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時代周刊》最近選出能改變世界的十大新思維,強調這類新思維是令地球不停運作的秘密力量,影響力超越金錢、政治。世界人民應帶頭實踐可持續(xù)發(fā)展,不再相互爭奪市場、能源和資源,享受共同財富。
1 共同則富
人類需要的是可持續(xù)發(fā)展,在達到這個目標的路上,人類遇到三方面的挑戰(zhàn),包括:保護環(huán)境、穩(wěn)定人口、縮小貧富差距和結束赤貧。
2 客戶服務消失
通過計算機以無線電方式開展自助購物消費能幫助商業(yè)機構節(jié)省經營成本,減少柜面查詢麻煩,大小企業(yè)都樂于采納。
3 后影星年代
以往電影商要確保新片效益好,其中一個方法就是起用大明星吸引觀眾入場,但大明星的片酬非常高。近年獨立電影開始抬頭,雖然只是小成本制作,但在美國票房大收,因為片商明白現今電影吸引人的是故事內容。
4 教育激進主義分子
過去20年,對恐怖主義研究只圍繞一個問題:為什么有人加人恐怖主義組織?人們上下求索,始終都得不到一個明確答案,于是有學者便改為提問:為什么有人離開恐怖主義組織?近30名前恐怖分子的答案非常相似,他們都說:現實和夢想差得太遠。有鑒于此,駐伊美軍與印尼、沙特、埃及、新加坡和英國等國,均開展教育激進分子的計劃。
5 化學廚房
食物科學的大趨勢不可擋,例如紐約大學化學系教授柯申鮑姆創(chuàng)立了實驗式烹飪合作社,發(fā)掘能用于烹飪的科學。因而,越來越少人會親自下廚,主要為機器制作的快餐大行其道,令煮食越來越變成科學。
6 地理工程
人類破壞環(huán)境,使氣候變暖,環(huán)保主義者呼吁大眾減排廢氣,仍缺乏實質成效。有學者為減少地球受到的太陽輻射,建議在太空放置軌道鏡,把陽光折射回太空;或者在海洋中加人大量鐵質以吸收碳,甚至將屋頂涂為白色,以增加太陽光反射率等。這種人工干預,是為“地理工程”。
7 老有所為
在發(fā)達國家,出生率偏低,加上人類越來越長壽,老人占國家整體人口的比例也隨之增加。
聯合國指出,到了本世紀中葉,全世界的老人數日會超過小孩。老人退休后都不再工作,會沖擊國家經濟,所以讓老人維持在勞動人口中是非常重要的。為此,不少歐洲國家已把退休年齡調高多達5年,同時修改反年齡歧視的法律。
8 善用天然資源
要善用天然資源,方法就是良好的管理制度。以挪威為例,該國的經濟政策簡單直接,貨幣政策穩(wěn)健,貿易和投資政策開放,利用天然資源讓經濟其它環(huán)節(jié)更有效率,更具生產力。
9 婦女創(chuàng)業(yè)
為鼓勵貧困國家發(fā)展經濟,一般有遠見的資本家開始了小額借貸,讓女性都有能力從商,結果發(fā)現還款時婦女較男性更可靠。婦女受惠于小額借貸,她們可以送子女上學校,可以為家里多買些食物,這就說明小額貸款在社會上起著推進婦女創(chuàng)業(yè)的作用。
10 體育賽事全球化
奧運會和足球世界杯等體育盛事每4年才舉行一次,不足以維持熱潮,解決辦法就是把本國體育推廣到外國,實現各類體育賽事全球化。
(摘自香港《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