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求人人成才,先求人人成人。”而如何才能成“人”呢?早在兩千多年前,孟子提出的“仁、義、禮、智、信”給人們指出了一個成才與做人的標準。這“五常”包含了為人處世應該具備的美德,并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傳承下來。到今天,面對新的實際情況,如何把這種美德流傳下去,這是我們教育工作者需要探討的問題。我個人認為應從以下五個方面人手:
一、學校應給學生打造和諧的環(huán)境,這是德育工作的前提
古有“孟母三遷”,一個人的成才,除了自身的努力外,環(huán)境因素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恰當?shù)拇蟆碍h(huán)境”也成為個人“成功”的重要因素。
如我們學校周圍的情況原來很復雜:學校附近有網吧,群眾當街擺臺賭博,時常有社會青年打群架的現(xiàn)象發(fā)生……這些現(xiàn)象,在一定的程度上給學校的教育帶來了麻煩。學校領導從學校的實際出發(fā),從孩子成長的需要出發(fā),因地制宜,與當?shù)嘏沙鏊?lián)系,制定出請社會上有責任心、有能力、有經驗的人士加入到學校德育隊伍中的策略,從而實現(xiàn)了學校周邊環(huán)境變“雜”為“寶”的驚人轉變。我們也經常給學生播放一些關于德育的電影和錄像,讓同學們了解到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從而堅定他們努力學習的決心。
和諧的環(huán)境不僅給學生們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也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二、教師和家長共同努力,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
“養(yǎng)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薄敖處煛焙汀凹议L”對成長中孩子的教育來說,就好像左膀右臂,缺一不可。家長作為孩子的啟蒙老師,潛移默化地對孩子起著重要的作用。所以,如何用好家長這塊“資源’,|直接關系著辦學效果的優(yōu)劣。 學校應該經常召開家長會,會議應以班級、年級為單位。針對部分學生家長愛打牌賭博、夫妻易爭吵、打罵孩子等現(xiàn)象進行剖析,并找出問題的關鍵所在,使家長對自身存在的問題有充分的認識。這樣的會議不僅使家長與孩子的感情增強了,也使教師與家長的溝通變得更加的和諧。
如小影同學的父母長期沉浸于六合彩的賭博中,不關心子女的學習甚至有時心情不好時對子女大打出手。這種行為嚴重地影響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小影的成績也一落千丈……后經過開家長會和班主任的多次家訪。小影的父母認識到了自己的行為給孩子帶來的不良影響,決心戒掉賭癮,對孩子的態(tài)度也有了很大的改變。
三、與學生無隔閡地交流,掌握好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
一直以來,傳統(tǒng)觀念下的師生地位不對等,老師總是擺著一副高高在上的面孔,導致許多學生在遇到困難時礙于面子或其他原因而不敢向老師請教。為了從根本上扭轉這個不利的局面,我們學校的每個班都設有一個意見箱。用學生的話說“這樣做對我們幫助很大,連一點小秘密都可以跟老師講了。”意見箱的設立有助于老師對學生思想動態(tài)的掌握,對一些不良行為能及時地矯正,有利于學生德育的發(fā)展。
四、教會學生用愛傳遞真情
初中教育是一個特殊的敏感的教育階段,老師除了授予學生知識,還要教他們學會關愛自己、關愛家人以及關愛他人。這也是我們德育教育的關鍵。我們學校經常舉辦一些演講會,內容都是如何關愛他人、關心集體和社會;組織學生捐錢捐物給困難的同學;還經常組織學生到街上搞衛(wèi)生,培養(yǎng)他們的公德心。前段時間我們全體師生共同觀看了上林縣城關中學錄制的《感恩教育》,學生們個個淚流滿面,他們深深地體會到了父母之恩、老師之恩的偉大,深深地感悟到了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
五、讓孩子互愛互助,共同進步
近幾年隨著越來越多的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從而也造成農村“留守”子女人數(shù)日漸增多。由于“留守”子女遠離父母,因而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尤其是家庭教育等方面存在著嚴重的斷層和殘缺。同其他同學相比,不少“留守”學生成績差,對前途期望值偏低,厭學,甚至有打架、賭博等現(xiàn)象發(fā)生。為了使“留守”子女受到正常、健全、完善的教育,學校采取了多種有效的手段。其中,在同學間廣泛開展互助、友愛的活動,使“留守”學生切實感受到學校、老師及同學的關愛,使他們能安心地在校讀書。這種活動對其他同學來說是一堂深刻的德育課,對自己的品德修行墊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對于“留守”學生來說,同學的行為深深地感染了他們,讓他們更深切地領悟到了愛的真諦。
總之,初中學生正處在逆反心理比較強的階段,老師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情感教育、性格的塑造任重而道遠,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更多的關注、更多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