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光瀲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
——《飲湖上初晴后雨》·蘇軾
這一首詩作于熙寧六年(公元1073),是蘇軾題詠西湖的詩歌中最有名的一首?!讹嫼铣跚绾笥辍饭矁墒?,這里選的是第二首。這是一首膾炙人口題詠西湖的詩歌。這一天,詩人到西湖游覽,最初,天色晴朗,陽光照射到湖面,水波閃動,非常好看。后來天色轉(zhuǎn)陰,下起雨來,雨霧迷漫,山色朦朧,又別有一番情調(diào)。西湖正如那儀態(tài)萬方的美人西子一樣,無論是淡雅或濃艷的打扮,都恰到好處,美麗動人。前兩句用白描和對比的方法,概括了西湖在不同天氣下所呈現(xiàn)的不同的美態(tài)。第一句描寫晴天的湖光,第二句贊美雨天的山色,兩句從剛晴又雨的具體情景著筆,把西湖迷人的面貌作了準(zhǔn)確描繪。瀲滟、空蒙等詞用得極精當(dāng)、傳神。第三、四句,詩人用西施作比喻,巧妙地說明西湖在任何時候都不減豐姿。詩人心與景會,從西湖的晴方好、雨亦奇,聯(lián)想到西施的濃妝淡抹總相宜,喻體(西子)和本體(西湖)之間,除了從字面上同有一個西字外,詩人的主要著眼點在于二者同具有天賦的自然之美,正因為如此,所以西湖不管晴姿雨態(tài)還是花朝月夕,都美妙無比,令人向往;西施無論濃施粉黛還是淡描娥眉,總是風(fēng)姿綽約,以美人喻美景,新奇巧妙而又極富詩意。詩人利用想象中西施的美,來為西湖增色,所以西湖從此就得了西子湖的美名。全詩構(gòu)思巧妙,概括性強,把西湖晴雨皆宜的美景傳神地勾勒出來,成為了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西湖千古絕唱。
但是,再好再美的言辭也說不盡西湖的旖旎風(fēng)光:陽春三月,草長鶯飛,柳掩桃迎,畫船笙歌,煙雨臺榭;夏時荷花映日,蓮葉接天,水光瀲滟,山色空蒙;秋天則層林如染,金桂飄香,秋濤卷雪,平湖秋月;冬日則暗香浮動,疏影橫斜,斷橋殘雪,遠(yuǎn)山凝黛。所以才有了“山色湖光步步隨,古今難畫亦難詩”的說法。西湖的天生麗質(zhì)和動人神韻是任何語言和畫筆都難以描繪的?!拔茨軖伒煤贾萑?,一半勾留是此湖”,西湖如詩如畫,讓人無不為這天下無雙的美景所傾倒。可是你知道嗎?在 我國各地共有西湖36處,這里所說的西湖,特指的是杭州西湖。清代《冷廬雜識》中說:“天下西湖三十又六,惟杭州最著?!彼未笪暮捞K東坡也曾直截了當(dāng)?shù)卣f:“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杭州西湖以它秀麗的自然景觀和璀璨奪目的歷史古跡折服了眾人,讓人流連忘返、爭相謳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