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傳染性肝炎
劉志林
方一 茵蒲板湯
藥物組成 茵陳、蒲公英、板藍根、鮮茅根各30克。
制劑用法 每劑先浸泡半小時,沸煎10~15分鐘,3歲以下小兒頻頻飲取,3歲以上小兒分上、下午各2次口服,每日1劑。
適應病證 小兒急性病毒性黃疸型肝炎,癥見皮膚鞏膜黃染,伴惡心嘔吐、腹部飽脹、乏力、尿黃、脅痛、食欲不振等。
方二 蟬蠶木賊散
藥物組成 蟬衣、僵蠶、扁豆花各6克、木賊3克。
制劑用法 每藥分別研細,根據(jù)患兒寒熱虛實程度不同,在四藥配伍比例調整用量,各藥配伍后按比例混勻散劑服用。年齡小于4歲患兒每日6~10克,4~10歲每日10~15克,放少量冰糖,分3次用滾開的水沖服;體弱甚者,加微量上等鹿茸粉同服。
適應病證 小兒乙型病毒性肝炎表面抗原攜帶癥,臨床可有或無明顯肝炎癥狀。
備注:臨床運用本散劑時禁食生冷味酸之水果、飲品及糕點糖果。
方三 護肝解毒湯
藥物組成 黃芪、丹參、板藍根、平地木、紫草各15克,白術、黨參、當歸各9克、柴胡、黃芩、甘草各6克。
制劑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分3次于早、中、晚服用。
適應病證 慢性乙型肝炎。經(jīng)“乙肝三系”等檢查確切診斷為乙型病毒肝炎且病程超過半年,不同時存在甲型、丙型及其他各型病毒性肝炎。
子宮脫垂
紀德昌
方一 補氣升陽疏肝湯
藥物組成 炙黃芪、潞黨參、各100克,炙升麻30克,陳皮12克,金櫻子50克,炙粟殼40克,炒續(xù)斷、炒柴胡、當歸各30克,炒白術40克,五味子、枳殼、甘草各18克,大棗20克。
制劑用法 水煎服,每2日1劑,分6次服。
適應病證 Ⅱ°、Ⅲ°子宮脫垂。對治療重癥子宮脫垂,尤其適用于老年、有附件病變不能手術患者,每多有效。
方二 龍膽瀉肝湯
藥物組成 龍膽草、柴胡9克、炒梔子、黃芩各10克,車前子15克,木通6克,澤瀉、生地各12克,當歸15克,甘草6克。
制劑用法 水煎服,每日2次,服至病去大半停藥。
適應病證 濕熱型子宮脫垂,小腹下墜,帶下色黃,有味,溲赤便秘。
方三 補腎健脾益氣湯
藥物組成 黨參、黃芪、山藥各30克,白術、茯苓、棗皮、阿膠各12克,熟地、枸杞、杜仲、龜膠各15克,當歸10克,柴胡5克,升麻、炙甘草各6克。
制劑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每日2次。服藥后膝胸臥位15分鐘,臥床休息2小時。不宜久坐久立,禁做下蹲活動和重體力勞動。
適應病證 子宮脫垂。
過敏性紫癜
黃小貝
方一 涼血湯
藥物組成 水牛角粉(沖服)、梔子、防己各9克,生地、玄參、丹皮、地龍、牛膝各12克,紫草6克,徐長卿、車前子各15克,白茅根30克。
制劑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15劑為1療程。
適應病證 過敏性紫癜。
方二 化斑湯
藥物組成 丹參、生地黃、連翹各15克,茜草30克,紫草、丹皮、生甘草各10克,雞血藤20克,大棗5枚。
制劑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2次分服。小兒酌減。
臨證加減:血熱型加赤芍、地榆炭各15克,大青葉20克;濕熱型加蒼術15克,牛膝10克,薏苡仁15克,白茅根、小薊各30克。風熱型加防風12克,牛蒡子10克,白鮮皮15克,蟬蛻10克,去丹皮;陰虛型加知母15克,黃柏10克,旱蓮草15克;氣虛型加黃芪15克,黨參15克,阿膠10克。
適應病證 過敏性紫癜。
方三 涼血消癜湯
藥物組成 生地30克,紫草、鹿銜草、忍冬藤、土茯苓各15克,玄參、丹皮,赤芍、蚤休各9克,蟬蛻6克、生大黃粉3克(吞服)。
制劑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分3次溫服。10天為1個療程,總療程為1個月。服藥期間應以清淡飲食為主,適寒暖,對已知的過敏因素盡量避免,積極預防呼吸道感染。
隨證加減:熱盛加焦山梔、黃連各6克,黃芩9克;關節(jié)疼痛加威靈仙15克,防風、防己各9克;腹痛加延胡索、白芍、甘草各9克;嘔血加花蕊石30克,童便50毫升;血尿加白茅根30克,藕節(jié)、小薊各9克;便血加生地榆、白及各15克,蛋白尿加黃芪30克,山萸肉、白術各20克;浮腫加茯苓15克,澤瀉9克。
適應病證 過敏性紫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