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中山經》“中次七經”載:“又東二百里,日姑嫍之山。帝女死焉,其名曰女尸,化為薯草……”《中山經》“中次七經”有16座山,山問之水多入伊水、洛水,其地理位置當在河南西部,其中的“姑嫍之山”也應在河南西部,它與長江邊的巫山南北相距約280公里?!渡胶=洝防锕脣椫降牡叟?名“女尸”)死后化為蓞草,嗣后,逐漸演變成巫山的瑤姬神女故事,真有點南轅北轍的味道。
《史記·五帝本紀》載:“軒轅氏之時,神農氏世衰……(軒轅)以與炎帝戰(zhàn)于阪泉之野。三戰(zhàn),然后得其志?!笔Y南華《炎黃五帝年代考釋》說:“炎帝之生年……公元前5080年……黃帝的生活年代大概是公元前4660年~前4550年左右……舜生于公元前2277年,禹則生于公元前2257年左右?!薄渡胶=洝ず冉洝份d:“炎帝之孫伯陵……黃帝生駱明……洪水滔天。鯀竊帝之息壤以湮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殺鯀于羽郊。鯀復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薄妒辣尽吩唬骸包S帝生昌意,昌意生顓頊,顓頊生鯀(禹之父)?!薄妒酚洝は谋炯o》載:“禹者,黃帝之玄孫而帝顓頊之孫也。”《中山經》“中次七經”所說“帝女”,一般認為是炎帝之女,她與大禹相隔了許多代,他倆是走不到一起的。
戰(zhàn)國時期的宋玉,主要活動于公元前298~前263年,其《高唐賦》有:“昔者先王嘗游高唐,怠而晝寢,夢見一婦人曰:‘妾巫山之女也,為高唐之客。聞君游高唐,愿薦枕席’。王因幸之?!逼渲械摹跋韧酢敝赋淹?前328一前299年在位)。這個“巫山之女”比大禹晚數千年,宋玉并沒有稱之為“瑤姬”,當然與大禹沒有絲毫關系了。
《文選》卷三十一江淹《雜體詩三十首》之十一《雜體擬潘岳述哀詩》“爾無帝女靈”句,李善注:“《宋玉集》云:楚襄王與宋玉游于云夢之野……自云:我帝之季女,名曰瑤姬,未行而亡,封于巫山之臺。聞王來游,愿薦枕席。王因幸之?!薄段倪x》卷十六江淹《別賦》“惜瑤草之徒芳”句,李善注:“宋玉《高唐賦》曰:我帝之季女,名曰瑤姬,未行而亡,封于巫山之臺,精魂為草,實曰靈芝?!崩钌?約630-689)是唐代江都(今江蘇揚州)人。李善引《宋玉集》說:“我帝之季女,名曰瑤姬”,這是錯誤的。宋玉只說“巫山之女”,未說“帝之季女”,更未說“名曰瑤姬”。李善說“精魂化為草,實曰靈芝”,明顯是《山海經·中山經》“中次七經”的“帝女死焉,其名曰女尸,化為蓞草”的改寫,而且將其放在宋玉的名下。宋玉并沒有說過這樣的話。這里李善是在移花接木、偷梁換柱。
唐代余知古撰《渚官舊事》卷三《周代下》引《襄陽耆舊傳》說:“襄王與宋玉游于云夢之臺……曰:我夏帝之季女也,名曰瑤姬。未行而亡,封乎巫山之臺。精魂為草,摘而為芝?!币陨弦雠c李善所注相似,不同的是將“帝之季女”改為“夏帝之季女”,這個改動也是沒有依據的。如果這個“夏帝”是指大禹,或指大禹之子啟,那么,“夏帝之季女”與大禹搞“婚外隋”云云,則殊為荒謬。
《太平御覽》卷三百九十九《人事部四十·應夢》引《襄陽耆舊傳》說:“楚襄王與宋玉游于云夢之野……日:我帝之季女也,名曰瑤姬,未行而亡,封于巫山之臺,精魂依草,實為莖之(靈芝)。”《水經注》卷三十四《江水》載:“宋玉謂天帝之季女,名曰瑤姬,未行而亡,封于巫山之陽,精魂為草,實為靈芝。”以上引述仍受李善的影響,斷不可信。
《山海經·海外北經》載:“禹所(導)積石之山在其東,河水所入?!薄渡胶=洝ず任鹘洝份d:“河水出東北隅,入禹所導積石山。”《山海經》記述大禹治水,“所導積石山”,并沒有什么“瑤姬”幫助大禹治水之事?!妒酚洝は谋炯o》較詳細地記述了帝禹的事跡,也沒有說到帝禹治水得到所謂瑤姬的什么幫助。
紀連海先生在電視講座《大禹的愛情故事》(上海電視臺2008年3月中旬播出)中說:瑤姬是炎帝的女兒,給大禹送“紅寶書”,幫助大禹治水,是大禹的情人;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是受婚外情所困。我們認為這種說法完全沒有依據。在“5·12”汶川大地震中遇難的北川學者、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禹羌文化研究所原所長謝興鵬先生生前曾質疑:“說瑤姬是大禹的情人不是純屬虛構的無稽之談嗎?”
杜光庭(850~933)是唐末五代道士,咸通中舉進士不第,入天臺山修道,晚年隱居青城山,其《墉城集仙錄》載:“云華夫人,王母(西王母)二十三女,太真王夫人之妹也。名瑤姬……時大禹理水,駐山下……因與夫人相值,拜而求助。(瑤姬)即敕侍女授禹策召鬼神之書……助禹……決塞……以順其流。禹拜而謝焉?!甭勔欢唷陡咛粕衽畟髡f之分析(補記)》說:“《集仙錄》雖把高唐神女與涂山氏合為一人,但我仍然不主張她們本是一人”;“《集仙錄》上說云華夫人是王母第二十三女,當然是后世道家捏造的譜系?!卑训兰夷笤斓摹霸迫A夫人(瑤姬)”助禹“理水”,當成信史講述,實屬不當。退一步說,杜光庭只說瑤姬助禹治水,禹拜而謝,并未說過兩人有什么“婚外情”。
《史記·夏本紀》載:“禹為人敏給克勤;其德不違,其仁可親,其言可信……”在洪水滔天的危難之際,帝舜命禹:“女(汝)平水土”。“禹遂與益、后稷奉帝命,命諸侯百姓興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乃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薄衣食……以開九州,通九道……于是帝(舜)錫(賜)禹玄圭,以告成功于天下。天下于是太平治?!睆囊陨嫌涊d可以看出,大禹品德高尚,在艱苦的十三年治水歲月里,克勤克儉,勞身焦思,薄衣食,過家門而不入,直到治水成功??梢哉f大禹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人物。
在堯、舜、禹時代,還沒有實行一夫一妻制。堯在選擇接班人時,眾人推薦虞舜,《尚書·堯典》載:“帝曰:‘我其試哉!女于時,觀厥刑于二女?!褰刀趮?氵內),嬪于虞?!弊g成白話是:“堯帝說:‘讓我試試他吧!我把兩個女兒嫁給舜,從兩個女兒那里觀察舜的德行?!谑敲顑蓚€女兒下到媯水的轉彎處,嫁給虞舜?!泵珴蓶|《答友人》有“九嶷山上白云飛,帝子乘風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淚,紅霞萬朵百重衣?!逼渲小暗圩印奔粗笀虻膬蓚€女兒(即嫁給舜的娥皇、女英)?!妒酚洝の宓郾炯o》載;舜“南巡狩,崩于蒼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
禹取涂山氏之女女嬌,女嬌若有妹,其妹及女嬌的侍女都可能成為禹的妾?!秴问洗呵铩ひ舫跗份d:“禹行功,見涂山之女,禹未之通而巡省南土。涂山氏之女乃命其妾待禹于涂山之陽,女乃作歌曰:‘候人兮猗!’實始作南音。”以上記載說明。禹在涂山娶了妻同時納了妾。洪興祖《楚辭補注》對于屈原飫問?“焉得彼涂山女”注:“《呂氏春秋》曰:禹娶涂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以甲四日,復往治水。”大禹娶妻四日,即告別妻妾辛勞于治水第一線,即使經過家門,亦無暇進門會見她們。大禹已將治水視作高于一切的神圣使命。在使命未完成之前,他哪會有心思去搞什么婚外情?而歷史文獻也沒有過這樣的記載。
在禹治水之前,是禹的父親鯀在治水?!渡袝虻洹份d:帝堯據“四岳”推薦,用鯀治水,結果是“九載,績用弗成”。帝舜即位后,“流共工于幽州……殛(流放)鯀于羽山,四罪而天下成服”?!妒酚洝は谋炯o》載:“當帝堯之時,洪水滔天……堯求能治水者,群臣四岳皆日鯀可……于是堯聽四岳,用鯀治水。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舜登用,攝行天下之政……行視鯀之治水無狀,乃殛鯀于羽山以死。”鯀辛勞治水九年沒有成功,被認為有罪而流放羽山,死在羽山。屈原在《天問》里提出了疑問:“順欲成功,帝何刑焉?”是說,順應治水欲成功,帝舜為何要對鯀施刑罰?這問題提得不無道理。如果讓鯀也治水十三年,也許會成功的。禹擔當神圣的治水大任后,可謂命若懸絲,時時刻刻不敢懈怠。禹治水九年,仍然沒有成功,被殛羽山的命運可能會降臨?!妒酚洝は谋炯o》說禹“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一是禹肩負為“天下太平治”的重任;二是有鯀遭殛而死的前車之鑒,這才是禹“不敢入”的原因。禹連妻妾都“不敢”見,敢在外面搞婚外情?再說禹的高尚品德也決定他與婚外情無關。謝興鵬先生針對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是受婚外情所困之說,認為是“對華夏祖先的褻瀆”,批得有理。
作者單位:四川省科學技術協(xié)會(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