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經濟改革是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目標的漸進式改革,漸進式改革有利于兼顧各方面的利益,有利于保持社會的穩(wěn)定,有利于發(fā)揮政府的主導作用,有利于改革與發(fā)展、結構與效率、計劃與市場的均衡,從而推動了中國經濟的持續(xù)高速增長,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也存在不容忽視的問題,即謹防過熱。
一、中國經濟發(fā)展態(tài)勢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一直持續(xù)保持著較高的增長,1978年至2006年的28年來,經濟增長率年均達到9.6%,我認為這種情況與日本六、七十年代相類似。2003~2006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年均增長10.4%,大大超過世界經濟平均增長4.9%的水平。2000年到2006年,中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已由7 858元上升到16 084元。按匯率折算,到2006年中國GDP總量達到26 452億美元,居世界第四位。需要強調的是:今年經濟增速進一步加快,上半年的經濟增長率達11.5%。
二、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原因
1、經濟體制改革和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為國有企業(yè)、私營及外投資等各類企業(yè)的發(fā)展提供了良好的環(huán)境和動力。
我國經濟市場化的深度與廣度都在不斷增強,據有關報告分析2005年市場化程度已達到73.8%。2005年我國在生產資料銷售總額中市場調節(jié)價比重為91.9%,農副產品收購總額中市場調節(jié)價比重為97.9%。
2、農村的城市化和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既為經濟高速增長提供了低成本的勞動力供給,又提供了巨大的消費市場需求。
全國城市化率由2000年的36.2%提升到2006年我國城鎮(zhèn)化水平達43.9%。預計到2010年我國城市化率將達到48~50%,2020年將達到60%左右。目前整個中國有1.2億進城務工的農民工,加上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農民工總數(shù)約達2億人,農村還有1億多富余勞動力需要轉移。過去的5年來,全國農民工以每年600萬~800萬人的數(shù)量增加。
3、中國人口13億,人口多,起點低,我國是一個發(fā)展中大國,不是一個發(fā)展中強國。數(shù)據提示,2006年我國人均經濟數(shù)量在世界排第128位;正是因為起點較低,隨著經濟持續(xù)快速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導致了旺盛的消費需求,比如住房、汽車、教育、通訊、旅游等逐漸成為人們消費的新熱點,從而成為拉動經濟快速增長的重要力量。
4、投資需求大。20世紀80年代以來,投資增長對GDP增長率的貢獻度都大幅上升。1983年投資增長對GDP增長率的貢獻率達到40%,到2002~2005年,由于進行了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固定資產投資,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迅速提高,達到了56%。
從2001年開始,GDP增長率保持在9.5%以上的高投資保持了25%左右的高增長態(tài)勢,推動了中國經濟的高增長。盡管出臺了一系列旨在控制投資增速過快的宏觀調控措施,但2006年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09870億元,比上年增長24%。
總體來看,中國近30年的高速發(fā)展屬于發(fā)展中國家起點很低、由窮到富的脫貧性增長。
三、目前經濟已經過熱
對于2007年至今的經濟運行情況,目前看法不盡相同,我個人認為已經出現(xiàn)經濟過熱現(xiàn)象,亟需高度重視。
1、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過快,并且增長勢頭仍然很猛。
今年1~10月份,城鎮(zhèn)固定資產投資88 953億元,同比增長26.9%。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完成投資增長16.6%;房地產開發(fā)完成投資增長31.4%。四季度房地產投資仍將成為帶動投資增長的重要力量,而且地方投資增長31%。
2、居民消費價格指數(shù)(CPI)漲幅創(chuàng)新高,通脹壓力加大。
今年CPI漲幅明顯加快,7月份達5.6%,今年10月份我國CPI同比上漲更是高達6.5%,是1996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其中豬肉價格上漲54.9%。
3、房價過高,增長過猛。
今年1~3季度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累計平均上漲6.7%,大城市房屋消費價格漲幅更高,1~3季度北京漲幅達10.1%。2007年10月,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9.5%。而且,許多城市的租房價格遠遠低于同時段購房價格,新房空置率很高。
4、股市超常走高,開戶數(shù)量、總市值及市盈率過高。
今年以來,股市開戶人數(shù)以幾何速度增長,4月份一個月的開戶增量超過去年一年的開戶總量?,F(xiàn)總戶數(shù)近億戶。自股權分置改革以來,滬深兩市總市值以驚人的速度增長。滬深兩市總市值從2005年7月28日的3萬億元起步,到今年11月15日為止,在短短的兩年時間中增長了約10倍。11月份一舉突破30萬億大關。
市盈率過高。截至2007年10月15日,滬市的市盈率(PE)為70.79倍,深市為72.39倍,已遠超過了2001~2002年A股的PE歷史峰值,并與日本1987~1989年泡沫經濟鼎盛時期的水平相當。
5、原材料、燃料、動力價格不斷上升,發(fā)展面臨資源短缺瓶頸。
據國家統(tǒng)計局日前公布的數(shù)據,1~9月份累計:工業(yè)品出廠價格同比上漲2.7%,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3.8%。工業(yè)品出廠價格10月份同比上漲3.2%,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創(chuàng)下2月份以來的漲幅新高,上漲達4.5%。鋼材價格更是持續(xù)大幅上漲,10月份普通大型鋼材上漲9.5%,普通中型鋼材上漲16.5%。此外,10月份原油出廠價格較上年同期上漲4.2%。
6、發(fā)展以資源破壞、環(huán)境破壞為代價,不可持續(xù)與減排壓力增大。
在投資增速加快的背景下,9月份高耗能行業(yè)投資和工業(yè)生產增速雙雙反彈,給節(jié)能減排造成很大壓力。前三季度,六大高耗能行業(yè)投資13 105億元,同比增長22.6%。其中,建材行業(yè)投資同比增長50.9%;石油加工及煉焦增長40.7%;化工增長34.2%;鋼鐵由上年同期下降0.9%,轉為今年增長13%;有色金屬增長31.2%,都保持很高的增速。從出口看,高耗能產品增速仍然較快。前三季度,鋼材出口額增長1倍多,焦炭及半焦炭出口額增長48.0%。產品出口國外,而污染留給國內。幸好,中國的國務院領導高度重視節(jié)能減排,采取了糾正措施,強制拆除中小電廠、建材廠和小煤礦。最近有一個好消息,二氧化碳的排放指標已呈下降趨勢。
總之,我國經濟已經過熱,必須謹防泡沫繃破。
(作者單位:首都經濟貿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