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次在演出現(xiàn)場看到拿著機器的朋友,居然還真接著原廠的麥克風收音;幾次看到活動現(xiàn)場的網(wǎng)絡直播,同時有三個以上的朋友架著家用小機器;更多次看到在街頭巷尾,有朋友舉著家用小機器不知在拍什么,仿佛游擊隊員在放冷槍。家用攝像機的高端產(chǎn)品,不僅可以作為家庭生活的拍攝工具,其素質已經(jīng)接近專業(yè)攝像機,又兼具靈活輕便的特點。下面我們帶來2007年三款最新民用高端高清攝像機橫向評測:Canon HV20/JVC HD7 /Sony HC7。
這三款產(chǎn)品都屬于三家各自民用產(chǎn)品的頂端。其中HV20是Canon繼HV10之后更具專業(yè)功能的HDV攝像機,HC7是Sony掌中產(chǎn)品的最高配置HDV攝像機,HD7則是JVC實踐了最前沿概念的硬盤高清攝像機。我們從各個角度展開主觀和客觀的評介測試。
外觀
體 積
從外觀看上去,JVC HD7體積最大,即使摘掉它的遮光罩也是一樣。Canon HV20與Sony HC7體積近似,但Sony HC7橫向上更緊湊一些,帶倉所占位置更小。Canon HV20體積為88mm×80mm×138mm,Sony HC7體積為82mm×82mm×138 mm。當然這可能與HV20更大的鏡頭口徑有關,增加了機身部分的寬度。
重 量
Canon HV20為535g,Sony HC7為550g。JVC HD7沒有提供標準的重量,但由于內部裝載了60G的硬盤一塊,即使去掉了帶倉的部分,重量也比前兩者更大一些。當然這并非壞事。
手 感
綜合上述體積和重量的結果,最終這三臺機器拿在手中的感覺是:Sony HC7體積小,重量大,給人“密度很大”,很結實的感覺;Canon HV20重量合適但是體積稍大,相比Sony HC7顯得有些空。JVC HD7體積也大,重量也大,拿在手中比較合適,更給人專業(yè)用機的感覺。
光學部分
鏡頭口徑
從廠家公布的數(shù)值上看:JVC HD7 鏡頭口徑46mm,Canon HV20鏡頭口徑43mm,Sony HC7鏡頭口徑37mm。但這是鏡頭前端鏡筒的直徑。根據(jù)實際測量,鏡片口徑最大的是Canon HV20,其次是JVC HD7,比HV20稍小。Sony HC7鏡片口徑最小。所以三者實際的鏡頭口徑從大到小分別是:Canon、JVC、Sony。
光學防抖效果
作為高端產(chǎn)品,三款機器都具備了光學防抖的功能。每臺機器單獨測試的時候,開啟和關閉光學防抖,效果都很顯著。為了對比三者的光學防抖效果,我們將鏡頭推至最長端,聚焦于近處物體,可以看出Canon HV20和Sony HC7的光學防抖效果都十分不錯,兩者基本看不出區(qū)別,JVC HD7的光學防抖效果則相對差一些。
鏡頭配置
作為高端產(chǎn)品,三款攝像機都配備了較高素質的鏡頭。Canon HV20采用了自家的10倍光學變焦鏡頭。Sony HC7采用了10倍光學變焦的Carl Zeiss Vario Sonnar T*鏡頭。JVC HD7則采用了具備FUJINON(富士瓏)鏡片的10倍光學鏡頭。從配置上給高清影像一個好的光學基礎。
動態(tài)元件
尺寸
因為像素并不是決定畫面素質的唯一因素,感光元件的尺寸和像素數(shù)量決定的像素密度對畫面的低照度表現(xiàn)和色彩層次有影響,所以我們將感光元件尺寸和像素數(shù)量分開比較。Canon HV20采用1/2.7英寸的CMOS傳感器;JVC HD7采用3片1/5英寸的CCD傳感器;Sony HC7采用1/2.9英寸的CMOS傳感器。從感光元件面積上看來,JVC最大,Canon次之,Sony最小。
像素
Canon HV20的CMOS分辨率為1920×1080,動態(tài)有效像素為207萬;JVC HD7動態(tài)有效像素為53萬*3,159萬;Sony HC7的CMOS分辨率為2848×2136,動態(tài)有效像素為228萬。所以按照動態(tài)有效像素由高至低排位的話:Sony、Canon、JVC。
靜照像素
Canon HV10靜照像素為276萬;JVC HD7靜照像素為207萬(與1920×1080的高清截幀相同);Sony HC7靜照有效像素為304萬,輸出照片經(jīng)過差值運算得到610萬像素的分辨率。按照由高至低排位:Sony、Canon、JVC。
畫質
畫質、動態(tài)、清晰度、色彩、色彩層次
三款機器中,Canon HV20和Sony HC7是1440×1080的HDV格式。JVC HD7則可以拍攝1920×1080分辨率的“Full HD”格式,以及與HDV相同的1440×1080 CBR(固定碼流)視頻,不過它的CCD像素數(shù)量為159萬,沒有達到1920×1080的207萬,所以應當是進行了適當?shù)牟钪颠\算得到的。在具體拍攝中,我們通過畫面效果來觀察畫質。
焦點
焦點高清視頻的焦點是非常重要的問題,這種小機器的使用中,絕大多數(shù)時間是用自動焦點,少數(shù)時間是手動焦點控制。因此,自動焦點的性能就十分重要。在光線充足的條件下,三者聚焦都迅速而準確。在室內光線不足的情況下,Sony HC7和JVC HD聚焦速度較慢,此時Canon HV20的即時對焦功能發(fā)揮了作用,很迅速地聚焦。Sony HC7和JVC HD7都具有近攝功能(HC7稱為“特寫”)。在最長焦端最近對焦距離也可達到50cm左右,而HC7需要開啟特寫功能才有此表現(xiàn),并且只在最長焦段才行,JVC HD7則在全焦段都可以實現(xiàn)比較近的對焦距離。Canon HV10在最近對焦距離上沒有前兩者的表現(xiàn)好,如果經(jīng)常要拍攝類似微距效果的鏡頭,Sony HC7很合適。
標配電池 容量
Canon HV20標配電池容量為1200mAh;JVC HD7標配電池容量為1000mAh;Sony HC7標配電池容量為1460mAh。在實際使用中,Sony HC7與Canon HV20拍攝時間都在一個小時左右,Canon HV20更長一些。JVC HD7單獨拍攝也在一個小時左右,但是在同樣頻繁開關機的情況下JVC HD發(fā)熱更多一些,可能是由于內置硬盤和防震系統(tǒng)在起作用。在實際使用中,建議都購買更大容量的電池使用。
操作:可手動調整程度
全自動狀況下,各機器表現(xiàn)都不錯,當然畫面的效果有所不同,是各品牌不同的風格。操作上看來,適當?shù)氖謩诱{整是這類產(chǎn)品與入門級產(chǎn)品的主要區(qū)別。
Canon HV20
機身前方鏡頭旁邊配備了用于調整焦距的按鍵和撥盤。后方的Function按鍵和五維按鍵可以比較輕松地修改常用的設置。五維按鍵單獨可以調整曝光和聲音電平,并可以在拍攝的同時調整,這也是HV20比較有特色的地方。在菜單中,可對畫面的色彩飽和度、銳度、反差、亮度進行調整,不過每個調整只有三檔。對于希望在前期對畫面有所設計的用戶來說,這些功能比較實用。總體說來,手動調整比較方便。
JVC HD7
機身前方設置了自動/手動焦點切換和聚焦點輔助按鍵(焦點以紅色顯示),很方便。機身后方設置了光圈調整、快門調整和曝光調整三個選項,但都要與下面的撥盤結合使用,實際應用起來有些麻煩,如果用習慣了,應該好一些。液晶屏旁邊有三個按鍵,分別用來顯示電池/硬盤信息、調整曝光模式、調整常用設置。總體看來,JVC HD7的手動調整功能是最豐富的,但是集中在小機身上,稍顯繁瑣,需要使用者一段時間來習慣。
Sony HC7
鏡頭旁延續(xù)了高端機器的撥盤設置,依然是將色溫、焦點、曝光、曝光補償結合在一起,長時間按下后,可以在
四種設置間進行切換。最常用的是焦點和曝光。在實際使用中,如果你經(jīng)常要調整焦點和曝光,不是很方便,這點相比Canon HV20差一些。其他的各項調整大都要到菜單中進行,可以對菜單進行自定義設置,類似設定桌面快捷方式。總體說來,手動調節(jié)的程度不低,但是不太方便。
接口
三臺掌中高清都具備HDMI接口、火線接口、分量接口、USB接口等。在高清視頻的輸出方面都算完備。從接口處的工藝精度來看,Sony HC7的最好,JVC HD7次之,其次是Canon HV20。不知是否樣機的原因,一向做工細膩的Canon這次到不是那么好了。
各自特點適應領域
Canon HV20 適合紀錄片以及小成本高清影片拍攝
Canon HV20具有很優(yōu)秀的畫質表現(xiàn),其色彩層次相對更細膩一些,畫質可調整的范圍也相對更多一些。從操作上看來,前面獨立的焦點調整,后面可以調整曝光和錄音電平的按鍵,對于拍攝中的手動調整來說很方便。光學防抖和即時對焦功能保證了各種條件下的焦點和畫面穩(wěn)定性。良好的畫質,恰到好處的手動功能,Canon HV20適合紀錄片以及小成本高清影片的拍攝,或者作為拍攝中的第二臺機器使用,起到更靈活的作用。
JVC HD7 適合活動拍攝 網(wǎng)絡視頻拍攝
JVC HD7是JVC的Everio系列硬盤攝像機產(chǎn)品線中的一員,而且采用了比較新的概念:1920×1080分辨率的HD影像拍攝,雖然同樣采取MPEG壓縮方式,但其畫幅比HDV的1440×1080要大,理論上提升了畫質。同時免去了磁帶采集流程,免去了任何耗材。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高效獲得高素質的影像。對于活動拍攝(會議,婚禮,商業(yè)活動等),網(wǎng)絡視頻等需要快速后期制作,存檔要求不是很嚴的領域。
Sony HC7 適合紀錄片以及家庭使用
Sony HC7依然延續(xù)了Sony產(chǎn)品方便的操作和時尚的外觀,當然還有產(chǎn)品做工的精致。對于手動操作來說,鏡頭旁邊的撥盤設計也還算方便,只是將曝光、對焦、色溫和曝光補償都放在一起有些不大方便。但是在全自動狀態(tài)下,畫質依然是銳,透和鮮艷,非常適合家庭使用。也可以用作小成本紀錄片的拍攝,或當作現(xiàn)場的第二臺機器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