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讀到《健康生活》雜志2008年第1期,刊有“容易混淆的藥名”一文,頗受啟迪。其實,在很多中藥中,有很多藥名雖只差一字,但藥效卻相差甚遠,應引起注意,牢記在心。
二陳丸與二至丸
二陳丸的功效是健脾和胃,祛濕化痰,適用于痰濕內(nèi)阻癥,常用于慢性支氣管炎。二至丸的功效卻是補益肝腎,滋陰止血,適用于肝腎陰虛所致的眩暈、遺精等。
三黃丸與西黃丸
三黃丸之功是瀉火解毒,涼血消腫,適用于熱盛所致的吐血、衄血,或三焦實熱、口瘡癰腫等。而西黃丸功效是解毒消腫,散癰化結(jié),適用于瘡瘍癰疽等。
五積散和五虎散
五積散解表消積,溫中止痛,適用于外感寒濕、內(nèi)傷生冷、脘腹痞滿、惡心嘔吐等。五虎散則是活血化淤、消腫止痛,適用于跌打損傷等。
六神丸和四神丸
六神丸是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適用于扁桃體炎、瘡癤癰疽等。四神丸是溫補脾腎,澀腸止瀉,適用于脾腎虛寒所致的五更泄瀉。
五仁丸和五子丸
五仁丸生津養(yǎng)液,潤燥通便,適用于胃腸津液不足所致的大便干結(jié)。五子丸溫補脾腎,斂攝止遺,適用于腎虛腰痛、遺精早泄、陽痿不育等。
保和丸與保濟丸
保和丸之功是消積和胃,適用于食積停滯所致的胸脘痞悶,噯腐吞酸、惡心嘔吐等。保濟丸則是祛風解表,化濕和中,適用于胃腸型感冒、急性胃腸炎等。
大活絡由與小活絡丸
大活絡丸活氣血、壯筋骨、祛風濕、舒經(jīng)絡,適用于風痰阻絡導致的中風偏癱等。小活絡丸溫經(jīng)活絡,搜風除濕、祛痰逐淤,適用于風寒濕邪、痰淤內(nèi)阻所致的風寒濕痹等。
白金丸與左金丸
白金丸清心解郁,豁痰開竅,適用于癲癇、痰阻心竅等。左金丸清熱和胃,止嘔止瀉,適用于肝經(jīng)郁熱、脘脅疼痛、嘔吐酸水、口苦咽干等。
左歸丸和右歸丸
左歸丸壯水滋陰,適用于肝腎精血虧損、腰膝酸軟、眩暈耳鳴、盜汗遺精等。右歸丸溫補腎陽,適用于腎陽不足所致的氣祛神疲、畏寒肢冷、陽痿遺精等。
橘紅片和花紅片
橘紅片清熱化痰、宣肺理氣,適用于痰熱咳嗽等?;t片清熱利濕,化淤止痛,適用于濕熱型月經(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以及盆腔炎等。
黛蛤散與青蛤散
黛蛤散清熱化痰,適用于肝火犯肺所致的頭暈耳鳴、咳痰帶血、咽喉不利等。青蛤散殺蟲解毒,滲濕止癢,適用于皮膚濕疹、潰爛瘡癰日久不愈者。
烏雞丸與烏梅丸
烏雞丸補氣養(yǎng)血,調(diào)經(jīng)止帶,適用于月經(jīng)不調(diào)、崩漏帶下、不孕等。烏梅丸溫臟補虛,安蛔止痛,適用于腸道蛔蟲,脾氣虛久痢,慢性膽囊炎等。
舒血寧與宮血寧
舒血寧活血通脈,擴張動脈血管,適用于動脈血管供血不良所致的各種疾病。宮血寧涼血、收澀止血,適用于崩漏下血、產(chǎn)后宮縮不良等癥。
鎮(zhèn)腦寧與鎮(zhèn)咳寧
鎮(zhèn)腦寧息風通絡,適用于內(nèi)傷頭痛、頭暈耳鳴血管神經(jīng)性頭痛等。鎮(zhèn)咳寧濕化寒痰,宣理肺氣,適用于寒痰咳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