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甘草,大家都不陌生,在中草藥中,它被尊為君藥,能治七十二種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般草木毒,調(diào)和眾藥有功,應用非常廣泛,可謂中草藥的“國老”。但須知,甘草畢竟也是一種藥,有利亦有弊,它并非百病皆治,如果使用不當,也會降低療效,增加毒副作用。
甘草中的甘草次酸有類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樣作用,可促進水分和鈉鹽潴留和鉀離子的排出,呈現(xiàn)明顯的抗利尿作用,大量或長期服用甘草,會引起水腫、高血壓、低血鉀等癥。
甘草用之恰當,療效顯著,用之不當,則加重病情。甘草常用于脾虛、肺虛、氣虛、氣虛血少的心悸、脈結(jié)代,血虛、陰虛、陽虛不能用。外感、咽喉不利尤佳,止咳化痰以及痹癥、癰腫瘡瘍可用;對氣逆嘔呃、氣郁、氣滯、食積痞滿、甘膩、濕阻中滿、水腫者忌用。
甘草配伍不當,會降低藥物療效。如甘草配吳茱萸,降壓作用消失。在《方劑學》中,甘草的使用率為50%左右,而現(xiàn)實的中藥處方中,甘草的使用幾率卻達到了80%,用量上也偏大?!吨袊幍洹芬?guī)定甘草的用量為1.5~9克,而處方中大部分用量為12~15克??梢?,甘草隨方濫用的現(xiàn)象十分嚴重。甘草的用量應依病情變化,個體差異而定。單用稍大,久服宜??;補氣宜輕,養(yǎng)陰要重;祛痰宜輕,解毒要重;調(diào)和藥性宜輕,緩急止痛要重,但最大量不可超過30克。
甘草還有生甘草和炙甘草之分,生甘草偏涼,見長于清熱、瀉火、解毒,調(diào)和諸藥,炙甘草偏補,補脾益氣,緩急養(yǎng)心,二者不可代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