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學鈴聲響了,簡妮老師的五年級學生都跳了起來,他們抓起書包,彼此推搡著擠出第四教室。“別撞壞了!”簡妮在他們身后喊,但這沒用。在她22年的教學生涯里,還從沒有看到像這個班學生這樣粗魯與相互不信任。
每天來加州哈爾區(qū)學校第四教室的學生們,都是來自于各個復雜背景家庭,有的學生根本就是第一次上英語課,很多都是帶著各種家庭問題,時常顯示出憤怒、恐懼與沮喪,常常是彼此發(fā)泄怨氣。簡妮老師組織的任何夢想活動,從野外寫生到跳民族舞,沒有一件不是以爭吵發(fā)怒而結束。開學一個月就亂成如此模樣,這一個學期該怎樣挺過?
晚上在家,簡妮老師給可憐的幾份作業(yè)判分,很快就完事了。她揀起份報紙,想分散一下煩躁心情,但根本看不進去,只能上床睡覺。她的思想又轉到學生身上,憑她多年教學經驗,為什么就搞不定他們呢?她試了每一種能聽到過的教學方法,頭腦都用盡了,但就是對第四教室的學生不起任何作用。她想著想著,不知不覺中睡著了。
一覺醒來是夜里3點半,突然頭腦里閃過什么東西,是報紙上的一條消息,被她錯過了。她點上燈,打開報紙,注意力被一封給編輯的信所吸引,讓她眼前一亮。是一個老婦人寫的,她要感謝在快餐店遇到一位小姑娘。她們彼此相互微笑,然后那女孩停下腳步,給那婦人一個吻。那女人是伊麗莎白·亞布女士,她要大家與她分享女孩兒這小小舉動給她帶來的快樂。
簡妮老師剪下那封信,放在包里,又上床睡了。
第二天學校里還同每天一樣,只有幾個孩子交上來作業(yè),兩個孩子從校車上就一路打架,還有一個孩子據(jù)說偷了別人的午飯錢,再有一個孩子哭泣著,都沒有告訴簡妮老師為什么。
讓一切安頓下來用了10分鐘,最后簡妮老師抽出包里的報紙。
“我們談過很多消極行為產生消極影響,”簡妮說,“今天,我要給你們看積極行為如何產生積極影響的。”她開始讀亞布女士的那封信,讀到一半時,她注意到教室里完全靜了下來。沒人詛咒,沒人說悄悄話,也沒人煩躁不安。她掃視了一眼學生們,看到這學期從沒有過的景象:大家都伸著脖子注意聽著。“我希望那姑娘表達愛時自己也能為此感到幸福,我更希望她能知道她的吻讓我有多么快樂?!毙沤Y束了。
簡妮抬起頭?!皝啿寂考依镉泻芏酂┬氖?,”她告訴孩子們,“她丈夫有病,她得費力去照顧他。她自己很憂傷。你們能明白那小姑娘的吻對她意味著什么嗎?”
第四教室從未有過的靜,這時一只手舉了起來,“我的奶奶病了,我也幫助照料?!?/p>
另一只手,“去年我爸爸死了,我媽媽不知道該怎么付賬?!?/p>
又一只手,“我哥哥因吸毒被逮捕了?!?/p>
一直以來,我總想知道他們每個人的情況,現(xiàn)在人人都爭先恐后地道了出來。
“我家房子遭到槍擊,我再也不敢在外面玩了。”
更驚訝的是,當其他學生聽著說出的難心事,沒有人嘲笑與竊笑,而都是一臉的同情與理解。
“讓我們給亞布女士寫封信吧,讓她高興起來。”一個學生建議說,其他孩子都舉手贊同。
“好主意,”簡妮說,“任何人都可以給她寫信,但我們別指望著她回信,她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扁徛曧懥?,學生們都站起來向門口走去,幾乎沒人再推推搡搡。簡妮深受鼓舞回了家,她乞盼著這是個變好的轉折點。
次日早上,當簡妮老師走進第四教室,只見她的講桌上堆滿了信件、賀卡、繪畫與照片,所有地址都是寫給亞布女士。當孩子們入座時,簡妮整理著信件。平常有一半人交作業(yè)就不錯了,但今天所有34名學生都寫了給亞布女士的信,其中有些孩子第一次用英文寫信。她的班上那天靜了許多。在接下來幾周里,孩子們仍在轉變著,開始彼此尊敬起來,多虧了報紙上那封信。
簡妮以為事情過去了,直到有一天,她看到郵箱里有鼓鼓的大信封,是亞布女士寫來的!當看到老師講桌上的大信封,孩子們的表情一下子興奮起來。是亞布女士給孩子們送來禮物了吧?簡妮打開信封抽出一封信,然后又一封,再一封,每個信封上都是寫給不同的孩子,是她分別回了每個孩子的信件!“你們人人有份!”簡妮說,發(fā)給大家這些信。孩子們讀信時,簡妮望著他們的臉;她走在課桌間,在孩子身后跟著看信。亞布女士問孩子們生活,鼓勵他們與她共同探討難心事,她承諾肯定回信。
學生們等不及要給新筆友回信了。班上建立了原則,如果孩子們保密,就封上口,如果要老師將信大聲讀出來,就不封口。多數(shù)信都沒有封口,這樣簡妮老師與學生們一起給亞布女士通信。每天簡妮老師講桌上總有去信或者亞布女士的回信。他們信任她,一本正經將難心事講給她聽,不論大小。校園里的同學之間、姐妹兄弟爭吵、得了低分數(shù),不論是什么麻煩事,她都幫助解開,為簡妮老師和她的學生們。每到節(jié)假日成了孩子們做賀卡與禮物的機會,送給他們愛戴的亞布女士,連得了優(yōu)秀的卷紙也郵給她。到年末,簡妮老師攝下了全班表演的民族舞蹈,他們從沒有合作得如此好,將影帶寄給了亞布女士。簡妮教師用盡心思,要學生們用新的教學方法與分組活動。亞布女士讓簡妮老師明白了一個簡單道理:當感受到特別的愛與欣賞時,孩子們都成了天使。
亞布女士從沒有停下給孩子們回信,在以后的10年里忠實地給每一屆第四教室的新班級通信,簡妮的學生送給她數(shù)百情人節(jié)與圣誕節(jié)賀卡,以及他們內心深處的渴望與夢想。到1996年簡妮老師退休時,亞布女士已同簡妮的學生見面人次達370多。簡妮只見到過亞布女士一次,那次她來到她的班上訪問,但她是簡妮能指望上的最好的老師。
1997年亞布女士去世了,她女兒送來了一大箱子信件、照片與藝術品,都是簡妮學生的“積極行為產生的積極影響”。簡妮告訴孩子們,這就是最好的證明。多年之后,長大的學生們一提起此事,還流露出懷念與夢幻之色。
(編輯·陳大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