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中有十幾只刺猬凍得直發(fā)抖。為了取暖,它們只好緊緊地靠在一起,卻因為忍受不了彼此的長刺,很快就各自跑開了。
可是天氣實在太冷了,它們又想要靠在一起取暖,然而靠在一起時的刺痛使它們又不得不再度分開。就這樣反反復復地分了又聚,聚了又分,不斷在受凍與受刺兩種痛苦之間掙扎。最后,刺猬們終于找到了一個適中的距離,既可以相互取暖而又不至于被彼此刺傷。
這群刺猬對我們有什么意義?它們告訴了我們一個如何與人相處的道理:在人際交往中,距離是一種美,也是一種保護。
人一輩子都在不斷地結交新的朋友,但新的朋友未必比老的朋友好。因此,不要忘記這樣一個道理:好朋友要保持距離!
有人會認為這話是有些矛盾,好朋友應該常聚會呀!保持距離不就疏遠了嗎?
問題就是常聚會!很多要好的朋友就是因為一天到晚在一起,所以才散了。為什么呢?
好朋友最初在一起,都能夠融洽相處,但因為彼此來自不同的環(huán)境,受不同的教育,因此人生觀再怎么接近,也不可能完全相同,便無可避免地要碰觸彼此的差異。于是他們會從尊重對方,開始變成容忍對方,到最后成為要求對方!當要求不能如愿,便開始背后挑剔、批評,然后結束友誼。所以,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彼此需要有一些空間,有時太過親近,不小心失了分寸,口無遮攔,就會造成彼此的緊張和傷害。如果有了好朋友,與其太接近而彼此傷害,不如保持距離,以免碰撞!
都說夫妻要相敬如賓,如此自然可以和諧相處,但因為夫妻太過接近,要彼此相敬如賓實在很不容易。其實朋友之間也要相敬如賓,而要相敬如賓,保持距離便是最好的方法。
何謂保持距離!
簡單地說,就是不要太過親密,一天到晚在一起,也就是說,心靈是貼近的,但肉體是保持距離的。
能保持距離就會產(chǎn)生禮,尊重對方,這禮便防止雙方碰撞而產(chǎn)生傷害的海綿。
所以,為了友誼,為了人生,不要怕寂寞孤單,你一定要謹記:好朋友應保持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