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抵制《功夫熊貓》到反對普世價值
2008年的中國,大事很多,四川大地震,北京奧運會,都是要載入史冊的。大事之外,還有一些思想文化事件,也掀起了一定的波瀾,比如《功夫熊貓》受抵制,比如普世價值遭反對,都值得歷史來思考、辨析與記錄。
京城之地,名人頗多。有兩位“大師”級人物在2008年春夏之交特別引人注目,前一個反《功夫熊貓》,后一個反普世價值,都折騰得緊。
2008年6月16日上午,某位“熊貓人”行為藝術(shù)家與若干同好一起,來到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舉起橫幅,吁請抵制好萊塢電影《功夫熊貓》在中國上映。他給出的理由是:好萊塢的價值觀在影響了莎朗·斯通等人之后,又跑到劫后余生的中國“撈金”、搞文化侵略,不合適;《功夫熊貓》“盜竊”中國的國寶和功夫。他在罪狀清單上是這樣說的:“好萊塢這次的圈錢游戲竟盜竊中國的‘國寶’和‘功夫’,打到世界,打回中國,要在劫后余生的中國撈一盆羹?!彼^劫后余生,是指中國發(fā)生了“5·12”汶川大地震。
我去影院看了《功夫熊貓》,其實那就是一個簡單的懲惡揚善的童話般的故事。影評人士說得全面,認為《功夫熊貓》中國元素、中國味兒十足,影片的理念、文化都是中國式的——中國功夫,中國民俗、中國山水、中國建筑、中國民樂被詮釋得惟妙惟肖;漢服、宮殿、牌坊、廟宇、斗笠、棍棒、刀刃,甚至細微到瓷器上的紋路都是中國化的。沒有一點褻瀆熊貓、侮辱中國的意思呀。但該“大師”反對的是自己臆想的熊貓,竟然看也沒看就開始反對了,他想著《功夫熊貓》是美國人拍的就很不爽。他的朋友為了幫他尋找《功夫熊貓》的“罪證”,不惜去電影院看了兩遍,這些“罪證”包括:美國熊貓是綠眼睛的,這應該是編劇或?qū)а莺苡杏眯牡囊还P;熊貓的爸爸是只鴨子——兒童可能會認為是唐老鴨;教功夫的是一只浣熊……這位“大師”是學藝術(shù)的,他的朋友顯然不懂藝術(shù)ABC,連起碼的童話、寓言是什么形態(tài)都鬧不明白。
在他眼里,《功夫熊貓》的到來是文化入侵,他要保要守的是所謂中國價值;而在另一位“大師”級人物眼里,普世價值則大抵是思想入侵了。前者抵制《功夫熊貓》是形而下的,后者抵制普世價值是形而上的。一個大背景是,進入2008年之后,南北一些媒體的價值主張出現(xiàn)了很大的差異。南方媒體所論,京城某老牌報紙刊登了一篇文章,以充滿“文革”氣息的筆調(diào),高調(diào)出擊。鳳凰衛(wèi)視楊錦麟先生在讀報時就講到這是一次“倒春寒”。顯然,“倒春寒”思潮的矛頭,針對《南方都市報》,針對《南方周末》,針對中國,針對中國的改革開放。我們要看到這種含隱在背后的“遞進關(guān)系”。
后一位“大師”直接向普世價值開戰(zhàn),起因是廣東的南方報業(yè),在那么幾篇評論里說到了普世價值。他在5月23日看到《南方周末》的編輯部文章《汶川震痛,痛出一個新中國》后,“10個小時一氣呵成,完成了5000多字的文章”,那就是他的《冷看〈南方周末〉裸體沖鋒》。他說:“我不滿意《南方周末》和《南方都市報》所宣揚的一些理念,不是一天兩天了?!逼帐纼r值在他眼里,“很像神話”。
編輯部文章有這樣那樣的缺點,可以公理婆理,這個不要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價值取向,這個也可以討論。奇怪的是,這位“大師”怒發(fā)沖冠,說人家是“裸體沖鋒”。一家媒體秉持自己的價值取向,在那么多的評論里,有那么三兩篇寫到了普世價值,就是“裸體沖鋒”了?
看過個別媒體關(guān)于批判普世價值的高論,比如這個說法:“普世”的要害是否定特色。這是標準的上綱上線的“政論”語言??墒?,我總覺得“普世”的目的是要發(fā)展“特色”?!爸袊厣鐣髁x”里頭,“社會主義”的概念相對明晰,如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比歷史上的“社會主義”有很大的進步,恰恰就在于它揚棄了狹隘的“社會主義”,跳出了前蘇聯(lián)模式的社會主義,成為了開放的、廣博的、吸收世界文明成果的社會主義。
任何進步都是艱難的?!疤貐^(qū)”的進步是這樣,“特色”的進步也是這樣。改革開放初期,京城有一篇名為《舊中國租界的由來》的文章高調(diào)散發(fā),隨后還在媒體上發(fā)表,它就是用來影射深圳特區(qū)為“租界”的。特區(qū)之特,其實就是結(jié)合中國的實際學習外面的經(jīng)驗。如今“中國特色”之特,難道不也是這樣嗎?
這次論爭,在總體上看,并沒有擺脫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發(fā)生過的一次次交鋒論戰(zhàn)的范疇和軌跡,依然陷入了是資是社的老圈子。反普世價值者,當然懶得準確定義普世價值,幾乎就是把“西化”當成普世價值?!胺雌沾髱煛笨絾柶帐纼r值,其實他拷問的是他所認為的普世價值。大約也只有他能說出“清王朝就輸在沒有一根強硬的打狗棍,前蘇聯(lián)則輸在集體失語,話語權(quán)不靈”之類的話。他還把“不自由”理解、注釋為自己不能“自由”地遷徙到美國去。他要爭奪的是“普世價值的命名權(quán)”,而不是普世價值本身,這大約是斗爭哲學的現(xiàn)實映射。
如今的事實是,抵制和反對普世價值頗有一些市場,也取得了不小的功效。想起改革先驅(qū)之一、改革開放中廣東的首任省委第一書記任仲夷曾說過的一句話:“有一點出格的言論,就禁書、封報、攔網(wǎng),這是啟蒙還是愚民?”任仲夷自始至終給外界都留下的是敢言善闖的印象,體現(xiàn)的就是廣東的改革風骨、風氣和風格;2005年11月92歲的任仲夷病逝,直至臨終,他仍然念念不忘改革尚未成功,寄語同志仍須努力。
普世價值是一個國家的最大軟實力
什么是普世價值,當然沒有定論和論定。大致可以說:普世價值是受眾最多的;普世價值是通俗的,不是學儒式的;普世價值是不會因為時代替換而被遺忘的;普世價值言近旨遠,不會使你望而卻步;普世價值是富有啟發(fā)性和教育性的;普世價值論及人類生活長期懸而未決的問題。
從普世價值形成的歷史看,從不同國家的歷史價值觀來看,普世價值是發(fā)展的,在發(fā)展中漸漸趨同,由有形漸變?yōu)闊o形,由“形而下”“形而中”漸變?yōu)椤靶味稀?。早?5世紀,西班牙、葡萄牙等西歐探險家們一次次航海探險,向東方遠航,進行航海貿(mào)易,探險成為那個時代他們所崇尚的普世價值;后來荷蘭發(fā)現(xiàn)了企業(yè)制度、資本制度克服風險的妙用,建立了證券交易所、期貨交易所,資本成為當時標榜的普世價值;再后來英國進行了兩次工業(yè)革命,科技對未知世界是一個絕對進步,科技就成了英國張揚的普世價值;再后來自由、平等、博愛經(jīng)由法國大革命的倡導而成為全人類所追求的普世價值……歷史是復雜的,到了近現(xiàn)代,價值觀有了很大的分化,但進步是實在的。當然,民主、自由、平等這些價值觀,并不僅僅是在某些國家某些時刻孤立地橫空出世的,在這顆藍色的星球早已遍地埋下了種子,只是有的區(qū)域長得不夠茂盛罷了。
今天有句常識性的名言叫“民主是個好東西”。推而廣之,自由是個好東西,博愛是個好東西,平等是個好東西,正義是個好東西,法治是個好東西,和平是個好東西,人權(quán)是個好東西……這些一個個好東西的集合體,不就是普世價值嗎?所以,“普世價值是一個好東西”。在我看來,當今時代,這些都是我們?nèi)祟悅ゴ蟮钠帐纼r值:民主、自由、博愛、人權(quán),公平、平等、公正、正義,改革、開放、發(fā)展、共富,和平、和諧、慈悲、寬容……這些具體的價值語詞,有哪一個是不好的呢?
從一個角度看,普世價值即全人類的共同價值觀。一些人把普世價值分成“西方的”和“東方的”,這本身就很可笑。這是一個常識性的問題,否則還叫全人類的共同價值觀?溫家寶總理在《關(guān)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歷史任務(wù)和我國對外政策的幾個問題》中說得好:“科學、民主、法制、自由、人權(quán),并非資本主義所獨有,而是人類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共同追求的價值觀和共同創(chuàng)造的文明成果?!?/p>
在形而上層面,普世價值是一個國家的最大軟實力。當電視片《大國崛起》熱播時,就有智識者評論說,遺憾的是片中“普世價值軟實力”沒有涉及。一個國家的真正強大,光憑硬實力是不夠的,還要有充分的軟實力,要站上人類普世價值的制高點。
通常意義上說,一個國家在國際上的核心競爭力,就是它的核心價值觀。只出口電視機是不夠的,要出口能夠出口的價值觀。中國在與世界打交道的時候,是遇到一些麻煩,這一方面是源于她經(jīng)濟硬實力的崛起,另一方面是源于她的軟實力尚未崛起。在國與國之間存在各種落差的時候,只有增進理解,追求和合,才有雙贏。中國駐英國大使傅瑩女士,在火炬?zhèn)惗貍鬟f后寫下一篇思考文章,其中有些話意味深長:“世界曾等待中國融入世界,而今天中國也有耐心等待世界認識中國?!?/p>
胸懷世界 放眼祖國
世上有使人類認識和思維困惑不已的許多謎。偉大的思想家老老實實承認這些謎的存在。只有這樣才能鞏固人的智慧而不被摧毀。普世價值與民族主義之間,現(xiàn)代文明與歷史傳統(tǒng)之間,經(jīng)濟發(fā)展與文化獨立之間,全球化與區(qū)域化之間,確實存在重重矛盾。有問題、有矛盾并不可怕。君子和而不同,我們?yōu)槭裁床荒芎投煌靥接懫帐纼r值和中國人獨特價值觀之間的關(guān)系,并尋求其中的契合點?這里恐怕本身就有一個心中有沒有普世價值觀的問題。
普世價值,其實本質(zhì)上與中國人的人文精神與價值追求并沒有多少的不同。抵制普世價值,與抵制《功夫熊貓》在本質(zhì)上是一樣的。
本來真理的隔壁就住著謬誤,可如今真理與謬誤就合住在一個套間里。思想認識大大落后于時代的人,恰是沒有認識到自己思想落后于時代的,否則他的思想也就不會落后于時代了。自然界與社會中,都存在規(guī)律,規(guī)律是可以被認識的,但是,認識過程中,總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自以為是的觀念。一般來講,半桶水才淌得很;似是而非的許多觀念,正是出自一知半解或一知不解的人士。
歷史已經(jīng)證明并且還將證明:“左”的回頭路,乃是死路一條??梢韵胍姷氖牵雌帐纼r值的斗士注定要在這條路上一直反下去的,這是人家的權(quán)利;但在聽完斗士們的一萬種理由之后,我們一定從云里霧里霧里云里回歸于最最簡單的常識。
步入中年的人,應該都記得一句名句——胸懷祖國,放眼世界。是的,胸懷祖國并且放眼世界,這很重要;但是,站在宇宙空間鳥瞰地球,人類真的應該成為世界公民,每個國家的公民,還應該把這句話倒過來——胸懷世界,放眼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