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 晴
新年快到了。欣兒打電話告訴我她回來過春節(jié)。欣兒是我的初中同學,后來跟她媽到上海去了。欣兒是我的“死黨”,分開這幾年還時不時寄東西給我。禮尚往來嘛,欣兒難得回家,我決定送她一個新年禮物。
禮品店里擠滿了人,我看中了一只淺藍色的背包,欣兒喜歡旅游,我想她一定會高興的。我沒細看,就把這背包買了下來。
到車站接她的時候,我就帶上了那個包。欣兒一下車就無比興奮地抱住了我。我跟她說:“有件東西要送給你?!蔽野寻媒o她的時候,她的興奮和我預期的一樣:“太謝謝了,我正準備買個這樣的包呢!”說完,便背上那個包。誰知包的背帶斷了,包重重地掉在她上。
車站廣場上,欣兒挺尷尬地背著一條背帶的包,我也羞紅了臉。跟我一起來的妍妍說:“沒關系,這種事常有的,回家修修補補就可以了?!蔽铱嘈χc點頭。
“為什么?又不是你的錯,這是商店和廠家的錯,為什么要我們來彌補。明天,我們一起去找他們。”欣兒緊鎖著眉頭,語氣顯得十分自信。
我知道欣兒雖初涉塵世,但也漸漸適應社會了。她說的話讓我和妍妍啞口無言。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我和妍妍卻不能解決。
回家的路上,我想了很多。有些時候,我們都不曾去適應,更多的選擇是逃避。當我們拆開磁帶封條時,發(fā)現磁帶是盜版的,根本沒法聽;當我們發(fā)現新買的毛衣有問題,卻不去調換。我們總是逃避,潛意識里“息事寧人”和“怕麻煩”的干擾,我只用“運氣不好”來寬慰自己,而我卻沒發(fā)現,我的合法權益被侵犯了。久而久之,我們都麻木了,都習慣了,甚至都適應了。
可我們真的適應了這個社會嗎?我們不應該再用麻木去縱容那些不法商販了。.
第二天,欣兒叫我一起去那家商店。我接過那只包,對自己說:“我要學著適應社會,像欣兒那樣,我不為別人的錯‘買單’?!?/p>
江蘇省東臺市梁垛中學小草文學社
簡評:
新買的背包質量不合格,初涉塵世的“欣兒”建議找商家賠償,這件事對“我”有所啟發(fā)。于是,發(fā)出了“不為別人的錯‘買單’”的心聲。文章所敘之事很小,但作者以小見大,表現了深刻的主旨。習作運用了夾敘夾議的寫法,敘議相通,如同邊唱邊跳,十分合拍。
指導老師:馮汝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