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4月,德軍與英法聯(lián)軍在比利時的伊普爾地區(qū)相持不下。4月22日,一大片黃色的煙霧從德國軍隊的上空向英法聯(lián)軍的前沿陣地彌漫過來,一會兒,這陣陣煙霧籠罩了英法聯(lián)軍的陣地,士兵們一個個變得呼吸困難,睜大了一雙雙驚恐的眼睛……原來,無恥的德軍施放了180噸氯氣,使英法聯(lián)軍傷亡1.5萬人。
這次毒氣戰(zhàn),給英法聯(lián)軍造成了重大的傷亡。英、法、俄等協(xié)約國立刻組織了最優(yōu)秀的化學專家、醫(yī)生趕赴戰(zhàn)場,研究對策。在調查中,俄國的化學家澤林斯基發(fā)現(xiàn),雖然同是前線陣地,有的士兵死了,有的士兵卻有幸存活下來,這是為什么呢?他決定逐一詢問,摸清原因:
“當這種煙霧飄過來的時候,我聞到了一股刺鼻的氣味,馬上想到這是一種毒氣,就立即用軍大衣蒙住頭往外跑,離開了那片煙霧?!币粋€士兵說。
“當時,我已經(jīng)沒有力氣跑一步了,只覺得呼吸困難,好像一分鐘也不能撐下去了,只好趴在地上。正好那片泥土非常潮濕松軟,我就把鼻子、嘴巴緊緊地貼著泥土,這才活了下來?!绷硪粋€士兵心有余悸地說。
……
澤林斯基在頭腦里立即思索起來:為什么軍大衣或潮濕的泥土能使士兵們僥幸活下來?是不是這些物體有吸收毒氣的作用?澤林斯基又想到了炭。因為在130年前,就有人提出炭有吸收氣體的能力,這種物質是多孔結構,空氣可以從肉眼看不見的小孔里暢通無阻。后來,經(jīng)過反復試驗,澤林斯基研制出了一種具有防毒效果的“活性炭”。
這時候,他的一位同事從毒氣戰(zhàn)場上還發(fā)現(xiàn),許多動物也相繼中毒死亡,只有野豬奇跡般地幸存下來。因為野豬特別喜歡用嘴巴拱地,一旦嗅到強烈的刺激氣味時,它就把嘴巴拱進地里來躲避刺激,因此可免受一難。
于是,澤林斯基和他的同事們決定把防毒面具制成野豬的“面孔”:前面安有一個粗短的罐子,彎彎的,像野豬的嘴巴高高翹起來。罐子里裝有活性炭,當毒氣襲來的時候,就被活性炭吸收了……
防毒面具制好以后,被送到協(xié)約國最高指揮部。一些軍事首腦看了,認為這像個兒童玩具,不會有什么作用。最后,指揮部決定先小批量生產(chǎn)一些,讓前線的士兵在實戰(zhàn)中試一試。后來,一些士兵戴上防毒面具以后,在德軍兩次施放毒氣中安然無恙,仍然堅守著陣地。這樣,防毒面具終于在毒氣戰(zhàn)中大顯身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