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豐雕花當五百大錢
該泉直徑6.4厘米,體積較大的咸豐雕花錢近年少見。
錢為紅銅質(zhì),寶泉局鑄,錢文為雙勾書體,正背錢肉部分為佛教八寶圖案,穿為重好,正背邊廓為回文等三道裝飾花紋,滿文“寶”字出頭。
此錢雖有磨損痕跡,但品相上佳,為官鑄慶典吉祥幣中之上品。
(重慶:湛徐藏品)
■鐵(空首布)
此品為近年河南出土,輾轉(zhuǎn)流至西安。
其形狀,部中空,周邊范線清晰,與已出土之銅質(zhì)原始空首布形制完全一致。
寬度約70毫米,作為生產(chǎn)工具似太小,無實用可能,當是與原始銅空首布同時之鐵貨幣也。
我國春秋時期,已出現(xiàn)鐵器,以此品觀測,銹色已與器物凝固難分,應為當時器物。
至于進一步考察詳情,尚待各地泉友提供信息。
■兩 甾
兩甾,甾即錙之省寫,說文:“錙大銖也”。兩錙為十二銖,亦即半兩(古以二十四銖為一兩)。
秦錢中,半兩多見,版別繁復。兩甾似為短期過渡性貨幣,近年面世甚少。
此錢應為北方干燥地區(qū)生坑品,雖已轉(zhuǎn)生變熟,但仍有翠斑,生動可愛,面背皆有隱起感覺,唯背穿略高于錢面,與所見版別不同。
兩甾錢,“甾”字下部田字有寫作母字者,亦為另一版別。
(北京:薛君藏品) (未見實物,讀者自鑒)
(責編:丁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