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是否意味著新東方就此走上了陽關道?眾說不一。俞敏洪如何解讀新東方的近憂與遠慮?
《新財經》:新東方的成長與中國的應試教育背景緊密相關,如果國家政策變動,新東方怎么辦?
俞敏洪:我相信政策只會越變越好,對民辦教育的支持只會更大。要出現(xiàn)政策性的危機,可能也是國際性的而不是國內的。比如“9·11”、“非典”等。
《新財經》:新東方的業(yè)務基本在中國,而大部分投資者都是美國人。您如何讓海外投資人認同新東方在中國的游戲規(guī)則?
俞敏洪:我們的規(guī)矩都是按照美國的游戲規(guī)則來制定的,同時,也把中國的游戲規(guī)則融了進去。我們的團隊都是有中西文化背景的,能很好地融合中西方文化,沒有溝通障礙,至少不會出現(xiàn)同聲翻譯中可能出現(xiàn)的誤解。
《新財經》:新東方剛被BCG(波士頓咨詢集團)評為“全球快速發(fā)展經濟體本土50強”,你們將如何面對公司太過“本土”的傾向?
俞敏洪:我覺得在符合國際游戲規(guī)則的情況下,越本土化就越適合當地實際。所以,我從來不認為這是一件壞事,反而認為這是一種贊揚。太過本土化也沒事,中國民營企業(yè)都是很本土的。
《新財經》:面對新新航道等同類教育機構的競爭,您將如何應對?
俞敏洪:這些企業(yè)都是拿到風險投資后發(fā)展起來的。如果沒有新東方,他們絕對拿不到風險投資。盡管他們可能在某個點上會給新東方帶來不利,但沒有競爭對手,就會使我們失去活力。我希望他們能做大,能在美國融些錢來發(fā)展中國的教育。如果他們發(fā)展大了,做得比我好,運作能力比我們強,來收購新東方,我覺得一點問題都沒有。從善如流嘛。
《新財經》:那么華爾街呢?他們把店都開到您的家門口了。
俞敏洪:一開始我覺得他們的收費比較荒謬,但還是有很多人去學,既然有人去,就表明市場有需求。我認為華爾街是針對一個特定的人群,主要針對企業(yè)和白領,而非普通人群。
《新財經》:新東方經營模式有問題嗎?
俞敏洪:有,我們的經營模式還很不成熟。現(xiàn)在是單一化教育,各個城市開學校,學校開教學點,但面對二、三級城市的競爭還很不夠。新東方要發(fā)展成熟的連鎖授權模式,還有其他領域的進入。比如其他領域都有競爭對手,我們如何進入是個問題。此外,我們進入新領域后,投入的資金和力量也不夠。
《新財經》:除了這些,您認為新東方還面臨哪些問題?
俞敏洪:首先是人才不夠,現(xiàn)在有7000人了,但為新東方開疆拓土的人還很不夠。真正站在前沿看國際和中國未來發(fā)展趨勢的、有眼光的人還很不夠。
此外,我們太過謹小慎微了。上市兩年,那么多錢沒有擴張,一家學校也沒買。別人是瘋狂擴張,我認為有一個階段一定是野蠻成長,野草重生。而我們是一棵雜草都不想有,這也是有問題的,表明你的土壤不肥沃嘛。
《新財經》:能否介紹一下新東方今后的發(fā)展戰(zhàn)略和拓展方向?
俞敏洪:以非學歷培訓教育為主體,包括英語培訓、漢語培訓、職業(yè)教育培訓、幼兒園都是我們考慮的范圍,現(xiàn)在各領域我們都進去了。
新東方英語培訓已經是個大哥哥了,大哥哥長大了,我還想生幾個小弟弟,讓大哥哥帶著幾個小弟弟成長。當然,大哥哥還得繼續(xù)成長,他們還要結婚生子。
(本刊實習記者孫冰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