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各器官的生理功能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減退,尤其是消化和代謝功能的減退,如牙齒脫落、胃腸蠕動緩慢,都會導(dǎo)致機體對營養(yǎng)的吸收利用率下降,直接影響人體的營養(yǎng)狀況。此外,老年人胃黏膜腺體趨于萎縮,往往引起萎縮性胃炎,導(dǎo)致胃酸、胃蛋白酶等分泌減少,從而使鐵的吸收減少。腸液減少,以及膽汁、胰液分泌減少,也影響鐵的吸收。因而引起一系列癥狀,如疲倦、消化、循環(huán)、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紊亂。因此,老年人要注意鐵的攝入。但老年人補鐵“門道”很多,不能“跟著感覺走”。
補鐵應(yīng)適可而止 老年人如果長期補充鐵劑或高鐵飲食,則會出現(xiàn)慢性鐵負荷過重。即便是缺鐵的老年人,補鐵也要適可而止,并不是補得越多越好,否則會引起惡心、嘔吐、腹瀉、昏迷等急性鐵中毒癥狀,嚴重者會至人休克、死亡。最新研究表明,鐵的蓄積可誘發(fā)或加重老年性癡呆癥的病情。
某些食物會影響鐵的吸收 高脂肪食物能抑制胃酸分泌,不利于鐵的吸收,不宜多吃。含有鞣酸的食物如菠菜、柿子等,能與鐵結(jié)合形成難溶的鐵鹽,從而妨礙鐵的吸收;堿性食物如黃瓜、胡蘿卜、蘇打餅干等,可中和胃酸,降低胃內(nèi)酸度,不利于鐵的吸收;乳制品、豆乳制品、花生仁、核桃仁、海帶、芝麻醬、動物肝臟、蛋等食物中含鈣、磷較多,因鈣、磷可與鐵形成不溶性復(fù)合物,也可影響鐵的吸收;茶和咖啡中的鞣酸可使鐵的吸收減少75%;碳酸飲料如各種汽水等可中和胃酸降低胃內(nèi)酸度,不利于鐵的吸收,不宜與鐵劑同時服用。所以,進食這些食物時最好與服鐵劑的時間間隔1~2小時。
某些維生素能促進鐵的吸收維生素c是還原劑,可使三價鐵還原成易吸收的二價鐵,還會與鐵絡(luò)合成不穩(wěn)定的抗壞血酸亞鐵,并能使鐵從其他結(jié)合物中釋放出來,從而有利于人體對鐵的吸收。維生素A有改善機體對鐵的吸收和轉(zhuǎn)運等功能;維生素B1可提高骨髓對鐵的利用;維生素B2可促進鐵從腸道的吸收,都可適當(dāng)補充。
食補要防止肥胖 膳食中的鐵主要分為動物性食品中的血紅素鐵和植物性食品中的非血紅素鐵兩種。其中動物性食品中的鐵更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但是如果單純的為了補鐵而增加動物性食品的比重,又會帶來能量過高,蛋白質(zhì)和脂類過量等“三高”膳食問題,容易引起老年人患有肥胖、心血管疾病、癌癥等。
藥補要注意服藥時間 對于缺鐵的老年人可選擇口服鐵劑來補鐵,口服鐵劑最常見的副作用是消化道反應(yīng),如惡心、嘔吐、腹痛、腹瀉、上腹部不適等。因此,服用鐵劑宜在兩餐之間或飯后,這樣可以減輕鐵劑對胃腸道的刺激。對少數(shù)消化道反應(yīng)比較強烈的老年人,可選用刺激性小的葡萄糖酸亞鐵,或從小劑量開始,如開始先用常規(guī)劑量的一半或三分之一,待消化道反應(yīng)消失后,再逐漸增加到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