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讀書人統(tǒng)稱為“士”,“士”是象形字,象形男人的生殖器。“寸”是指事字,一只手的手腕處掩著一柄小刀。“士”和“寸”組合在一起就是閹割的意思,拿刀割去男人的生殖器。因此,周朝時(shí)把閹割過的男人稱為“寺人”,“寺”就是“士”和“寸”的組合字。
《春秋左傳·僖公二年》出現(xiàn)了有史可稽的第一個著名的“寺人”:“齊寺人貂始漏師于多魚?!饼R國的寺人貂,開始在多魚這個地方泄漏齊國的軍事機(jī)密。這一句記載空谷足音,奠定了這個叫“貂”的人寺人之祖的地位的同時(shí),更指控貂是一個間諜??上?,關(guān)于間諜的指控卻僅此一句,下文再無記載,《左傳》惜墨如金的簡潔文風(fēng)讓我們錯過了一個也許更加精彩的傳奇故事。
宮刑的起源很早,學(xué)者們相信,至遲到夏禹時(shí)代,宮刑已經(jīng)成為一種成熟的刑罰。據(jù)《周禮》記載:“夏宮辟五百?!毕某膶m廷里有五百人施了宮刑,正說明宮刑的技術(shù)手段已足以完成大規(guī)模的懲罰。宮刑又叫“去勢”,“勢”同樣是男人生殖器的代稱。不過,宮刑是他閹,是“五刑”中僅次于死刑的懲罰,而寺人貂卻是自宮,自我閹割,為的是進(jìn)入齊桓公的內(nèi)廷。
寺人貂,又叫豎貂,豎刁,豎刀,最通行的稱呼是“豎貂”。這是一個令人費(fèi)解的名字,不知道是他一出生就起了這個名字,還是因?yàn)樗撬氯瞬牌鸬倪@個名字?!柏Q”的本義是短小,引申為童仆,又引申為宮中供役使的小臣。貂是一種動物,長于寒帶,聰明伶俐,生性慈悲。北極圈內(nèi)的獵人捕貂,常常假裝快要凍死的樣子,躺在貂出沒的地方。貂看到后就跑出來,用自己的身體去溫暖人。獵人就這樣輕而易舉地捕到了貂。歷史上有很多以動物入名的人,比如董狐、陽虎、西門豹、樂羊等等,豎貂的最初命名應(yīng)該與貂這種動物有關(guān)??梢韵胂瘢鳛辇R桓公的男寵,豎貂一定是個美男子,小白臉,他穿著用貂皮和貂毛裝飾的短上衣,更顯得貌美如花,更能得到齊桓公的歡心。豎貂用自己的身體去取悅齊桓公,與貂用自己的身體去溫暖人是多么的相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