家盛衣服的箱子都是樟木做的,本身就有一種氣味,再加上里面又放上了那種能散發(fā)出更強烈氣味的“衛(wèi)生丸”,使得我終于無緣和它相見:另一個理由是我外公是時莊為數(shù)不多的讀書人,家里應該有許多藏書,有藏書就會有蠹魚,可是我生也晚,從我記事時起,我就沒在外公家看到過一本散發(fā)著古舊氣息的書籍,有的只是幾本寫著語錄選集之類字樣的紅皮書,他本人也戴上了“右派”的帽子,因為這些原因,我終于沒能在童年階段見過它第二次,要不是那次在恒超家搜羅疊“鱉”的紙張,怕是在我童年的記憶中,永遠就缺失了這么一頁。

        這種蟲兒,說到底是個害蟲,既然是害蟲,就該如那老鼠過街,人人喊打。但是說來奇怪,讀書人偏偏就對它是既恨又愛,恨是小恨,愛是大愛。恨的原因自不必說,是因為它吃書,好好的書籍被它蛀得千瘡百孔。愛的理由居然也是因為它啃書本,如果自己也像它那樣,啃透所有的書本,落個滿腹經綸,該是多么好的事情。愛之中隱藏著的是對這種小蟲無限的羨慕,有人以之為友,有人自己就想做個蠹魚,這樣的例子古今中外都有很多,我不想過多地去舉例以為證據(jù)??垂偃缬信d趣可以自己去查,單從那以編纂《四庫全書》聞名的紀昀紀大煙袋的一聯(lián)中就可窺一斑而知全豹,聯(lián)曰:“浮沉宦海如鷗鳥,生死書叢似蠹魚”。

        關于蠹魚,前人有許多記述,我覺得最好玩也最讓人心生遐想的還是《太平廣記》,這本書中引唐人典籍《原化記》說:“唐建中末,書生何諷,嘗買得黃紙古書一卷,讀之,卷中得發(fā)卷,規(guī)四寸,如環(huán)無端……據(jù)《仙經》曰:‘蠹魚三食神仙字,則化為此物,名曰脈望?!薄耸乱惨娪谔贫纬墒健队详栯s俎》。據(jù)說讀書人若得了這東西,應該在夜晚拿了它對著星斗祈禱,然后煎水而服,立刻就會有仙人下凡,帶你飛升成仙。這真是令人心動的好消息,因為書中有了蠹魚,那些窮酸書生們居然有了羽化而登仙的希望,盡管這個希望很渺茫,但總是有了一個盼頭。書中既有“顏如玉”,又有“千鐘粟”。還有“黃金屋”,現(xiàn)在再加上個“升仙途”,無怪乎老圣人要大呼特呼:“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了,這么多的好事全聚于書中,想不高都不行。

        2021最新久久久视精品爱|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av| 国产乱人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人妻熟女中文字幕a美景之屋| 亚洲欧美国产国产综合一区| 亚洲免费黄色| 中文字幕无码免费久久| 尤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地址| 精品国产亚洲亚洲国产 | 国产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免费不卡二区| 亚洲av永久无码一区| 国产啪精品视频网给免丝袜|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抢| 西西人体大胆视频无码| 一本色道精品亚洲国产一区| 亚洲最大水蜜桃在线观看| 亚洲亚洲人成综合网络| 制服丝袜视频国产一区| 国产亚洲精品综合99久久| 色佬易精品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久久午夜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精品bt天堂精选| 亚洲熟妇av乱码在线观看| 白白青青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亚洲情精品中文字幕有码在线 | 91蜜桃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毛片| 97成人精品在线视频| 色一情一乱一伦麻豆| 特级无码毛片免费视频尤物|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久久九| 无遮挡很爽视频在线观看| 伊人青青草综合在线视频免费播放 | 色噜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yw在线观看| 久久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午夜| 欧美精品偷自拍另类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