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陣》07年11期上刊登了朱文建先生的文章《成都街道的傳說(續(xù)一)》,其中有一則談到了成都青蓮街的來歷,雖然都與李白有關(guān),但卻和我所了解的略有不同?,F(xiàn)在就借《龍門陣》這塊寶地,擺一擺我所知道的關(guān)于青蓮街的龍門陣。
傳說唐天寶十四年(755),安祿山史思明叛亂,哥舒翰兵敗,潼關(guān)失守,玄宗皇帝倉皇出逃,馬克坡大將軍陳玄禮兵諫,玄宗不得已舍棄楊貴妃,賜死楊國忠。連日趕路,群臣一行逃到蜀地天回鎮(zhèn)時,已經(jīng)是薄暮時分了。
當時的天回鎮(zhèn)還是一個荒涼小鎮(zhèn),因為天色已晚,街面上竟連豬肉也沒有賣的。聽說這里的豆腐不錯,李隆基只好就著豆腐喝酒,甚是寡味。他讓高力士叫來店主一問,方知蜀中好酒雖多,可都不產(chǎn)于此鎮(zhèn)。唐時民間口傳,好酒出在城東一家叫做富春坊的鋪子。
適有軍校報告,經(jīng)清點人數(shù),還剩下宮女24名,兵丁等共1300名。玄宗心中憋氣,便叫安排幾名精壯快馬進城尋酒兼游覽久聞大名,既麗且崇,“西蜀稱天府,由來擅沃饒”的成都市容。
李隆基一行好不容易才找到位于城東一條小街上的富春坊,趕攏時店鋪正要關(guān)門,店主見有客至,趕忙招呼入座。酒菜上桌,果然比城外好了許多。酒過三巡,皇帝似乎來了興致,招店主過來問話。店主是個精明的小老頭兒,見幾個客官消費可觀,自是喜不自禁。聽說是上京過來的貴客,趕忙抬出川人的文化代表李白來說事——誰不知道前些時候李太白先生醉草嚇蠻書的故事?聽說眼下在京城發(fā)展得不錯。店主上前答話道:太白先生上京前亦多愛于此間飲酒,稱贊有加。接著又引出了李白曾在店中為一孤老題扇救貧的故事。
玄宗想自己欽點的翰林院供奉,在家鄉(xiāng)父老中有這等口碑,十分高興。離去時自然少不了賞銀豐厚,問道,此地何名?店主畢恭畢敬地說,以前叫做爛巷子,自小店開張,自釀薄酒,常有人飲得醉臥街邊,人們又叫醉巷子。玄宗想起李白在京城的醉態(tài),于是說“叫李白巷吧”。太監(jiān)高力士就站在一旁,剛才聽店主說李白醉草嚇蠻書,讓高力士脫靴時,就一臉的不高興,這時又聽皇上說要改街名為“李白巷”,更是吃了一驚,趕忙小聲向皇上察道:“從來還鮮有用活人命名街道的?!毙谡诰婆d中,想想也是:“也罷,叫青蓮街如何?”一行人再就不敢言語。
出得門來,月朗星稀,高力士又返身回店惡狠狠地盯著饒舌的店主:“街名就叫青蓮街,明日告知官府,趕快更改,不得有誤!”店主雖有些疑惑,但見來人氣勢不凡,還是于第二天一大早就去衙門報告。官府只聽說玄宗微服私訪,夜闖陋巷,卻不知是為什么,心中正忐忑不安,聽店主這么一說,頓時一塊石頭落地,馬上就叫人用上等木料精刻了街名,披紅掛彩地送去街口掛了。眾人才知是皇帝老信來此一游,親自命名了一條小街。這條陋巷,從此備受青睞,不久就經(jīng)營成一條大街的規(guī)模了。
讀者 紀廷孝
(壓題圖選自《老成都食俗畫》,林洪德繪)(責編 關(guān)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