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強化教育很奏效
■廣西 陶紹教
上了去市中心的公交車,車上尚剩一個座位,是“老弱病殘孕者專座”,于是我坐到這位子上。在我右邊的老、弱、病、殘者專座上坐著位小伙子。到下一站時,又上來幾位乘客,其中一位是拄著拐杖的殘疾人。這人就站在這小伙子對面,小伙子居然把臉轉(zhuǎn)向窗外,故意不看這位殘疾人,當(dāng)然沒有起身讓位之意。過了幾分鐘,我感覺“情況不妙”,責(zé)任感便涌上心來。
“同志,請坐!”我立起身子,故意把話聲說大,并伸手扶著殘疾人坐下。接下來,我故意站到那青年對面。車轉(zhuǎn)彎時,我又故意站立不穩(wěn)險些跌倒。或許我的行為觸及了小伙子的心靈,讓他坐不住了,主動站起來,對我說:“老大爺,請坐!”我向他微笑著說:“謝謝!”我理所當(dāng)然坐下了,盡管已快到市中心,但這樣做能強化教育效果。
這一身教的成功,讓我內(nèi)心頓時充滿無比的快樂。前兩個月我也是通過身教改變了一對年輕夫妻的不良行為。
對門老鄰居搬走了,一對年輕夫妻租住進來。令人心煩的是,這對小夫妻倆素質(zhì)不高,常隨手丟煙蒂,隨口吐痰,還?!盀t灑”地把垃圾往門口一扔,不放進垃圾桶。面對臟、亂、差的樓道,開始,我想直接跟他們講道理,但想想,覺得如此可能效果不大,畢竟,樓道兩邊墻壁都貼有“請勿隨地吐痰、扔垃圾”的固定標語,天天看見,也未能改變他們的不良行為,看來言傳不如身教好。于是,我付諸行動,主動清掃他們隨地吐的痰、隨手扔的煙蒂和生活垃圾,當(dāng)然,我不是背著他們干,而總是“瞄準”他們下班回到樓下時才進行。我默默地沖洗樓道上的痰跡,提起地上的垃圾裝入塑料袋扎好放入垃圾桶。不久,果然立竿見影,才一個多星期,這夫妻倆的不良行為便被我的身教給糾正了。
身教播撒文明花,讓我感覺了老有所為的充實。
交通陋習(xí)會惹出殺身禍
■河北鄧飛
最近,市民文明行路意識明顯增強,但是仍有人不遵守交通規(guī)則亂穿馬路,且中老年人明顯多于年輕人。
筆者親眼目睹,一位拄著拐杖要強行搶紅燈過馬路的老先生與前來勸阻的交通協(xié)管員爭吵。此時,正巧一輛公交車疾駛而來,站在人行道上等待過馬路的市民見此情景,都驚叫了起來,幸虧交通協(xié)管員將老人拉住。然而,老先生卻反而責(zé)怪公交車駕駛員開車太快。還有一次在某路口,兩位在非人行道上“緩緩而行”的老人突然從一輛拉土的自卸車后閃出來,險些被路口一輛右拐彎的轎車撞上,而路口的人行橫道就在前面不遠處。還有一次在一個繁華路口,人行道是紅燈,一位拎著菜的老年婦女旁若無人地過馬路。有人上前問她有沒有看見前方是紅燈,老人竟說,自己眼睛不好看不清前方紅綠燈。
不久前,在貴陽市解放西路上,為躲避一名橫穿馬路的老年人,公交22路大巴車緊急剎車,導(dǎo)致車上乘客撞成一團,9人受傷。2007年浙江溫嶺因交通事故死亡者40%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據(jù)有關(guān)資料統(tǒng)計,老年人發(fā)生交通事故有80%以上都是由于亂穿馬路、闖紅燈和進入機動車道騎車所造成的。
一些老年人由于行走吃力,為了少走一點路,不愿意走天橋或者地下通道,隨意與機動車搶道。還有一些老年人不了解道路規(guī)劃,缺少必要的交通法規(guī)知識。更多的情況是老人固守著一些壞習(xí)慣,總有法不責(zé)眾的從眾心理。
可是,如今馬路寬了,車速快了,老年人若存僥幸心理,那帶來的危險就不止是“面子”問題了。
大聲喧嘩礙人傷己
■北京 麥玉芝
網(wǎng)絡(luò)盛傳“世界上最讓中國人丟臉的三張圖片”——曼谷泰王宮內(nèi)“請便后沖水”;夏威夷珍珠港紀念館內(nèi)“垃圾桶在此”和巴黎圣母院內(nèi)“請保持安靜”三個告示均為簡體漢字,顯然直接針對中國游客。2006年,香港一輛巴士上,一位老伯因大聲說話被一戴眼鏡青年制止,之后老伯痛罵眼鏡青年。該事件被一同車乘客拍下上傳于網(wǎng)絡(luò)。其中老伯的“你有壓力,我有壓力”更成為去年香港最新最熱流行語。在我們身邊,有很多老年人在公共場合喜歡旁若無人地大聲講話。有時是因為老年人耳背,常常不自覺地提高聲音,有時則是因為老年人聚會、晨練、旅游的時候,喜歡聊天,一時興之所至,就忘記了降低音量。
適逢奧運會這一全球性盛事在中國本土舉行,我們何不趁這個大好機會,改變一些不文明行為呢!且大聲講話不僅涉及國人形象,也不利于老年人身體健康。
常言道“有理不在聲高”,有專家指出,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常會不由自主地大吼大叫,很可能影響神經(jīng)系統(tǒng)。我國著名健康教育專家洪昭光教授也說,老年人說話聲音每提高一次,就是對身體的一次刺激,此時老人心跳勢必加快,一系列潛在的疾病,如高血壓、心臟病等隨時都可能發(fā)作,嚴重時甚至威脅生命。
在土庫曼斯坦的一個村莊,老人壽命過百者很多。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該村長壽的秘密竟然是低聲說話——不論男女老少,說話的聲調(diào)都很低;村里還頒布了村民公約,規(guī)定大聲喧嘩屬違法行為,屢教不改者將受嚴懲,甚至坐牢。該村因此被稱為“長壽低語村”。
如果想讓自己活得更好、更長些,也許我們該改一改我們大聲說話的習(xí)慣,平時就要有意識提醒自己,盡量小點兒聲說話。
別讓不良行為影響孩子
■湖北 許娜
某日傍晚,筆者去市場買菜,見一水果攤以低價售賣葡萄,吆喝可以先嘗后買。這時,無意中看到一位阿婆在挑選水果時趁人多和果販不注意,悄悄掐幾串葡萄放進自己的褲兜里,還扯扯身邊約五六歲的孩子讓他也照做。也許果販已留意到這一幕,干咳一聲,但沒說什么。阿婆見狀趕緊收手,臨走時,她還不忘順手牽羊拿了串葡萄??粗底愿`喜的老人與孩子走遠,筆者問果販為何不揭穿她,果販無奈地說:“看她一大把年紀,而且?guī)讉€水果值不了多少錢,算了?!?/p>
時下,陪伴在小孩身邊時間最多的老人成了他們的啟蒙老師。幼兒時代正是模仿能力最強的時期,如果老人不以身作則,經(jīng)常把自己的陋習(xí)顯示在子孫面前,孩子很容易潛移默化,久而久之,積習(xí)難改。如果這種誤導(dǎo)不能得到及時的教育更正,這種觀念將會伴隨他一生。
自古以來,國人就非常重視兒童和少兒時期的家庭教育。筆者呼吁:別讓自己的陋習(xí)影響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