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臨海市十三屆、十四屆人大代表。擔任人大代表職務6年來,我最大的感受是,當代表既是榮譽更是責任。這份責任,就是要時刻想著自己是選民選出來的,必須心系選民群眾的利益,敢于和善于為選民代言、解難。
6年來,我針對當前農村中存在的道路建設、環(huán)境整治、農民醫(yī)療保障、農作物保險、小流域治理、農民飲用水安全等群眾反映突出的問題,先后在市人代會上提出了10多件議案和建議,受到了市人大常委會和市政府及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大部分意見建議都得到了較好的落實。這其中,最有影響的是破解了農民建房一刀切限制高度這一難題。
2004年秋季的一天,選區(qū)有3位村民小組長一起來向我反映,村民對市政府新頒布實施的農民住宅用地管理辦法很有意見。我問他們?yōu)槭裁?,他們說,新辦法又要調整規(guī)劃又要限制建房高度,太脫離農村實際了,農民是花了錢建了房,但改善不了生活。
我知道,建房是農民一生最大的事,辛苦積累一輩子,就為造套好房子,住得寬敞明亮。
農家住宅有自身的要求,一般是一樓為農耕機具的貯藏間,二樓是灶間、餐廳,剩下的一層做臥室,如果老少幾代住在一起,住房面積小了,就很擁擠、緊張。
富裕起來的農民,希望住得更寬敞、明亮。2004年,臨海市政府頒布實施了農民住宅用地管理辦法,對農民建房作出了更詳細、規(guī)范的規(guī)定。這本來是件好事,但在實施過程中,農民不但不歡迎,而且反響卻越來越大,這是怎么回事呢?我深入農戶與他們進行交談,了解到新辦法把農戶建房限高三層,而農家灶間、貯藏間就占用了二層,剩下的只有一層可做臥室,如果兩代同堂就顯得比較緊張,而且,由于前后規(guī)劃不一致,同一幢建筑之間參差不齊。
為了進一步了解掌握情況,我走訪了鄰近的幾個村,也是類似的意見。
村民反映的問題引起了我的深思。我打算運用人大代表的權力,為農民解決這個實際問題。
當時有不少人認為我不自量力:市政府作的決定,你一個小小的農村代表,建議會有用嗎?
但我想,選民選我當代表,就是希望我反映群眾的要求和愿望。涉及群眾根本利益的事,不管有多難,我都要堅定不移地去做。
在深入調查研究、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我在市十三屆人大四次會議上提交了一份建議,要求市政府高度重視農民建房問題,促進新農村建設。果不其然,建議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問題依舊。
是這個問題不重要嗎?還是政府不愿意修改農民建房辦法呢?我同幾位農民人大代表一起,再次進行了深入的調研。我仔細查閱了涉及農民建房的有關法律法規(guī),對照市政府有關農民住宅用地管理辦法,感到市政府實施這個新辦法出發(fā)點是好的,但農民建房層高限制和規(guī)劃調整一刀切的做法在時間上來得太急了,不符合目前農村實際。
摸清了情況后,我又聯(lián)絡了幾名人大代表一起,在2007年臨海市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上再次提交了建議。
建議中,我著重強調農民建房問題不是一個小問題,這是關系到農村穩(wěn)定和新農村建設的大事。我提出,農民建房向空中發(fā)展,不占用良田,又能改善居住環(huán)境,應該鼓勵和支持;規(guī)劃調整應因地制宜,新舊有別。
這次提的建議受到高度重視,轉為重要建議交市政府辦理。
市政府對我再次提出的建議格外重視,市長辦公會議進行了專題研究。市政府有關部門組成專門的調研組,對農民建房問題進一步進行分析和論證。
2007年7月,市政府對農民住宅用地管理辦法進行了修訂,明確要求,農民建造住宅必須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城市總體規(guī)劃和村莊建設規(guī)劃,嚴格控制占用耕地建造住宅。農民住宅以家庭人口數(shù)安排建房的,住宅高度從限高三層調整為限高四層。并規(guī)定對建設規(guī)劃已實施的接駁屋,在規(guī)劃允許的范圍內,按原規(guī)劃實施。
至此,困擾臨海廣大農民多年的建房層高等問題,終于圓滿地解決了。農民兄弟見了我交口稱贊,我也感到十分欣慰。(金小刁 曾菊琴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