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合作交流 活學活用 自我反思
一、注重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建構新知
“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是新課程理念的最高境界,要發(fā)展學生智力,培養(yǎng)學生能力,就要解決學生學習的參與度的問題。教師要在課堂上最大限度地盡量地使學生動口、動手、動腦,極大地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探索、主動思考、主動實踐。
例如,在《游戲公平嗎?》一課中,教師事先準備一個盒子,上面留一個小口,里面裝大小形狀相同,紅白兩種顏色的乒乓球,盡量讓平時不愛參與,不愛說話,成績差的學生摸球,其他同學做記錄,在游戲的過程中讓各種學生都體驗到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發(fā)表見解,掌握新知識。
二、對教材活學活用,變抽象為具體
在教學中,教師不僅要理解教材的編寫意圖和深刻的教學理念,還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可以對教材內(nèi)容重組加工,創(chuàng)造性的使用教材,使教材真正成為有利于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材”。
例如,在七年級有節(jié)比較抽象的內(nèi)容《截一個幾何體》。教學中首先讓學生準備學具:小刀、黃瓜、蘿卜、土豆做的正方體、圓柱體、圓錐等,讓學生先動手操作自己探索,然后在設計多媒體課件,動化演示用一個平面截幾何體的各種截面情況,畫面清晰美麗又富有趣味性,給學生帶來很大樂趣。同時有收到把抽象問題具體化的功效。這樣既能提高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了解數(shù)學在其他學科的應用,又能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三、強化應用意識,解決實際問題
在新課程理念下,數(shù)學課堂教學應增強學生的應用意識。教師要根據(jù)教學目標,針對教學重點,設計練習,或?qū)嵺`活動。引導學生逐漸學會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問題。
例如,在學習《一元一次不等式》時,有這樣的一道題:一家庭去某地旅行,甲旅行社說:父親買全票,其他人半價優(yōu)惠。乙旅行社說:家庭旅行按團體票,按2/3的原價優(yōu)惠。這兩家旅行社的原價是一樣的。問選擇那家旅行社更優(yōu)惠?
該題以“家庭旅行“為背景,讓數(shù)學走進千家萬戶的實際生活,讓學生真真切切感受到數(shù)學就在自己的身邊,必須學會,學以致用,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內(nèi)在的動力,真正的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四、自我總結,學會反思
在教師組織下,引導啟發(fā)學生進行思維過程的重新整理總結。 反思是學生對自己認知過程、認知結果的監(jiān)控和體驗。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反思可以使學生進行自我總結、自我評價,使認識上一個臺階,逐步完善認知結構,并進一步開拓探究的空間。因此,有效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反思是教學獲得成功的保障。讓他們對自身活動進行回顧、總結以及具有批評性的再思考,就能求得新的、深入的認識或提出疑問作為新的教學起點。從而他們的思維得到了碰撞,認識得到了升華,體驗得到了豐富。
總之,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師多給學生一點自由和自主,少一點禁錮和束縛。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輕松自主地學習數(shù)學。
(作者單位:河北棗強縣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