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又名龍睛、朱紅,因其形似水楊子、味道似梅子,故而得名楊梅。自古以來,人們對(duì)楊梅情有獨(dú)鐘,特別是宋人平可正的詠楊梅詩最膾炙人口:“五月楊梅已滿林,初疑一顆值千金。味勝河溯葡萄重,色比瀘南荔枝深?!蔽逶缕陂g,確實(shí)正是楊梅紅滿山的時(shí)候。
楊梅是我國特產(chǎn)水果之一,更是果中之珍品。楊梅果實(shí)色澤鮮艷,果肉緊密,汁多味鮮,甜酸適口,營養(yǎng)價(jià)值高。李時(shí)珍在《本草綱目》中說,楊梅“可止渴,和五臟,能滌腸胃,除煩憒惡氣”?!妒朝煴静荨酚涊d:楊梅“和臟腑,調(diào)腸胃,除煩躁,消惡氣,去痰食”。楊梅一般人都可食用,尤宜于患有胃氣痛、煩渴、急性胃腸炎、痢疾、口腔咽喉炎、肥胖癥者,癌癥患者及放療、化療后亦可食用。不過,楊梅由于酸味較大,一次不宜吃得太多,否則會(huì)損齒傷筋。再者,楊梅對(duì)胃黏膜有一定的刺激性,潰瘍病、胃酸過多患者要慎食。還要注意的是,楊梅不宜與牛奶、蘿卜、黃瓜或生蔥等同時(shí)食用,民間還有“楊梅忌與鴨肉同食”之說。
楊梅果實(shí)除鮮食外,還可加工成糖水楊梅罐頭、果醬、蜜餞、果汁、果干、果酒等食用。民間還習(xí)慣挑選上等的楊梅浸于白酒之中,這就是通常所稱的“燒酒楊梅”。在赤日炎炎的盛夏,吃上幾顆燒酒楊梅,能消暑開胃,令人氣舒神爽。
下面介紹幾則楊梅保健食譜,大家不妨根據(jù)各自的具體情況加以選用:
腌楊梅
原料 鮮楊梅適量,食鹽少許。
制作 楊梅洗凈后,用食鹽腌制備用,越久越好。用時(shí)取數(shù)顆泡開水服用。
功效 理氣,和胃,消食。適用于食積不化、胃腸脹滿等病癥。
楊梅湯
原料 楊梅500克,白糖300克。
制作 楊梅洗凈(防止弄破果實(shí),損失果汁),加白糖腌出汁后,再加清水1500~2000克,小火煮沸,裝入容器,晾涼,入冰箱冰鎮(zhèn)。食時(shí)取出,倒入玻璃杯中飲用。
功效 生津開胃,清涼解渴。一般人都可飲用,尤宜于食欲不振者。
橄欖楊梅湯
原料 生橄欖10粒,楊梅15粒。
制作 橄欖(連核)、楊梅加水2碗,煎濃湯。飲之,怕酸澀者酌加糖調(diào)味。
功效 清熱解毒,生津止渴。適用于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體炎患者,并可解酒毒、去暑氣,治咳嗽痰稠、胸中煩渴、消化不良等。
楊梅甜酒
原料 楊梅800克,白糖50克。
制作 楊梅洗凈加入白糖,搗爛放入瓷罐中,自然發(fā)酵1周后成酒,用紗布濾凈(加適量白糖),再置鍋中煮沸,待冷卻后裝瓶密封保存。越陳者越好,隨量飲用。
功效 清解暑熱、止泄??捎糜陬A(yù)防中暑及治療暑熱泄瀉。
楊梅浸酒
原料 上好楊梅、高粱白酒各適量。
制作 楊梅洗后晾干表面水分,放進(jìn)瓷罐中,加入高粱酒(以浸沒楊梅為度),密封1周備用。每次數(shù)枚楊梅或飲服楊梅酒半碗,以酒量高低而定。
功效 祛寒,消食,鎮(zhèn)痛,止瀉。對(duì)虛寒性泄瀉、脘腹冷痛、吐瀉等病癥具有食療作用。
楊梅蜜餞
原料 楊梅2000克,蜂蜜適量。
制作 楊梅洗凈,搗爛濾出汁水,放砂鍋內(nèi)燒沸,加入蜂蜜和少量水再煮沸,裝入容器,晾涼,然后入冰箱備用。食時(shí)取出,每次適量飲服。
功效 生津潤燥,補(bǔ)中和胃。對(duì)肺燥干咳、虛勞久咳、痢疾、腹痛.等病癥有一定食療效果。
楊梅蒸糕
原料 楊梅20枚,面粉50克,鮮奶250毫升,白糖250克,雞蛋4枚,熟豬油200克。
制作 楊梅洗凈,搗爛取汁,再加入面粉、白糖、牛奶、雞蛋、豬油及適量水,攪拌均勻,制成稀稠適中的糊狀物,倒入容器,上籠蒸至熟透(約45分鐘)取出,放涼后切塊,再放入電烤爐,烤至金黃色時(shí)即成??僧?dāng)零食食用。
功效 生津止渴,開胃消食。適用于津傷煩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及久病體虛等病癥。無病者食之可強(qiáng)壯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