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管管從1984年任山西省永濟市虞鄉(xiāng)鎮(zhèn)洗馬村黨支部書記以來,勤奮敬業(yè),結合本村實際,帶領全體村民瞄準市場,依靠科技搞調產,在洗馬村先后3次進行了大的農業(yè)產業(yè)結構調整,使該村的經濟收入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06年全村人均純收入達到4 500元。2007年達到5 200元。村容村貌也隨之巨變,洗馬村一躍成為永濟市的明星村。
郭管管不僅是一名優(yōu)秀的黨支部書記,更是一名科技推廣者。近年來,他悉心鉆研瓜、杏、菜的栽培技術,在日光溫室、西瓜大棚的設施建設中大膽創(chuàng)新,潛心研究市場,狠抓產、供、銷系列服務,在瓜、菜、杏生產銷售上成為永濟市少有的“鄉(xiāng)土專家”。
在洗馬村產業(yè)結構調整中,郭管管帶領黨員擔風險,搞試驗,取得效益后,再向群眾推廣,為群眾開辟了一條致富路。在瓜菜杏基地建設中,郭管管首先重視科技投入,依靠科技引路。他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先后聘請全國著名蔬菜專家凌云昕、日本專家野溝伊之助來村進行技術講座,帶領群眾多次去山東、陜西等地參觀學習,高薪聘請地區(qū)農業(yè)局技術員連續(xù)兩年坐陣指導。通過培訓學習,使村里大部分群眾掌握了瓜菜杏的種植中的關鍵技術,解決了生產中的難題。群眾高興地說:“郭書記種啥咱種啥?!?/p>
隨著瓜菜杏面積不斷擴大,單靠一家一戶各自為政已不能適應發(fā)展的要求,郭管管在洗馬村先后成立了西瓜、蔬菜、杏樹三大協(xié)會,協(xié)會負責人全部由各個產業(yè)技術能手擔任,協(xié)會成員相互交流經驗,提供信息,及時解決技術難題。三大協(xié)會的建立為洗馬村調產起到了示范帶動作用。
種植面積擴大以后,產品銷售成為突出問題,郭管管又組織三大協(xié)會為群眾搞好后勤服務。在日光溫室蔬菜生產中,他親自為群眾聯(lián)系種子、化肥、農藥、建棚材料,所有物資都由集體采購,以最低價格供應群眾。在蔬菜銷售中,他走西安,上運城聯(lián)系銷路。在特早熟杏發(fā)展中,他與科技單位結對子,搞聯(lián)姻,引進新品種,聯(lián)系客商,印制禮品包裝箱,廣泛宣傳洗馬村早熟杏品牌。他用產供銷系列服務,解決了群眾的后顧之憂。
市場是銷售的窗口。隨著產品產量的增加,產品知名度的提高,外地客商擁進洗馬村,市場建設迫在眉睫。為此,洗馬村委會適時地在公路旁建成一個占地30畝的果菜交易市場,不僅為洗馬村群眾提供了交易場所,而且也方便了周圍村民在此進行果菜批發(fā)。市場繁榮了,農民致富了。
郭管管2003年被運城市評為“運城市首屆十佳杰出農民”,2004年被運城市委、市政府評為“運城市鄉(xiāng)土拔尖人才”,2005年榮立山西省個人“三等功”,2006年被山西省教育廳、民政廳、計生委等十部委評為“2001年~2005年全省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先進個人,2007年3月被永濟市委、市政府評為“新農村建設功臣”,2007年4月被山西省授予“勞動模范”。鑒于郭管管對日光溫室蔬菜有獨特的栽培技術,從1996年開始,他被運城市聘為日光溫室蔬菜生產技術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