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王室林立,御用珠寶層出不窮,而曾經(jīng)屬于俄皇家族的復活節(jié)彩蛋,卻絕世而立,與王冠權杖分庭抗禮。這些彩蛋和末代王朝的故事,蛋殼上的珠玉粉彩講述了一部分,顛沛流離和下落不明又講述著另一部分。它們中的一些,經(jīng)過宮闈驚變后便佚失;有些外殼猶在,里面的“驚喜“卻不知所終。最終留存下來的棲身博物館和私人收藏室里,得享安寧。沙俄王朝早已在動蕩和血腥中結束,只有這些被重重保衛(wèi)在玻璃櫥窗里的珍品,還記得一個處于歷史十字路口的皇族所經(jīng)歷的歡喜與悲愁。
(重點圖片:羅曼諾夫三百年紀念彩蛋)
俄羅斯的國寶
帝國興起了,帝國崩塌了;革命涌起了,新的革命又來了。一次次的烏云壓頂暴雨傾盆,經(jīng)常意外地成全意想不到的東西。2004年,美國巨富福布斯家族(the Forbes)因財政困難,擬拍賣財團收集的9枚沙皇復活節(jié)彩蛋,拍賣底價為9000萬美元。消息剛一出爐就被俄羅斯巨富悉數(shù)購下,重歸故里。幾枚彩蛋有無可比擬的歷史和藝術價值,福布斯集團稱忍痛割愛,絕非妄言。財寶無知,唏噓淚下的是關懷它們的人。
俄羅斯信奉東正教,彼時民間在復活節(jié)都會互贈彩蛋,以示祝福。然而歷史上最著名最傳奇的復活節(jié)蛋均出自沙俄宮廷,由羅曼諾夫王朝最后兩位沙皇為博他們的妻子、母親和孩子開顏一笑,向當時俄國的珠寶商彼得·卡爾·法貝熱訂制。那些精美絕倫的藝術品構思精巧,做工華麗,將珠寶藝術提升到文藝復興以來裝飾藝術的最高水準。
彼得·卡爾·法貝熱祖上原是法國的新教徒,后因篤信天主教遷至德國,最終定居在俄國的圣彼得堡,開了一家金匠鋪。年輕的法貝熱周游歐洲,學習揣摩各國歷代著名金匠的匠心技藝,二十四歲時接過父親的珠寶店時,已是皇室御用的珠寶商。盡管法貝熱的名字幾乎等同于沙俄皇室珠寶的奢華精美,但他本人從未親自動手制作任何一樣作品,而是他制出設計圖,再由他手下的大匠們手工制作。當俄國皇室訂制的復活節(jié)彩蛋在1900年的巴黎世界博鑒會上亮相后,法貝熱盛名遠播歐洲,成為舊勛新貴時髦和高貴的代言。
帝王家的愛情
第一只皇家復活節(jié)彩蛋源于沙皇亞歷山大三世的愛情。1885年,亞歷山大三世登基20周年,準備給心愛的妻子瑪麗·費奧多羅夫娜準備一份獨特的復活節(jié)禮物,以慰王后的思鄉(xiāng)之情。法貝熱就在此時登上皇家舞臺,他在復活節(jié)當天向皇帝和王后呈上一只普通的復活節(jié)蛋。出人意料的是,白色瑯琺的外殼打開后,里面是燦爛的金蛋黃,蛋黃里還有一只精巧的金母雞,金母雞肚里又有一頂沙俄帝國的鉆石王冠和紅寶石做成的雞蛋(已失)。可以想像這個隱藏著數(shù)層精巧的禮物給王后帶來了多大的欣喜。從此這位多情的沙皇每年向法貝熱訂購復活節(jié)蛋送給王后,成了定例。
精湛的工藝加上與生俱來的藝術氣質,令法貝熱年復一年的接受挑戰(zhàn)。他從紙醉金迷的俄國宮廷中借來靈感,為沙皇的家庭設計一重又一重的驚喜。
1892年,為紀念結婚二十五周年,亞歷山大三世送給他的瑪麗王后一只藍琺瑯飾紅金紋嵌玫瑰鉆名字縮寫的復活節(jié)蛋。二人大婚時是年輕的王子公主,時隔二十五年已然兒女成行,嘗過了平民夫婦一樣有的悲喜。而另一枚送給王后的著名彩蛋是“皇家春花”,深紅的蛋殼以黃金玫瑰鉆為界,里面是白金鉆石花籃,滿盛傳說中喚醒春天的銀蓮,見證沙皇夫婦日久彌堅的愛情。
由于法貝熱頻繁出入宮廷,對沙皇一家的情況了如指掌,現(xiàn)在仍可從復活節(jié)蛋上看到沙皇一家的歡喜與哀愁。亞歷山大三世的次子,大公爵喬治·亞歷山德羅維奇有嚴重的肺病,1893年的“皇家高加索蛋”就有為他祈福的意味??上н@枚有著路易十五華麗風格的的彩蛋于大公爵的健康無補益。他在1899年因肺結核去世,時年28歲。
1894年瑪麗王后收到的是透明乳白瑪瑙包黃金網(wǎng)格的“皇家文藝復興彩蛋”。做蛋殼的白瑪瑙被打磨得纖薄如云母,可惜里面的驚喜如今已不可知。這也是亞歷山大三世送給他心愛妻子的最后一份禮物,同年11月他猝然逝世,將國家留給年輕的、還沒有準備好的長子尼古拉斯。
新皇朝的隱憂
繼位的尼古拉斯二世沒有完成他的帝王訓練,對治國之術毫不通曉,卻不得不去管理一個疆域遼闊的泱泱大國。為了確保自己的統(tǒng)治不出差錯,他決定原封不動照搬父親在位時的所有政策與措施,包括繼續(xù)讓法貝熱設計獨一無二的彩蛋。
新沙皇1895年送給母親的第一只蛋是“皇家丹麥王宮”。這只粉紅琺瑯的復活節(jié)蛋被黃金玫瑰鉆和綠寶石分開六個面,上蓋鋪滿閃爍的星光藍寶石。蛋中藏有連綿展開的十幅珠母畫屏,繪著丹麥王室的十處宮室和行宅。新沙皇與他的父親一樣,體諒母親思念山迢水隔的故鄉(xiāng)。
同年,尼古拉斯二世亦贈給自己新婚妻子費奧多羅夫娜“皇家玫瑰花蕾彩蛋”。蛋殼上綴滿黃金垂花和玫瑰鉆,蛋底四枝鑲滿鉆石的金箭,象征著他對皇后的一見鐘情。
最輝煌的彩蛋出于1897年,尼古拉斯二世和亞歷克珊德拉于莫斯科加冕。作為沙皇一生中的大事,“皇家加冕彩蛋”華袞明耀。明黃色的蛋殼、金月桂葉絡成的網(wǎng)格,綴著戴雙重冕的俄國皇室標記雙頭鷹,當心一顆鉆石熠熠生光。最嘆為觀止的是蛋中所藏的黃金馬車,水晶窗,綠松石車頂,粉藍窗簾,草莓紅絲絨座墊,車頂是鉆石王冠,四角更飾著帝國之鷹振翅欲飛。這部金馬車乃加冕儀式上俄皇夫婦所乘坐馬車的實物復制,連起落架都同真品一樣可以自動伸縮。
只是,這個精美絕倫的彩蛋背后卻有著最血腥的歷史。新皇在莫斯科加冕期間觀者如潮,一千三百多人因互相踐踏而喪生。雖然新沙皇在那一天的日記中極不安地把此次流血事件歸咎為“自己的罪行”,但出于奇怪的原因他卻并未在公眾前表現(xiàn)出應有的關注和歉疚,第二天的加冕舞會甚至延長了時間。這一事件大大降低了人們對新沙皇的期望和好感。后來,他被稱為“血腥的尼古拉斯”也由此而來。
新皇的少不更事和優(yōu)柔惶惑的性格,在加冕之日已為王朝的傾覆埋下了隱憂。只是那時的尼古拉斯二世夫婦仍沉醉在帝國表面的華麗中,并不知道,12年后一間陰風慘慘的地下室已在此刻為他們悄悄拉開門環(huán)。
家庭生活的樂趣
尼古拉斯二世溫文爾雅,喜歡沉醉于家庭生活。1898年登基三年的沙皇已經(jīng)是二女之父。這年的“皇家山谷百合”明顯受“新藝術“風格影響,巧妙地把自然花木與珠寶材料結合起來。三副鉆石相框的橢圓小像分別是沙皇本人,幼兒時期的女大公奧爾珈和尚在襁褓的塔吉雅娜。
尼古拉斯二世與亞歷克珊德拉連續(xù)生了四個女兒,終于在1904年得到了一個男孩沙扎維奇·阿歷克謝。“皇家柱廊”表現(xiàn)出沙皇一家的歡喜,希臘風格的彩蛋其實是個可以走動的鐘,數(shù)字以玫瑰鉆嵌成,指針是鉆石箭頭,踞于蛋頂?shù)腻冦y丘比特代表沙皇之子,而坐在基座上的天使是他的四個美麗的姐姐。
阿歷克謝八歲時,沙皇又訂制了天青石的“皇家王子”?!绑@喜”是嵌滿鉆石的雙頭鷹像,鷹爪中攫著王冠和權杖。阿歷克謝在小像上穿著水手裝。這個帝國的唯一傳承人時常掙扎在血友病的生死線上,讓父母日夜焦心??杀氖?,他未死于血友病,卻最后與父母姐妹一起殉了帝國。
與傳統(tǒng)的俄羅斯人一樣,母親的地位與妻子同等重要。尼古拉斯在1902年訂購了“皇家蓋奇那宮”彩蛋。蓋奇那宮在圣彼得堡西南二十五里,尼古拉斯及其兄弟姐妹均在這座有著九百個房間的宮中長大,從小按軍事化的時間表起居,洗冷水浴,吃斯巴達式的簡樸飯食。他對母親和這座宮殿都有著濃厚的感情,所以把它制成彩蛋以慰母懷。
1910年亞歷山大三世的騎馬銅像在圣彼得堡揭幕,同年瑪麗皇太后得到一個銅像復活節(jié)蛋。水晶窗里,去世的沙皇沉郁地騎在青銅馬上。含蓄雋永的設計是瑪麗皇太后紀念亡夫最好的禮物。
王朝的末代悲歌
法貝熱的復活節(jié)蛋,記錄了皇家的悲喜流年,也見證著帝國的光榮與驕傲。西伯利亞鐵路貫通之年,鐵路彩蛋被呈給王后。銀綠二色外殼渾樸剛健的蛋里藏著0.03米長的小火車,由黃金和鉑金制就,各車廂都有用途和明確標識,精巧無比,上了發(fā)條即可開動。
圣彼得堡建立二百周年之際,王朝的動蕩波瀾被貴族們掩蓋在殿堂之下,羅曼諾夫王朝仍然紙醉金迷,“彼得大帝”蛋的洛可可華麗風格也直逼加冕彩蛋,黃金鏤花的蛋殼,正面是彼得堡的冬宮。蛋殼上頂打開,金光燦爛的彼得大帝策馬飛奔。
1911年,又一個具在重要歷史意義的彩蛋出現(xiàn)。尼古拉斯即位十五周年,油畫風格的彩蛋殼上繪著他即位以來的重要場景和人物。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尼古拉斯繼位十五年來,歷經(jīng)了不少家事國事和難與外人道的艱難,而此時,他仍然真誠地認為人民是愛戴他的。
這個美夢一直做到1913年,羅曼諾夫王朝三百周年紀念彩蛋出爐。白琺瑯的彩蛋里面是雕著1613年“舊俄羅斯”和1913年“新俄羅斯”的版圖。羅曼諾夫王朝三百年來的沙皇們一個個服色各異,站在鉆石的像框里,無怒無喜,注視著這個動蕩中的帝國。
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炮火正酣。俄國傾盡國力參戰(zhàn),連法貝熱也找不到足夠的做首飾的黃金白銀和華鉆,他的工匠也被送上了戰(zhàn)場。饒是如此,法貝熱還是做了“鋼蛋“。戴著高大黃金冕,嵌著威猛雙頭鷹的鋼蛋立在四枚子彈殼上。
鋼蛋的雄健和月桂葉的祝愿,不能挽回頹敗的戰(zhàn)勢。帝國大廈將傾,沙皇仍在徒勞地挽救:更換將領,巡視前線,頒布新令。換將太急不能扭轉敗局,新令太慢不能平息民眾怒火,王后亞歷克珊德拉對重臣拉斯蒲金的言聽計從讓宮廷和貴族先迷惑后痛恨。饑餓折磨著這個國家,官僚的無能和貪婪使所剩無幾的一點糧食也難以糊眾。這年冬天當工人罷工要求“面包和自由”時,沙皇軍隊開槍打死數(shù)百人。民眾的怒火已經(jīng)不可阻擋。
最后一只彩蛋是沙皇送給母親的“圣喬治勛章彩蛋”。恬淡的鵝黃地子嵌了金黑二色的飾帶和白色的圣喬治勛章,仍然帶著戰(zhàn)時的節(jié)儉?;侍笫盏竭@只彩蛋后不久,革命爆發(fā),沙皇一家都被拘捕,皇太后在外而有幸逃脫,并在英王喬治五世的幫助下回到了故國丹麥。這位皇太后一生中丈夫兒子送過她數(shù)十個復活節(jié)彩蛋,而伴她倉皇辭廟去的卻只有最后一只“圣喬治勛章”。她于1928年在哥本哈根逝世,之前從不肯相信沙皇一家已被處死。
1917年,羅曼諾夫王朝終被戰(zhàn)爭拖垮。革命爆發(fā),調去鎮(zhèn)壓示威的軍隊倒戈,尼古拉斯二世被迫退。沙皇一家先被克倫斯基政府幽禁在彼得堡郊外的亞歷山大宮——曾是某一彩蛋中的栩栩如生的黃金“驚喜”,如今卻成為驚惶的囚籠。后又被克倫斯基政府移送到葉卡捷琳堡的伊帕契夫住所。在強硬的布爾什維克黨人“沒有回頭路“的壓力下,1918年7月17日夜,沒有經(jīng)過審判的沙皇一家七口,以及醫(yī)生、廚師、女仆和孩子們的小狗一起,被子彈和刺刀在地下室處決。他們的尸體被埋入一個廢棄的舊礦井之中,潑撒腐蝕性酸劑焚燒。統(tǒng)治俄國三百年之久的羅曼諾夫王朝從此成了青史的塵,時間的灰。
流亡和回歸
隨著沙皇時代的結束,王朝寵臣法貝熱的工場和商店都被迫關閉,他本人帶著妻子和四個孩子登上了最后一列逃離俄國的火車。帶著一顆破碎的心,法貝熱于1920年在瑞士洛桑去世。自然,沙皇和法貝熱的最后日子都遠離了他們曾經(jīng)共同的珍寶——復活節(jié)彩蛋。
雖然大部分彩蛋被新政府登記在冊,但仍有一部分在皇宮被洗劫時遺失,余下的打包后運到克里姆林軍工廠。之后十年,這些珍貴的藝術精品被隱藏在軍工廠黑暗的通道里,靜待時光之沙的緩慢侵蝕。
隨著前蘇聯(lián)政權交替,沙俄的皇室遺物被取出來交換西方經(jīng)濟支持,復活節(jié)彩蛋也被潛流裹挾出俄國,拋擲四方。等到俄方重新發(fā)現(xiàn)它們的價值時,有記載的50枚彩蛋只有10只留在克里姆林宮,其余的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收藏家手里或博物館里,另有八只在動蕩和流離中下落不明。
風波重重本是傳世奇珍的必經(jīng)之途。1985年,在第一枚彩蛋誕生100年后,一只復活節(jié)彩蛋出現(xiàn)在美國的拍賣市場,一度被忽視的法貝熱沙皇彩蛋價值被重獲承認,盡管每枚彩蛋的價格都高達數(shù)百萬美元以上,富豪們仍然樂于將它們收匿進自己的暗室里。如今身價最高的“冬之彩蛋”在2002年,被一位匿名收藏家以960萬美元拍走,不再現(xiàn)于人前。
在收藏家們的眼中,復活節(jié)彩蛋不但有其藝術價值,同時也是俄國末代王朝的縮影。除了法貝熱,沒有誰能造出這樣的藝術品;除了奢華的羅曼諾夫王朝,沒有誰能賦予他這種靈感。百年后的俄羅斯大地,俄羅斯巨賈不惜和西方財團間展開彩蛋收購大戰(zhàn),希望有一天將所有失散的復活節(jié)彩蛋重聚于克里姆林宮,不朽地讓后人張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