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文獻資料和專家訪談法,對高校多功能綜合體育館建設必要性進行了分析,研究得出:高校建設多功能綜合體育館能保證高校體育教學、訓練和競賽、群體活動的良好開展;滿足教學評估基本要求;促進高校體育產業(yè)發(fā)展,由此可見,高校建設多功能綜合體育館是非常必要的。
[關鍵詞]高校體育教學 多功能綜合體育館 必要性
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隨著《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頒布,體育場館有償開放開始快速起動;又伴隨著目前我國高等教育的快速擴容勢態(tài),高校招生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高校新校區(qū)不斷迅速建設,多功能綜合體育場館成為高校規(guī)模建設中的重要領域之一。
一、多功能綜合體育館的界定
高校多功能綜合體育館因高校不同發(fā)展階段的不同服務對象和任務不同而有所區(qū)別,一般認為多功能綜合體育館是指為了滿足運動訓練、運動競賽和群眾健身娛樂的需要而專門修建的各類運動場所的總稱。它包括兩個層面,一是項目的功能多樣性;二是兼顧性,能有效顧及到體育教學、課余訓練、項目競賽和群體活動的開展。
二、高校建設多功能綜合體育館的必要性
1.學校體育教學順利開展的需要
大學體育不僅僅是以學校體育為中心的體育活動,作為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為中心任務的教育過程更重要的是使學生樹立終身體育思想,掌握體育健康的知識和方法,養(yǎng)成終身堅持體育鍛煉的習慣。它與德育、智育、美育共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健康成長,形成大學生健康體育,終身體育的觀念。因此,體育教學內容體系必須符合體育目標要求,符合學生個性化發(fā)展要求,符合社會交往要求,具有專業(yè)性、民族性、文化性等特色。建立高校良好完整的運動場館設施對廣大師生健身活動的開展將起到積極的引導和扶持作用,對體育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的改革提供思想和物質保障。是搞好各項體育工作,開展校園體育活動的基礎設施,場館建設及發(fā)展的規(guī)模水平,直接關系到學校體育的發(fā)展程度。在滿足全面提高全體學生身心健康素質的基礎上,充分考慮地域文化與經濟環(huán)境和自然地理資源條件,符合全民健身活動的廣泛開展,滿足國內外體育文化交流的需要,同時,考慮到未來人類及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從整體上予以分析和優(yōu)化,使自然資源、文化資源和社會資源在高校體育乃至全民體育運行過程中得到充分運用。在體育場館不健全的情況下,體育教學工作良好開展難以得到保障。
2.學校代表隊建設及發(fā)展的需要
長期以來,我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領域最主要的任務是為學生開展體育課程教學與課余運動訓練服務,體育館(包括設施建設與器材的配置)主要就是為了滿足體育教學與課余體育運動訓練單一的需要,受前蘇聯(lián)的學校體育思想的影響,又強化了學校體育為競技運動服務的功能。雖然,前些年由于“舉國體制”取得了很大的進度,在短時期內成改革開放中的中國在體育之林占有一席之地。但隨著體育的社會化和商業(yè)化的程度越來越高,“舉國體制”似乎有些疲軟了。而高校辦體育,高校成為競技體育發(fā)展的助推器?!绑w教結合,科教興體”成為人們日常生活關注的焦點,這點在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地比較普遍。
3.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的需要
體育場館及設施已成為高校本科教學評估的重要內容之一,根據《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指標等級標準及內涵》,在“教學條件與利用”這個一級指標規(guī)定:要有風雨操場及專項設施;生均運動場地面積≥3平方米。在《普通高校體育場館設施、器材配備目錄》中規(guī)定:各類高校生均占有體育場地面積應達到室外4.7平方米/人,室內0.3平方米/人。因此,各高校為順利通過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和教育部有關文件的規(guī)定,建設多功能綜合體育館也勢在必行。
4.學生、教師及社區(qū)體育文化發(fā)展的需要
體育運動出現(xiàn)大眾化和終身化的趨勢是現(xiàn)代科學技術高度發(fā)展的必然結果,社會生產、科技發(fā)達也使人們的生產、工作時間縮短?!坝嘞拘蜕鐣眲荼厥谷藗儗Ⅲw育活動列為生活的重要內容。高校廣大師生不僅是校園體育文化的主體,也是全民健身的主體,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大多以“余暇體育”的形式進行,余暇體育更有利于“全民健身計劃”在高校實施。
另外,多功能綜合體育館的建設同樣對學校的全面發(fā)展也是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主空間(比賽場地)的多功能,適當加大場地,以適應多種項目比賽和訓練,同時,考慮多種活動,如娛樂演出、集會、展覽等使用的可能性;小到學校的各種慶典活動、匯演,大到與周邊社區(qū)的群眾交流和對外經營。一方面,可以彌補一點體育館的維護保養(yǎng)費用,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學校的知名度,以便和諧發(fā)展。附屬空間的多功能使用,如賽事管理用房和媒體用房平時可改造為健身、娛樂用房等,除專業(yè)運動員要考慮群眾鍛煉、老年人使用的要求。
未來高校的辦學方向是開放性的,大學生需要走進社會進行大量的社會實踐活動,而周邊社區(qū)人員群體更需要環(huán)境幽雅、條件安裝好的健身娛樂場所。所以,普通高校與周邊社區(qū)應該建立友好關系。高校體育場館公休日、節(jié)假日可向周邊社區(qū)人員群體開放,達到共同營造一個和諧共贏的新型關系,使學校可以在良好的環(huán)境氛圍中漸漸趨向成熟。
三、結論
高校多功能綜合體育館的作用是多方面、多層次的,它的建設符合現(xiàn)代體育設施的配置理念,符合學校長遠發(fā)展的時代要求,值得各高校予以高度重視。
參考文獻:
[1]鄭紅衛(wèi).對高校體育場館建設與發(fā)展的思考[J].高校研究,2005,(32).
[2]曾峰.對北京高校體育場館利用現(xiàn)狀的調查[J].2006,8.
[3]張寶鈺.西安高校體育場館資源配置與經營情況調查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7,3.
[4]俞峰.對上海市部分高校體育場館經營現(xiàn)狀的調查及研究[J].體育科研,2005,2.
[5]張建中.關于高校體育場館設計的思考[J].浙江建筑,2006,12.
[6]莫再美.關于我國高校體育場館現(xiàn)狀及其建設的思考[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7,1.
[7]霍建新.我國體育場館研究述評[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7,5.
[8]霍建新.我國高校體育場館綜合利用研究[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7,2.
[9]劉華冰.體育場館設施與城市功能及形象關系研究[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07,6.
基金項目:湖南大眾傳媒職業(yè)技術學院2006年度立項課題,批準號為:06YJ16
(作者單位:湖南大眾傳媒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