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你來幫我買股票吧!”
可能是受家庭的熏陶,張女士7歲的女兒很早就對金錢有了概念。從4歲起,她就要求將她的壓歲錢單獨管理。現(xiàn)在她的小存折上已經(jīng)積累了好幾千元錢。這筆錢她可舍不得動,就連平時給她的零花錢她也積攢在自己的小錢包里,很少動用。平時如果需要買圖書或小零食,她往往利用自己的特長來賺錢。
女兒在學(xué)揚琴,有些樂曲她能熟練演奏后就要給我們表演,表演得好,就請父母給她一元錢或兩元錢,她把這看成是勞動的報酬。她的書法有進步,張女士也會用零錢給她鼓勵。這些錢她一般用來買自己喜歡的書和小玩具、小零食之類的。
張女士和先生談股票投資的時候,她有興趣聽;爺爺在家里看股票行情,她也會去翻看一下圖表。有一次,她還提出要將自己存起來的壓歲錢交給她爸爸為她買股票。
女兒這么小就對金錢感興趣,張女士有點怕她真的變成個“財迷”,不過,由于她對金錢有一定的理解,她也很容易就理解共享和多贏的概念。比如因不愿意把自己的東西給別人,小時候她經(jīng)常要和表姐買一樣的書,但現(xiàn)在她愿意和她表姐交換圖書來看,也會和小朋友交換一些玩具,甚至也愿意將她不用的東西捐贈給山區(qū)的小朋友。
今年,張女士和先生商量,準備滿足她投資的小心愿,為她選出幾只比較穩(wěn)健的股票,具體買哪一只,則由她在聽完父母的介紹后自己選。
(摘自《財經(jīng)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