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搞管理工作的朋友,
最近跟我提起一件事情。他說:“很多人到企業(yè)干了一年,見過一些業(yè)務后就坐不住了,就要跳槽。我的一個手下干了一年就要走,他的理由是‘我都看過了’。我給他的建議是,如果能再呆上兩年的時間,你會有一個完成的過程。如果你能再呆五年左右,你會成為這方面的專家??墒撬ヒ庖讯ā!?/p>
在一個工作崗位上呆久了人會倦怠,沒有了闖勁。所以工作是需要經常變動的,這種變動一是跳槽,二就是局部的微調。
無論是跳槽還是微調,前提條件是你已經吃透了當前的這份差事。
因為每一份工作都是有營養(yǎng)的,我們要把它的營養(yǎng)吸收干凈,當剩下的都是糟粕的時候,就是你要離開的時候了。
很多事情都是這樣,當你還身在其外的時候,會感到神秘甚至是害怕,而當你身在其中之后,才發(fā)現(xiàn)不過如此。再后來你就了解了它的來龍去脈,善于學習和成長的人往往用或長或短的時間適應新環(huán)境,吸取營養(yǎng)與精華,然后放棄,去追逐下一份營養(yǎng)餐。
怕就怕你還沒來得及吸收此刻的營養(yǎng),看到更好的或者被什么誘惑,就去追逐下一個了。這就像猴子掰玉米。結果是哪一個你都沒有吃著,學無長進,這樣以來你就會出現(xiàn)營養(yǎng)不良,甚至停止生長的局面。
為什么有些人在工作的道路上越走越寬廣?而有的人越來越萎縮?根本就在于前者吃透了每份工作,自己日益強大起來;而后者不善于吸取營養(yǎng)或者貪多嚼不爛,結果導致營養(yǎng)不良,無法生長。
我曾經有一個女同事,她生性可愛,是單位里各種活動的組織者。我跟她的私交也不錯。但是她有一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喜歡在工作中耍小聰明。在本職工作沒做好的情況下,竟然去外面攬活。我曾私下里跟她談過。我自認為是一個開明的人,我說:一個人的確要學會兩條腿走路,比如你在搞好本職工作的前提下,可以發(fā)展你的第二條腿。兩條腿走路更穩(wěn),不會摔跤。但是前提是搞好本職工作,就是先保持那條“工作的腿”穩(wěn)健有力。當時她聽了很感動我的苦口婆心。但是行動上卻依然如故。最后的結果是她呆不下去主動提出辭職。
在她離開之前,曾經哭著跟領導說:我怎么老是工作上不順心?
我想她沒法順心。如果她不改掉那些毛病,無論到哪里都會犯同樣的錯誤。負氣而走只能把失敗的陰影延續(xù)到下一個新的環(huán)境中去。
在人生職涯上,不要投機,要投入。好工作是干出來的,只有把不好的工作干好了,好工作肯定就來了。這是真理。
所以,當你想換一個工作環(huán)境的時候,請先不要把眼光聚焦在新工作能給你提供多少薪水或者如何沒有壓力上,因為有壓力往往意味著你還沒有搞定它。此時,你應該回過頭來檢查一下你要離開的這份工作,你是否吃透了它,它是否已經毫無營養(yǎng)?現(xiàn)在許多年輕人頻繁地更換工作,他們眼睛總是往更高的職位和薪水上看,有時可能因為負氣就放棄一份來之不易的工作,當然淺嘗輒止的心態(tài)也在作祟。
每一份工作都是一份營養(yǎng)餐,當然營養(yǎng)的多寡因人而異各所不同。我們要做的就是吃透你眼前的那一份,再爭取下一份。這樣一路下來,你就是一個豐富而飽滿的人了。
給我一個支點就能撬動地球。每個人都應該有這樣的決心和信心。工作其實就是你的支點,支點的不同你撬起的那個地球當然有所不同。不要歧視你手里的那份工作,盡管它現(xiàn)在看起來那么微不足道,但是正是一個又一個的支點撬起了你的成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