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路虎自行車登陸中國
2008年9月25日,英國路虎自行車中國騎行俱樂部在北京成立,國家自行車隊、諸多奧運冠軍及影視明星、社會名流紛紛出席。
全國15歲至35歲的青年人群中,86.7%認為,騎自行車旅行和各種自行車戶外運動是“很有品位的時尚”、“令人向往的生活方式”;這其中又有超過半數(shù)的人宣稱,自己對自行車運動的時尚認同及參與欲望,甚至在他們第一次了解到相關信息時就已產(chǎn)生,而且在不同程度上成為現(xiàn)在生活中的一個話題。由此可見,年輕人對自行車戶外運動的興趣正呈現(xiàn)出一種“病毒”式的傳播態(tài)勢,其速度之快、范圍之廣則遠超過一般想象。
路虎品牌衍生產(chǎn)品(中國)運營中心的官員表示,路虎將其自行車事業(yè)引入中國并建立中國騎行俱樂部,正是因應當前中國騎行文化產(chǎn)業(yè)轉(zhuǎn)型期時發(fā)展潮流的重要舉措。他表示,路虎自行車不是功能導向型的自行車,因為對于功能的強調(diào)將或者造成不顧文化品位的“純工具化”,或者導致僅追求頂級“發(fā)燒”技術(shù)的偏執(zhí);而在當下以環(huán)保、健康等為主題的騎行文化的語境中,這兩種結(jié)果顯然都不符合發(fā)展潮流,因而無法滿足當代大多數(shù)騎行者既擁有足夠技術(shù)保障,又獲得環(huán)保者身份的文化訴求。
世界之巔自行車賽
2009年5月《西藏人文地理》雜志將聯(lián)手英國路虎(中國)自行車、路虎自行車中國騎行俱樂部等主辦單位在西藏舉辦“首屆‘路虎杯’喜馬拉雅國際山地越野自行車賽”。
本次比賽的最大看點:翻越海拔4900多米的崗巴拉山口,這是迄今國際自行車正式比賽中到達海拔的最高點。
首屆路虎杯喜馬拉雅國際山地越野自行車賽比賽時間:2009年5月。
地點:西藏三大神湖之一的羊卓雍湖
比賽分專業(yè)組和業(yè)余組兩個級別
巴扎童嘎之吉祥白海螺 子非
秋陽灑在薩迦灰色的山巒上,泛起銀色光芒。藍天之下,薩迦寺的紅墻被襯得格外凝重。僧侶們披掛紅色袈裟,捧出鎮(zhèn)寺之寶——元世祖忽必烈送給八思巴的一只碩大的白海螺,由高僧緩緩吹奏,吉祥的號聲乘著山間罡風,響徹十方大地。
這是我第三次在薩迦寺聆聽白海螺的妙音,閉合雙眼,領受陽光的溫暖,呢喃的佛語帶我回到宇拓路上巴扎童嘎那間永遠洋溢古樸馨香的小屋。
甫到西藏的朋友,急欲了解西藏神秘文化,思緒卻又迷茫。我一般提供兩點建議,先參觀西藏博物館,看看萬千年間雪域高原的滄桑變遷,再去巴扎童嘎,拉薩宇拓路上的方尺小店,徜徉其間,一幅幅唐卡,一串串松石,一尊尊佛像#8943;#8943;從中審視與聆聽西藏文化傳承發(fā)展的故事。
在眾人眼中,巴扎童嘎不只是一家藏飾小店,更是一種文化的載體,一種心靈的體驗。無論你來自何方,走進巴扎童嘎,便不自覺地融入了古老神秘的西藏文化殿堂。
巴扎童嘎意為“吉祥的白海螺”,是梵文和藏文結(jié)合的音譯。巴扎,源自古老的梵文,藏語意指吉祥;白海螺,是藏傳佛教八瑞相之一,亦是一種極為稀有的神圣法器,象征佛法與智慧。巴扎童嘎的創(chuàng)始人希冀,借白海螺的佛音將西藏文化傳播得更悠遠更綿長。斯人斯愿,誠意之至。熱愛藏文化的我,不論所處何地,每每聞聽白海螺的佛音,油然懷想巴扎童嘎,并衍生一分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