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河發(fā)源于四川冕寧菩薩崗南,南流經(jīng)西昌、德昌、米易,在米易以南匯入雅礱江,其地下斷裂延伸至云南北部一些地區(qū)。安寧河斷裂帶所涉地上面積10多萬平方公里,人口500萬左右,以彝族居多。這片地區(qū)古稱巂州(唐代治所先在今西昌市東,后移今冕寧縣南),在歷史上經(jīng)常發(fā)生震級不等的大小地震,造成重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chǎn)損失。今僅摘數(shù)次有文字記載的大地震,供今人參考,對這個廣袤地區(qū)的經(jīng)濟開發(fā)或有點滴鑒戒和啟迪。
一、公元624年8月15日(唐高祖武德七年七月),“巂州地震,山摧壅江,水噎流”。此時,該地人口稀少,且行政控制權(quán)不及之處甚多,詳情缺少記載,能有“山摧壅江”的能量,其級別不會太低。
二、1489年1月12日一15日(明孝宗弘治元年十二月),建昌、越巂、寧番等衛(wèi)地震,波及成都、重慶兩府及遂寧籌地。地震日之前,“雷電雨雹陰霾,自辛卯至是日(地震)乃止”,即地震前兆是雷電風雨交加。其震級使成都、重慶兩府數(shù)十州縣均有感,應是一次破壞性大地震。
三、1513年12月30日(明正德八年十二月),越巂衛(wèi)地震,“火輪見空中,聲如雷”,波及成都、重慶二府與潼川及邛州等地,亦即全川州縣皆有感,似與25年前發(fā)生的西昌大地震有同等震級。
四、1531年3月13日(明嘉靖十五年二月二十八日),“建昌、寧番等衛(wèi)地震,城垣崩塌數(shù)多,房屋傾壓官吏,軍夷死數(shù)近萬?!薄暗卣鹑缋缀鹫邤?shù)陣,都司與二衛(wèi)公置、二衛(wèi)民居、城墻一時皆倒,壓斃都指揮一人,指揮二人,千戶一人,百戶一人,鎮(zhèn)撫一人,士夫一人,太學生一人,土官土婦各一人,其他軍民夷僚不可數(shù)計。又徐都司父子、書吏、軍伴等百作,無一得脫。水涌地裂,陷三四尺,衛(wèi)城內(nèi)外俱若浮塊,震至次月初六日猶未止?!边@次地震造成邛州、雅州、馬湖府,潼川州、敘州府、順慶府、龍安府等府縣均有波及,貴州、安徽等省亦有震感。時人有記載:“四川一省地震,有聲如雷,南至建昌尤甚,山崩地裂,城室盡塌,五晝夜雷聲不絕,烈風可畏,山泉河水盡皆黃濁?!边@是四川歷史上安寧河斷裂帶強烈地震最為詳盡的記載,可以判定是一次巨大的破壞性地震。它使人戶本來很少的強震區(qū),“軍夷死數(shù)近萬”,其中彝族人民占絕大多數(shù),至今仍令人傷痛,應該追悼。
五、1732年1月29日(清雍正十年正月初三),寧遠府(治西昌縣)所屬西昌縣、會理州與德昌、河西、迷易(米易)三所以及披砂、永定營等處地震。其受災地區(qū)災情:“震垮披砂、永定等處營汛城堡、營房;建昌鎮(zhèn)總兵衙署大門、二門以及舊有廳堂、房屋搖倒過半,余盡歪斜;府城東北隅千佛寺,非特殿宇坍塌、墻垣傾圮,而佛像亦在摧殘零落中”。西昌縣城之土地神祠,值“壬子春初,又復偶遭地震,口署中……民傷損甚眾……”;迷易所巡檢衙署倒塌。這次地震人員死亡不多,但整個寧遠府治區(qū)內(nèi)以及云南昆明、東川府、石屏州等地均有震感,定遠瑯鹽井“井鹵忽而變淡”、“鹵水增旺”,嘲震中應在西昌偏南披砂、永定營、會理一帶,震級已達到破壞性地震程度。這次地震距明正德地震200年,其中由于明末清初戰(zhàn)亂人禍近半個世紀,討平吳三桂叛亂又費時數(shù)年,成都至西昌之間行旅裹足,川滇交界諸治所均在康熙中期以后才挨次建立,故缺乏文書奏報和文字記載。其間有1662年漢源地震,1724年雅安、漢源地震,均因震中不明,無法探討安寧河斷裂帶發(fā)震規(guī)律,但可以肯定,這條斷裂帶在這200年內(nèi)絕不是太平的。終于,在1850年證明了它的威力。
六、1850年9月12日(道光三十年八月初七),安寧河斷裂帶爆發(fā)了特大地震,震中在西昌偏南20公里處,西昌縣“城墻倒塌二百余丈,西、南、北三門城樓及文武衙署、倉廒、庫局、廟宇、監(jiān)獄概行”倒塌;“城內(nèi)城外及各鄉(xiāng)場,除外來客民被壓身者不計外,共計災戶二萬七千八百八十家,災民十三萬五千三百八十二名口,倒塌居民瓦屋草房二萬六千一百六間,壓斃男婦二萬六百五十二名口,官無棲止,民多露宿”,其中“寧遠府教授曾習傳……共八員,兵丁八十名……在監(jiān)禁卒人犯,亦各被壓殞命”,傷者不計其數(shù)。在會理州屬披砂汛、松林坪等十四處,“共震倒民房一千八百三十八戶,壓斃男婦二千八百七十八名口”。道光七年(1827年),會理州所屬共有24780戶,“共男婦十四萬五千八百一十二口”。時值西昌正值府試,文武生童死難頗多。署寧遠府知府牛樹梅強忍喪子絕嗣之痛和自身被埋之傷痛,捐銀1500兩,“雇人于城外掘大坑數(shù)處,扛尸掩埋,并作《祭告地震被災孤魂文》云:
嗚呼!愁云凄雨,滿目荒涼,豈惟死也無棺,抑且葬難得藁,其在有家之客,尚歸骨于墓中,凡茲無主之骸,競積尸于城外……冢累累以相比,魂渺渺而何依,星月風露之間,慘也何極!
西昌大地震波及全川,鹽源倒塌民房數(shù)十間,壓數(shù)十人,嘉定府、德陽、仁壽、慶符、南溪、涪州均有感,云南大姚、永北廳、宣威州、寧洱、巧家廳均有波及,其中巧家“傾圮民房數(shù)百間,壓斃數(shù)百人”啕。
西昌管轄區(qū)內(nèi)總?cè)丝?,道光七年縣屬30121戶,男婦148163口,災民就有135382人,死亡近30000人,“西昌縣城鄉(xiāng)一縣有數(shù)可稽者二萬余人”。這個死亡比率相當高,不亞于唐山大地震。震后,“細雨蒙蒙,夜鳥窳窳,哭聲哀哀,妻亡子喪,陰風慘慘,父悲母號”。1850年西昌特大地震的慘景與恐怖,久久在安寧河兩岸民間流傳,并摻合著謠傳與迷信,更增加地震的神秘性。
在此后的100年內(nèi),安寧河斷裂帶沒有發(fā)生破壞性地震,但是小震不斷,均在4-5級之間。
七、1952年9月30日,冕寧石龍地震,震級六又四分之三。這里是“南北向的安寧河斷裂帶北段,該段新構(gòu)造活動強烈?!雹杈摭垍^(qū)是震中,“全區(qū)7685戶,共倒塌房屋3239間,破壞2598間,倒墻19555堵,打死162人,傷707人,受災6614戶?!泵釋幦h(含巨龍區(qū))死亡216人,輕重傷926人,死牲畜835只,倒塌房屋3980間,嚴重破壞6444間。西昌全縣倒塌房屋193間,倒墻541堵,死亡20人,傷83人。喜德縣亦有房屋倒塌,光明鄉(xiāng)地陷成湖,面積約一畝左右,水深7米。普格、寧南、德昌、越西、昭覺均有程度不等的破壞,云南巧家及成都等地均有感。這是距1850年的100年后在安寧河斷裂帶北端發(fā)生有記載的最強烈的地震。
八、1955年9月23日,這條斷裂帶上的南端會理魚魚乍又發(fā)生六又四分之三級強震,再次顯示了它的威力和不可捉摸脾氣,造成“會理、云南永仁兩縣倒塌房屋15000余間,震裂10000余間。會理縣死亡485人,輕重傷1153人,……永仁縣死亡108人”。此外米易縣毀房810間,死亡20人,傷85人。相隔三年,安寧河斷裂帶南北端各發(fā)生六又四分之三級強震,其后又各余震不斷,地震能量的釋放應該是差不多了。安寧河斷裂帶相鄰城市均按標準設防,臺站監(jiān)控更是星羅棋布,一切預防措施都嚴格到位,應該說是嚴防死守,因為那里有國營特大型企業(yè)——攀鋼。
作者撰文本意是:
1 安寧河斷裂帶上干部群眾應多讀地震方面的書,學校應該開設地震知識必修課,從小教育孩子防震自救知識;
2 這條地震帶的7級以上地震規(guī)律不好預期捕捉,它的活動間隙時期有長和短,震級有大有小,是否進入一個新的地質(zhì)構(gòu)造期,需要深入調(diào)查研究;
3 城市有八度設防建筑,鄉(xiāng)鎮(zhèn)及彝族山居群落,亦應普查,并給予大力指導與幫助;
4 水壩、電站建設,一定要考慮這里的地殼有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