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辭:我參加的雅漂,國慶這一天,12條漢子在食不果腹的窘境中,仍沒有忘記祖國的生日,在渾濁的雅江邊放聲高歌。
楊浪濤
’98雅漂隊隨隊記者,綽號:波斯貓。
1998年:27歲,成都。四川電視臺記者 編導(dǎo)
2008年37歲,北京。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 副總編
今年9月,我應(yīng)邀去西藏聶拉木,參加一支希夏邦馬業(yè)余登山隊的采訪活動。
29日,登山隊從前進(jìn)營地出發(fā),到30日晚,順利到達(dá)2號營地。在隊員努力向上推進(jìn)的同時,我們3個在大本營的記者和幾個后勤人員卻無事可做。
“明天不是國慶節(jié)么?”一個記者說。
熱烈的討論,很快就有了結(jié)果,我們決定做一面國旗,然后在明天升旗。
營地的后勤總管普布找來了一塊紅色的桌布,一位來自云南的女孩用煙盒的硬紙板剪了5個標(biāo)準(zhǔn)的五角星,醫(yī)生從藥箱里找出藥水把它染成黃色,最后再縫上去,一面五星紅旗就在我們的手里完成了。
當(dāng)陽光灑滿營地時,8名留守隊員端正地站在兩截帳篷鋁桿拼接的旗桿下,唱國歌,紅旗映著雪山的背景,格外鮮艷。
這時,我想起了10年前,就在距這不到200公里的薩嘎縣,我們也升起了一面國旗。
那是我參加的雅漂,國慶這一天,12條漢子在食不果腹的窘境中,仍沒有忘記祖國的生日,在渾濁的雅江邊放聲高歌。
中午,坐在登山隊豪華的登山大帳里,品嘗著廚師精心準(zhǔn)備的美味,不禁淚如泉涌。
10年了,我們外出探險的物質(zhì)條件改善了許多,而唯一沒變的是我們愛國的情懷。
于2008、10、1 西藏海拔5600米的希夏邦馬前進(jìn)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