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歌
無名氏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這是一首描寫內蒙古陰山下草原景色的詩歌。不知道是誰寫的,就算是古代的蒙古民歌吧。
這首詩把蒙古高原上的風光描寫得多么傳神啊。不管是誰讀了,眼前都會浮現(xiàn)出一幅遼闊無邊的草原風景,一下子就會被迷住的。
王維《出塞》詩中也吟唱道:“居延城外獵天驕,白草連天野火燒。”詩中的景象一片白草連天,顯示出原野十分開闊,也是一樣的。
為什么蒙古高原會是這個樣子,和別的高原有所不同?
這和它的特殊地質狀況有關系。原來這里在第三紀期間,曾經有大面積的巖漿噴出。堅硬的熔巖覆蓋了廣闊的高原,保護著地面不受侵蝕風化,遺留下大片略微有一些和緩起伏的地形,就造成現(xiàn)在這個樣子了。要不,哪會有“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钡娘L光呢?
(選自《詩詞中的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