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腰椎間盤突出 推拿治療 排除體內毒素 五步法
腰椎間盤突出的主要癥狀是腰腿疼痛或麻木,多發(fā)于20~40歲青壯年,且病程長,容易復發(fā),患者痛苦大,筆者于1991年3月~2005年1月,運用獨創(chuàng)的五行推拿排毒法接治該癥患者864例,通過七分點穴三分推拿進行全面調理,來排除人體內毒素,從根本上消除臨床癥狀,為治療此病開辟一條新徑,詳細資料如下。
1 臨床資料
在臨床864例患者中,男性521例,女性343例;年齡最大87歲,最小16歲;體力勞動者387例,腦力勞動者477例;病程最長者20年,最短者1個月。每15天為1個療程,治療最短者5天,治療時間最長者5個療程。主要分兩種類型。腰腿疼痛型的一般1~2個療程可達痊愈標準。腿腳麻木型的一般需要治療3~5個療程。臨床診斷依據以患者的癥狀,體癥及CT檢查為準。
2 療效標準
痊愈:經3~10年后隨訪腰腿疼及麻木癥狀完全消失,完全可以正常生活,學習,工作,無復發(fā)者為痊愈。疼痛癥狀消失,麻木癥狀明顯減輕,生活質量大有改善為顯效。麻木癥狀沒有明顯減輕為無效。
3 手法操作
第一步:患者仰臥點穴:內關、合谷、后溪、腰痛點;點穴太沖、太溪、陰陵泉、足三里、氣沖;點穴:人中、中脘、關元、中極。
第二步:患者仰臥,屈膝90°。順逆時針摩小腹30圈,逆時針按壓小腹36次,推帶脈18次。第三步:患者俯臥,點穴昆侖、懸鐘、承山、陽陵泉、委中、殷門、承扶、環(huán)跳、八髎穴、大椎、肩井、至陽、肝俞、脾俞、胃俞、腎俞。
第四步:按揉滾膀胱經及脊柱兩側肌肉6~10遍,用重手法分撥腰肌兩側疼痛點1分鐘,再用掌根按揉3分鐘,做捏脊療法3次。
第五步:做不倒翁法6次,用掌根推兩側肝俞、腎俞36次,最后拍打腰肌49次結束治療,整個操作過程大約需要30~40分鐘。
4 治療結果
經過五步推拿排毒法治療后,在864例患者中,痊愈者610例,占到70.6%,顯效患者有243例,占到28.1%,無效11例,占到1.3%,總有效率達98.7%,痊愈翠達70.6%。
5 體會
現代人因缺乏運動,以及不良的生活習慣促使體內存留大量毒素,因此腰椎間盤突出,發(fā)病率越來越高。現代研究認為腰腿疼痛的癥狀是因人體髓核和神經根之間產生無菌性炎癥刺激坐骨神經痛引起的,而西藥僅能殺滅各種有菌性炎癥,而不能消除無菌性炎癥。祖國醫(yī)學認為腰椎間盤突出的癥狀屬痹證范疇,痹癥是因風寒濕三氣雜至引起的“氣滯血瘀,瘀則痛,痛則經絡不通”。因此中醫(yī)治療痹證多運用馬錢子、蜈蚣、蝎子等劇毒中藥來“以毒攻毒”治療。古代人與現代人的飲食生活習慣不同,環(huán)境不同,發(fā)病原因也不同,如還沿用古人“以毒攻度”的理論,來治療現代的病,豈不是雪上加霜嗎。
筆者結合中西醫(yī)理論,各取所長,運用中醫(yī)十二經脈穴位之間相生相克關系辨證選穴推拿,進行調理肝腎脾功能,加強胃腸的蠕動,促進新陳代謝,增強人體血液微循環(huán),進而把滯留在關節(jié)與關節(jié)之間,髓核與神經根之間,肌肉軟組織等各部位的滲出物、水腫、無菌性炎癥,以及血液中的毒素和大腸中的宿便,等有毒有害物質全方位的排泄出來。
筆者運用五步推拿排毒法治療的864例患者中有610例患者,在推拿治療的過程出現低燒、發(fā)冷、疲倦、腹瀉、嘔吐等排毒現象,3~7天后自然消失。自然而然達到中醫(yī)所說“溫通經散寒,活血化瘀,固本培元,大補元氣之功效”。因此這610例患者很少有在10年之內復發(fā)的。
通過筆者15年的臨床研究證明治療此病,第一,急則治標,所以重點溫通督脈,膀胱經和膽經的穴位,來消炎止痛,緩解坐骨神經疼痛癥狀。第二,緩則治本,因此調理肝脾腎的功能,達到強筋壯骨的目的,為進一步恢復受損傷的坐骨神經分布區(qū),準備充足的后續(xù)力量。第三,固本培元,大補元氣。因為在臨床上有60%以上的腰椎間盤突出患者同時患有不同程度的胃腸病,所以必須調理好胃腸的功能,才能保證人體吸收充足的營養(yǎng),促使退變的椎間盤恢復應有的水分和彈性,為鞏固療效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