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式常,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中國影壇是非常有影響的男演員。80年代的《燕歸來》等影片使他成功進入了一線演員的行列。
1940年生于上海的達式常,原籍是江蘇南京,回族。1959年高中畢業(yè)后考取上海電影專科學校,從師于著名電影導演藝術(shù)家張駿祥、凌之浩,1962年畢業(yè)后,分配到上影廠當演員,開始了職業(yè)電影演員生涯。
達式常的銀幕處女作是《兄妹探寶》(1963),在影片中作為配角的他沒有引起觀眾的注意。直到1965年因在影片《年輕的一代》中成功地扮演了男主角林育生,達式常才嶄露頭角,受到廣大觀眾的好評和贊揚。 《年輕的一代》的成功,使他在此后不久開始的十年動亂中,仍有機會拍攝電影。1975年,他參加了轟動一時的電影《春苗》的演出,扮演方明一角?!缎嘛L歌》(1976)是他在“文革”期間拍攝的一部政治色彩濃烈的影片。在“文革”期間,他的代表作是1976年拍攝的《難忘的戰(zhàn)斗》,他第一次演士兵,為了學會騎馬,他多次從馬背上摔下來,但他仍帶創(chuàng)傷繼續(xù)拍攝??炭嗟膶W習和良好的敬業(yè)態(tài)度,使他迎來了自己表演事業(yè)的新高峰。“文革”后,他更是進入了創(chuàng)作的黃金時期,在北影拍攝的《萬里征途》(1977)中飾演司機常大進。在《東港諜影》(1978)中飾演公安戰(zhàn)士鐘壘。1979年,他又在《曙光》中飾演了主人公岳明華。
真正讓達式常家喻戶曉的是在參加了《他們在相愛》(1980)、《燕歸來》(1980)等諸多影片后。憑借在《燕歸來》中的出色表演,達式常于1981年獲得了第四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堆鄽w來》中,達式常扮演的林漢華是一個被迫害的知識分子形象,他賦予角色的儒雅和書卷氣,得到了觀眾的熱烈追捧。
80年代,達式常還有一部載入電影史冊的作品,那就是和潘虹聯(lián)合主演的《人到中年》(1982)。如果說《燕歸來》是他表演藝術(shù)上成熟的標志,而《人到中年》則是精湛演技的發(fā)展。他塑造的傅家杰形象,成為新時期中國電影畫廊中的藝術(shù)典型。
1983年,達式常因主演電視劇《走進暴風雨》而獲《大眾電視》金鷹獎最佳男主角獎。1986年,為《薔薇海峽》配音使他榮獲第四屆《大眾電影》金鷹獎最佳男演員配音獎。他獲得的重要獎項還有1987年中國電影表演藝術(shù)學會獎等。在80年代,達式常還演播了一些長篇小說,比較知名的有《第二次握手》。
1984年,他又出演了電影《譚嗣同》,由于本人的氣質(zhì)和角色相去甚遠,加之準備工作不充分,電影上映后,沒有得到認可。達式常的藝術(shù)之路開始走下坡路。此后,他又在《車禍軼聞》(1984)、《T省的八四、八五年》 (1986)、《 地獄天堂》(1989)等影片中扮演主角,但都沒再現(xiàn)當年的輝煌。他在1987年主演的香港武打片《書劍恩仇錄》和《江南書劍情》雖然取得了一定的票房,但他的表演才華還是被淹沒在一片刀光劍影中。
進入90年代,他拍了寥寥可數(shù)的幾部電影,除1994年的《畫魂》還值得一提外,其他影片基本沒什么反響。
新世紀來臨的時候,達式常把主要精力放到了電視劇上,如《新書劍恩仇錄》、《書香門第》、《第二春》等。達式常在晚年擺脫了人們認為他善于演繹的高級領導干部,演高大全的角色類型。他說,過去有的導演認為我只能演知識分子,在拍攝《曙光》、《難忘的戰(zhàn)斗》之后,又認為我是飾演軍人形象的典型。在《書劍恩仇錄》中,我飾演乾隆,被觀眾普遍認為既陰險又狠毒?!_式常認為一個好的演員應該有塑造不同角色的能力。
達式常說:“演藝是我一生的事業(yè),我已經(jīng)從上影廠退休,有戲就認真演好,沒戲就在家養(yǎng)老,心態(tài)很平和……”
(責編:孫展)