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琵琶別抱”,《辭源》解釋是:“指婦女再婚。語出唐白居易《琵琶行》‘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及‘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句?!痹凇掇o源》編者看來,前二句應(yīng)切一“嫁”字,后二句則切成語字面上“抱琵琶”三字。但筆者認(rèn)為,白居易筆下的琵琶女此前是長安的樂妓,“嫁作商人婦”前詩中并未提到其婚嫁事。因此“門前”二句中只是說出嫁。而非再嫁。且“移船相近邀相見”,只是講兩船靠近。琵琶女其實并未過其船,與再婚無半點干系。
明人瞿佑《歸田詩話》卷上“琵琶行”條:“龍仁夫題《琵琶亭》云:‘老大姮娥負(fù)所天,忍將離恨寄哀弦。江心正好觀秋月。卻抱琵琶過別船?!泻S意?!薄芭脛e抱”四字都在此詩末句之中。但所諷何事、所諷何人。卻未言明。
今人齊昌等人所編《幽默詩文小品1001》(中國青年出版社。1994年,230頁)說詩是諷刺南宋降元將領(lǐng)呂文煥的。龍仁夫當(dāng)是宋末元初人,問題便因此而明朗了。古人有以夫妻關(guān)系比喻君臣關(guān)系的傳統(tǒng),龍詩正是以女子再婚比喻呂文煥這位貳臣的不忠。因此。龍詩才是成語“琵琶別抱”的直接出處。
《辭源》“琵琶別抱”條所引書證分別是王濟(jì)的《連環(huán)記·擲戟》與孟稱舜的《鸚鵡墓貞文記·哭墓》,二人都是明朝人。《辭?!放c筆者手頭所能查到的字典無一例外的都是引用明人或清人的作品。由此可見。成語“琵琶別抱”的使用在明清時期較為普遍。唐宋時期可能尚未出現(xiàn)。
作者單位:重慶交通大學(xué)應(yīng)用技術(shù)學(xu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