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出租車在燈火通明的長安街上時停時走,交通臺主持人劉思伽絮絮叨叨地說著些什么。忽然聽到一句明天八寶山交通如何管制,掃墓人如何出行。這才想起來,第二天是清明節(jié)。
清明節(jié)這一天,來到北京昆玉河畔,婆娑綠柳風中搖曳,一汪春水無聲無息。不由想起,西湖的明前龍井可是清香依舊?滇池的嬌艷山茶是否綻放如霞?一條魚兒躍出水面,層層漣漪攪亂心緒,幾位故人的音容笑貌浮現(xiàn)在眼前。
王選老師是去年2月走的。多年以前,為做激光照排報道,有幸多次采訪過王老師。記得王老師中等個子,有些瘦弱,說起話來聲音輕輕的,南方口音。王老師有些話相當經(jīng)典,這里試摘一句: “我發(fā)現(xiàn),在我真正是權威的時候,不被承認,反而說我在玩弄騙人的數(shù)學游戲;可是在我已經(jīng)脫離第一線、高峰已過,已經(jīng)墮落到了靠賣狗皮膏藥為生的時候,卻說我是權威?!蓖趵蠋熮o世之后,計算機世界傳媒集團總裁劉九如曾撰文悼念,文中說: “1996年的一天,我去他的辦公室,他指著已經(jīng)堆得比辦公桌還要高的《計算機世界》報向我說,‘我可是保存著你們1980年創(chuàng)刊以來的所有報紙’,并拿出《計算機世界》的第一期報紙給我看,我當時異常激動?!?/p>
孫玉芳老師是前年1月走的。多年以前,為做國產(chǎn)操作系統(tǒng)的報道,也曾有幸采訪過老師。孫老師很隨和,相當健談,說起話來滔滔不絕,語速很快。孫老師一生致力于操作系統(tǒng),被人稱為中國的Unix之父,生前創(chuàng)辦了中科紅旗。孫老師搞國產(chǎn)操作系統(tǒng)幾起幾落,最后走上了開源的道路。現(xiàn)在國家大力推動開放源碼,Linux在中國生根開花,處處都有孫老師的影子。近兩年來,在全球范圍,開放源碼大行其道,與微軟成分庭抗禮之勢,想必也是在孫老師意料之中的發(fā)展。
陳春先先生是大前年8月走的。北京的中關村是世界聞名的高科技園區(qū),陳先生被稱為“中關村第一人”。他于1983年注冊的“先進科技發(fā)展服務部”是中關村第一家民營企業(yè),勇開風氣之先。陳先生在世時多次來報社討論中關村發(fā)展,為我們的報道出謀劃策。記得最后一次與陳先生交往是2004年7月,《計算機世界》報第1000期的時候我們專門采訪了陳先生,以“開啟中關村”為題回顧了這段往事。一個月后,先生辭世。
王老師、孫老師和陳先生都是《計算機世界》報自創(chuàng)刊以來的老朋友,相交甚深。除這幾位之外,近兩年駕鶴西歸的IBM大中華區(qū)政府及公眾事業(yè)部總經(jīng)理李清平先生、愛立信中國總裁楊邁先生、網(wǎng)易CEO孫德棣先生,也都和《計算機世界》報有過愉快的交往與合作。
冬去春來,年復一年。人生苦短,百年光陰好似天際流星一閃而過。春夜里,雖有群星閃爍,可那些隕落星辰曾經(jīng)的美麗依然鐫刻在人們的記憶里。河畔邊,那一汪春水彎彎地伸向遠方,仿佛是連接生者與逝者的絲帶。
清明時節(jié),思念逝者,珍惜生者。IT諸君,多多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