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似乎特別喜歡網絡調查,政治大事咱就不說,許多在我們中國人看來雞零狗碎的事情,也堂而皇之地在網站搞專門調查。我朋友的評價是:吃飽了,撐的。
我卻認為,吃飽了撐著,那只是溫飽水平;吃飽了不撐,講營養(yǎng)、口味,這是小康。人家美國人現(xiàn)在已經邁入富裕的康莊大道,關心的不再是肚子,而是腦子。
中國古人吃飽了關心的是道德完善,肚子飽了,關心的是腸子——怎樣有一副好心腸。美國人關心的焦點從腸子再往上,就是腦子——很多人關心人為什么活,有什么意義,人生的價值是什么。
2002年1月13日,一位普通的船員、《老人與?!分魅斯L醽喐缛宋镌汀?04歲的格雷戈里奧·富恩斯特在家中壽終正寢。美國網站掛出調查的帖子,大意是說海明威什么都有了,卻用獵槍結束了自己62歲的生命;而他的一位朋友——一個靠出海打魚為生的漁夫卻悠然地頤養(yǎng)天年,選擇了活著。海明威的墓碑還空著,請網民把自己的答案寫出來,主辦者將把最佳答案鐫刻在墓碑上。結果問卷貼出后,各家網站日均得到回復400多條。
2004年,梭羅博物館在互聯(lián)網上搞了這樣一個測試。題目是:你認為亨利·梭羅的一生很糟糕嗎?到5月6日(梭羅逝世紀念日),共有467432人參加了測試, 92.3%的人點擊了“否”。許多接受采訪的網民都認為梭羅干自己喜歡做的事,在簡單而寧靜的生活中,他找到了生命的價值和意義,他的一生是讓人羨慕的。
我想起去年的網絡上“曬工資”,中國的曬族們關心的主要是工資、身份、地位,在和別人的對比中,或洋洋自得,或惆悵失望,甚至義憤填膺。中國人有參與的熱情,但關心人生的似乎很少。換句話說,中國人曬肚子,美國人曬腦子。
朋友說,畢竟我們剛進入小康,提高生活質量是首要的,等我們肚子問題解決了,自然也會關心腦子。
而我說,肚子和腦子在同一個身體,不分高低先后,我們在填肚子時,想想腦子問題也很必要。就如梭羅,更關心的是腦子。
摘自《今日女報》2007年4月10日
編輯/馮 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