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文化環(huán)境越來越受到重視的情況下,加大對項目社會文化環(huán)境定性評價方法的研究力度是很有必要的。同時,在項目社會文化環(huán)境評價的過程中只片面強調用某種定性方法是狹隘的和不完善的。國民經(jīng)濟評價大量采用定量評價的方法,但是,對于項目文化環(huán)境的評價采用定性評價的方法更合理,這是由項目社會文化環(huán)境的特點決定的。社會文化因素的影響是間接的、潛在的和持久的。
關鍵詞:項目;社會文化環(huán)境;定性評價
中圖分類號:G12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08)06-0171-02
一、項目社會文化環(huán)境的含義和特點
1.項目社會文化環(huán)境的含義
社會文化環(huán)境包括民族特征、文化傳統(tǒng)、價值觀、宗教和信仰、教育水平、社會結構、風俗習慣等因素。社會文化因素的影響是間接的、潛在的和持久的。社會文化環(huán)境通過兩方面影響項目:一是通過影響人口總量和人口分布、居民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從而影響他們對產(chǎn)業(yè)和對項目的態(tài)度;二是通過影響項目內部人員的價值觀和工作態(tài)度,從而影響工作人員的士氣。
2.項目社會文化環(huán)境的特點
第一,系統(tǒng)性。社會文化環(huán)境包含許多因素,應在項目的總目標下,依據(jù)各要素的總體作用而進行綜合的分析評價。第二,動態(tài)性。項目社會文化環(huán)境是動態(tài)的開放系統(tǒng),它的內涵和外延也在不斷變化,過去有利的環(huán)境狀態(tài)可能現(xiàn)在變得不太有利了,相反,過去的不利因素可能會向好的方向轉變。第三,相對性。項目社會文化環(huán)境的優(yōu)劣程度是相對于這個地區(qū)的過去和類似地區(qū)而言的,或者與周邊地區(qū)相比較而言,所以,我們對項目社會文化環(huán)境的分析應該有基本的標準,這個標準是相對的。第四,宏觀性。社會評價必須從全社會的宏觀角度考察項目的存在。第五,定量難。社會文化環(huán)境中要分析的因素多種多樣,許多既不能用貨幣定量,又難用實物定量。
二、項目社會文化環(huán)境評價的范圍
1.文化環(huán)境。
文化環(huán)境是指項目所在地居民的宗教信仰、生活方式、人際交往、對事物的看法、對儲蓄和投資的態(tài)度、對環(huán)境保護的態(tài)度、職業(yè)偏好和選擇性的大小等。這些當?shù)鼐用竦娘L俗習慣和價值觀念能否與投資者的習慣和觀念相融合決定了項目的成敗。
2.社會服務環(huán)境。
項目的正常運行和有效運行離不開項目所在地的社會服務。社會服務環(huán)境主要指項目所在的政府機構的辦事效率、金融系統(tǒng)的服務質量、投資項目所在地的生活條件和醫(yī)療衛(wèi)生條件等,這些條件的改善和提高對投資者無疑具有很強的吸引力。
3.社會統(tǒng)計數(shù)據(jù)。
像家庭的大小、出生率、死亡率、人均壽命、人口地區(qū)分布、教育水平、人口在民族和性別上的比例等社會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都構成對項目的影響。
三、研究現(xiàn)狀
1.基于經(jīng)驗判斷的評價方法
(1)頭腦風暴法。通過專家間的相互交流,使專家的論點不斷集中和精化。頭腦風暴法還可以分為兩類:直接頭腦風暴法和質疑頭腦風暴法。進行頭腦風暴法評價的原則是:嚴格限制問題范圍,明確具體要求;不能對別人的意見提出懷疑和批評;發(fā)言要精煉,不要詳細論述;即席發(fā)言;鼓勵參加者對已經(jīng)提出的設想進行改進和綜合,為準備修改自己設想的人提供優(yōu)先發(fā)言權。該方法的優(yōu)點是在較短的時間內可以得到有成效的結果。缺點是由于專家不是十全十美的,決策帶有片面性。
(2)特爾斐法。該方法由美國蘭德公司于1964年首先用于技術預測。特爾斐是古希臘傳說中的神諭之地,城中有座阿波羅神殿可以預卜未來,因而借用其名。特爾斐法是專家會議法的一種發(fā)展,它以匿名的方式通過幾輪函詢征求專家們的意見。領導小組對每一輪的意見都進行匯總整理,作為參考資料再發(fā)給每一個專家,供他們分析判斷,提出新的論證。特爾斐法的特點是集思廣益,準確性高;能把各位專家間意見的分歧點表達出來,取長避短;突破傳統(tǒng)的數(shù)量分析限制,為更合理地制定決策開闊思路。缺點是不能精確地考慮形成未來的各事件間的內在聯(lián)系;比較費時。
2.基于核心要素的評價方法
(1)利益相關者分析法。項目的利益相關者是與項目有直接和間接利害關系,并對項目的成功與否有直接或間接影響的所有有關各方。利益群體一般可劃分為:項目受益人,項目受害人,項目受影響人,其他利益群體。其中,項目利益相關者信息表格包括:編號,所屬機構和組織,內部和外部項目利益相關者,立場(利益相關者對項目的態(tài)度,利益關系),資源(項目利益相關者所擁有的資源的數(shù)量以及調用資源能力的大?。绊懥Γ椖坷嫦嚓P者影響項目進行的能力)。參與的形式有:匯報、咨詢、伙伴關系和控制。該方法特點是從項目利益相關者界定的角度出發(fā),逐個分析與之有關的利益相關者,得出他們與項目相關聯(lián)的程度。但問題是如何正確合理界定利益相關者。該法適用于利益相關者間關系比較明確,各利益相關者的界限清晰,否則該方法很難準確得出正確的結論。
(2)矩陣分析總結法。將分析的各項單項評價結果,按評價人員研究決定的各項指標的權重排列順序,列于矩陣表中,由評價人員對矩陣中所列的各指標進行分析,闡明每個指標的評價結果及其對整個項目社會可行性的影響程度。然后將一般可行且影響較小的指標排除,重點考察和分析對項目影響大而且存在風險的問題,權衡利弊得失,研究說明對其的補償措施情況。最后進行分析歸納,指出對項目社會可行性具有關鍵作用和影響的決定因素,得出對項目社會可行性作出的總結評價,指出項目從社會因素方面是否可行。該方法的特點是簡單明了,易于掌握;重點突出,能夠抓住核心的影響因素。缺點是分析不全面,可能忽略一些關鍵因素。該方法適用于定性的總結分析。
3.基于價值判斷的評價方法
首先確定評價結果使用者和相關者所關注的若干重要問題,然后對這些問題進行分解,得到最基本的問題,即問題單元。進而收集與這些問題單元有關的基本事實和基礎數(shù)據(jù)。通過對上述這些基本事實、數(shù)據(jù)進行事實判斷和價值判斷,來回答那些問題單元,并最終回答評價結果使用者和相關者所關注的“問題”。這是一個雙向過程,即問題分解過程(評價問題→問題單元→基本事實→基礎數(shù)據(jù))和回答評價問題過程(若干基礎數(shù)據(jù)→回答基本事實→回答問題單元→回答評估問題)。評價流程見下圖。
該方法的特點是基于主觀的認識或判斷,但人的認知和經(jīng)驗是有限的,有時會做出偏離正確論斷的決策甚至錯誤的決策。
四、結論
目前,定量評價方法的研究突飛猛進,相比之下定性評價方法的研究稍微遲緩。不可否認,定量方法在做財務評價和國民經(jīng)濟評價方面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對于像項目社會文化環(huán)境這樣因素多而復雜,而且大多是無形的甚至是潛在的,很難把各個因素都定量化,所以,定性的方法顯得尤其重要。隨著社會文化環(huán)境越來越受到重視的情況下,加大對項目社會文化環(huán)境定性評價方法的研究力度是很有必要的。同時,在做項目社會文化環(huán)境評價的過程中只片面強調用某種定性方法是狹隘的和不完善的,本文的寫作是對典型的定性方法的歸納、總結、介紹,并不是鼓勵大家在做項目社會文化環(huán)境評價時必須或者只采用定性的方法,很多情況下都是定性和定量的結合使用。
參考文獻:
[1]趙國杰.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第2版[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5.
[2]楊侃.項目設計與范圍管理[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6.
[3]王勇,方志達.項目可行性研究與評估[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6.
[4]徐強,董正信.投資項目評估[M].福州:東南大學出版社,2005.
[5]王穎梅.企業(yè)經(jīng)營戰(zhàn)略選擇時的宏觀環(huán)境分析[J].財會研究,2006,(8).
[6]蔡艷麗,趙曉光,朱江.國外項目評價理論研究綜述[J].集團經(jīng)濟研究,2007,(2).
[7]劉炳勝,等.基于邏輯框架法的項目策劃應用研究[J].科技管理,2006,(2).
[8]趙國杰,郝杰.投資項目社會評價的框架和方法簡述[J].港口經(jīng)濟,2003,(1).
[9]施國慶,董銘.投資項目社會評價研究[J].河海大學學報,2003,(6).
[10]崔海興,王立群.投資項目社會評價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中國工程咨詢,2007,77(1).
[11]Amacost R L. An AHP framework for prioritizing customer requirements in QFD: an industrialized housing application[J] .IIE
Transaction , 1994 ,26 (4) :72.
[12]Nick French,Laura Gabrielli.Uncertainty and feasibility studies: an Italian case study[J]. Journal of Property Investment Fi
nance,2006.
[13]Charlotte Jacobs-Blecha,William Riall.The Feasibility of Improve The Marker Making Proces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oth
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91.
[14]Detailed Feasibility Study Report, 2002. Perennial Engineering Consultancy, M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