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專家指出,適當?shù)拿半U活動是培養(yǎng)健全人格的必修課程,所以西方一些國家,他們從小學開始,就在課程內安排“冒險教育課程”,鼓勵青少年面對挑戰(zhàn)、克服困難,培養(yǎng)不畏挫折、奮勇向上的精神,而攀巖運動因為它的方便性(利用人工巖場,可在校園內實施)及足夠的刺激性(既安全又有挑戰(zhàn)性),往往被學校利用來作為冒險教育的一項有效工具。反觀我國青少年學生并不被鼓勵從事冒險性的活動,尤其在校內任何活動中假如有危險的因子存在,基本上是不受師長歡迎,或許如此可以方便學生管理并減少意外發(fā)生的機會,但這些受到過度保護的學生+當他們在課業(yè)或生活上遭遇困難時,應變能力就顯得很弱小了。因此,我們應該鼓勵青少年在課余時間多做些具有挑戰(zhàn)性的運動(比如攀巖),以鍛煉自己的意志。
攀巖即徒手攀登巖壁,英語稱做“Free Climbing”。這里是指不依賴任何外在的輔助力量,只靠攀登者的自身力量完成攀登過程。攀巖運動要求人們在各種高度及不同角度的巖壁上,連續(xù)完成轉身、引體向上、騰挪甚至跳躍等驚險動作,集健身、娛樂、競技于一身,是一項刺激而又不失優(yōu)美的極限運動,被全球的攀巖迷們稱為“峭壁上的芭蕾”。
攀巖是脫胎于登山運動的一項新興極限運動,后來發(fā)展成為一項競技體育運動。根據(jù)比賽內容的不同,可分為難度攀巖和速度攀巖兩種。根據(jù)比賽場地的不同,又可分為戶外攀巖和室內攀巖兩種。
攀巖的基本方法
三點固定是攀巖的基本方法。
身體姿勢 攀登巖石峭壁時身體要自然放松,以三個支點穩(wěn)定身體重心,而重心要隨攀登動作的轉換移動,這是攀巖能否穩(wěn)定、平衡、省力的關鍵。要想身體放松就要根據(jù)巖壁陡緩程度,使身體和巖壁保持一定距離,靠得太近,會影響觀察攀巖路線和選擇支點。
手臂的動作 手在攀登中是抓住支點、維持身體平衡的關鍵,手臂力量的大小直接影響攀登的質量和效果。手臂如何用力,在人工巖壁攀登和自然巖壁攀登時情況不同,前者要求第一指關節(jié)用力摳緊支點的同時,手腕要緊張,手掌要貼在巖壁上,小臂也要隨手掌緊貼巖壁而下垂,在引體時,手指(握點)有下壓抬臂動作,其動作規(guī)律是,重心活動軌跡變化不大,節(jié)奏更為明顯。但攀登自然巖壁時其動怍就變化很大,要根據(jù)支點不同采用各種用力方法,如抓、握、掛、摳、扒、捏、拉、推壓、撐等。
腳的動作 一個優(yōu)秀攀巖運動員的攀登技術發(fā)揮得好壞,關鍵是兩嶇的力量是否能充分利用。只靠手臂力量攀登不可能持久。腳的動作要領是,兩腿外旋,大腳趾內側貼近巖面,兩腿微屈,以腳踩支點維持身體重心,在自然巖壁支點大小不一和方向不同的情況下,要靈活運用。但要切記,膝部不要接觸巖石面,否則會影響到腳的支撐和身體平衡,甚至會造成滑脫而使膝部受傷。另外,在用腳踩支點時,切忌用力過猛,并要掌握用力的方向。
攀巖的基本裝備
和諸多野外活動一樣,攀巖具有一定危險性,所以需要一套齊全的裝備以保攀巖者的人身安全。
攀巖繩 當攀爬者體力透支、耐力不足或通過困難路線時而產生的跌落,繩子可以起到確保安全之用。它是由高強度的尼龍按特殊的方法編織而成,結構上由繩心、繩殼兩部分組成,具有較大的延展性,可以吸收大部分跌落時所產生的沖擊力,從而減低對攀爬者的傷害。
繩索保養(yǎng)常識 盡量避免與鋒利的巖石發(fā)生磨擦(如不能避免,則應在巖石上加墊布防止磨繩);絕對禁止踩踏繩索,將會使沙石進到繩心破壞繩子結構;用完繩子之后,應把整條繩子理好;繩子有專用的繩袋,專門用于存放繩子之用,可以保持繩子清潔,防止糾纏,使之便于攜帶。
安全帶 穿著安全帶是為了方便與繩子連接,而不用把繩子直接綁在腰上,使之更加舒適、安全(可以把跌落的沖擊力分散到腰、腿上,而不單集中于腰上)。注意:腰帶一定要穿于腰上,即高于盆骨位。
攀巖鞋 一種專門為攀巖而設計的“小鞋”,用特殊(高磨擦力)的橡膠包裹著可能用到的腳部的各個部分(腳尖、腳掌內外側、腳跟)。這種鞋是有意識地做小一點,外變形變曲一點,使之更加貼腳,增加腳與巖面的觸感。請記?。涸谶\動攀登中,攀巖鞋是唯一能幫助你攀爬的器村。買攀巖鞋一定要買小一點的(相對于人平常穿的碼數(shù)),穿來應有一點痛,若想真正玩攀巖,一對好的攀巖鞋是必不可少的。
攀山扣 攀山扣是用來連接繩子與保護點、安全帶與確保/下降器、攜帶器材等??傊蕩r是離不開攀山扣的。攀山扣有鎖扣和活扣兩大類。在確保和下降時,必須保證掣山扣是鎖緊的,就定足要用鎖扣內的攀山扣。而梨形鎖扣是最常用的其中一種。
確保/下降器 確保/下降器是利用器械與繩子產生摩擦力,讓繩子因磨擦而減速以至停止滑動,保障跌落者不會繼續(xù)下墜,下降者能減速下降的一種設計。
粉袋使用碳酸鎂粉末,主要作用是吸收手汗和增加手指的摩擦力,粉袋是掛于腰后,雙手可隨時沾取。使用粉袋的好處很多,如巖板上沾粉的動作其實就是一種放松與休息。
(責任編輯 徐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